《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出台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本书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摒弃了逐条解析的俗套,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内容编写而成。分十讲: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企业规章制度;招录员工过程中的十二项禁忌;选择劳动合同种类和期限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补偿和赔偿;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劳务排遣的十大问题;非全日制用工;工会的作用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八大关注点等,对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和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各级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的指导和帮助意义。
第一篇 劳动法基本问题1
一、我国劳动立法概况1
(一)劳动法的规范内容1
(二)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概览3
二、公平就业、反就业歧视与促进就业6
(一)女性的平等就业权6
(二)政府的促进残疾人就业责任10
(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就业权利12
(四)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15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7
(一)工作时间的约定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17
(二)组织员工加班应当注意的问题21
(三)劳动者的休假时间27
四、工资31
(一)工资的构成及其日工资、小时工资的计算31
(二)同工同酬的含义33
(三)工资的支付35
(四)法定节假日工资的计算41
(五)加班工资、高温工作补贴是否应计入最低工资43
五、劳动安全卫生45
(一)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责任46
(二)用人单位的劳动卫生责任49
(三)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权利56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58
(一)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工作59
(二) “四期”内女职工的保护60
(三)非法使用童工的法律责任63
(四)未成年工可以从事的工作65
七、工会67
(一)工会的性质68
(二)工会的组建及各级工会之间的关系70
(三)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作用72
(四)工会的财产和经费来源76
第二篇 劳动合同法基本问题79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79
二、劳动合同与雇佣等民事合同的区别83
三、《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87
四、制定规章制度应注意的问题92
五、劳动关系的起算时间96
第三篇 劳动合同法具体制度99
一、订立劳动合同必须注意的十大问题99
(一)合同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资格99
(二)劳资双方必须如实履行告知义务101
(三)理性看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05
(四)全日制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116
(五)劳动合同内容的主要变化121
(六)不得滥设试用期126
(七)服务期不再是用人单位“卡人”的工具131
(八)依法利用竞业限制138
(九)判断劳动合同有效与无效的基本标准143
(十)扣押与担保不再允许150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152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152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157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和经济补偿160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160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175
(三)经济补偿金的支付180
四、集体合同法律制度185
五、劳务派遣不再廉价189
六、非全日制用工也受《劳动合同法》调整197
七、用人单位必须了解的法律风险201
八、新旧劳动合同制度的衔接206
第四篇 劳动争议的解决210
一、劳动争议的基本问题210
(一)劳动争议的内涵211
(二)劳动争议的范围214
(三)处理劳动争议应坚持的原则221
(四)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223
(五)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举证责任226
二、劳动争议的调解229
(一)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229
(二)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233
(三)劳动争议调解协议235
三、劳动争议的仲裁237
(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设立239
(二)劳动争议仲裁规则的制定246
(三)担任仲裁员须具备的条件248
(四)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250
(五)劳动争议仲裁的参与人255
(六)劳动争议仲裁和民事仲裁的区别260
(七)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265
(八)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267
(九)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程序274
(十)劳动争议仲裁时限287
(十一)先予执行288
(十二)仲裁与诉讼的关系289
四、诉讼292
附录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