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与慈禧是同时代的人,耳闻目睹加上清宫档案,写出了慈禧一生的故事。
《纽约时报》称赞说:此书堪称是权威之作,因为它所依据的事实,全部编译白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对于这本大书,即使是匆匆一瞥,也能感受到它卓越的品质!
《观察家》称赞:很少有那一本围绕国家档案所写成的书籍能像这本书一样,如此可靠,如此引人入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佛爷的一生(慈禧外纪)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濮兰德//巴克斯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与慈禧是同时代的人,耳闻目睹加上清宫档案,写出了慈禧一生的故事。 《纽约时报》称赞说:此书堪称是权威之作,因为它所依据的事实,全部编译白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对于这本大书,即使是匆匆一瞥,也能感受到它卓越的品质! 《观察家》称赞:很少有那一本围绕国家档案所写成的书籍能像这本书一样,如此可靠,如此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1910年,巴克斯利用宫中档案,与濮兰德合作完成了本书。《纽约时报》称赞说:此书堪称是权威之作,因为它所依据的事实,全部编译白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对于这本大书,即使是匆匆一瞥,也能感受到它卓越的品质!……也许,此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中文档案向世界披露过,也没有哪个人对中国官场生活的真相有过比这更详尽的反映! 目录 第1章 叶赫那拉的出身与少女时代 第2章 逃往热河 第3章 载垣逆谋 第4章 第一次垂帘听政 第5章 曾国藩与太平军叛乱 第6章 慈禧与太监 第7章 礼仪问题 第8章 同治皇帝亲政及晏驾 第9章 吴可读尸谏 第10章 慈禧独掌朝纲 第11章 慈禧“退隐” 第12章 1898年的维新运动 第13章 百日维新 第14章 戊戌政变 第15章 再度垂帘 第16章 义和团运动的缘起 第17章 景善日记 第18章 纪念两位勇士 第19章 慈禧的治国手段 第20章 逃出北京及流亡中的朝廷 第21章 拳党首领之死 第22章 老佛爷悔过 第23章 两宫回銮 第24章 慈禧新政 第25章 荣禄遗折 第26章 最后的日子 第27章 慈禧的死与葬 第28章 结论 试读章节 第1章 叶赫那拉的出身与少女时代 叶赫那拉家族是满洲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其直系血统可以追溯到那位把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1588年)的杨吉砮贝勒,努尔哈赤是满洲人统治中国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大清皇帝们最早的直系祖先。1583年,杨吉砮在奉天被杀,当时,他正率部袭击汉人的领地,那里依然效忠于腐化堕落的汉人君主万历皇帝。他的部落在这一地区生息繁衍,兴旺发达,这里临近朝鲜边境,坐落于长白山下,是满族血统真正的发祥地。杨吉砮和他手下的百姓看来能征惯战,有着强烈的征服欲,他们频繁地侵扰不断变迁的边境上那些富庶之地,如今,这些地方眼看就要被置于新的侵略者的奴役之下。杨吉砮的女儿由于丈夫的征服而拥有了皇后的尊号,她儿子最终从明朝的手里夺取了整个满洲,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天聪。 1835年11月,叶赫那拉氏出生于这个部族,她的一生,注定要影响无以数计的芸芸众生,她将三度垂帘听政,独揽中国朝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她的父亲名叫惠徵,拥有世袭职位,是八旗兵的一名首领。考虑到他在出身上的优势,他的同时代人通常认为他并不成功,到死也不过是一名道员而已。他任职的地方在安徽省,死的时候女儿只有3岁。一位名叫穆扬阿的亲戚悉心照顾了他的寡妻和家人,穆扬阿的女儿后来成了咸丰的皇后,并与叶赫那拉氏共同垂帘听政。在穆扬阿的关照下,孩子们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近年来,流传着很多捕风捉影、荒谬可笑的故事,讲的是太后的那些身份卑微、甚至是不太体面的祖先们。很多这样的故事只不过是黄色小报的产物,它们总是搜寻那些耸人听闻的材料,迎合读者破坏偶像的本能。然而,还有一些故事,则无疑是源于宫廷中钩心斗角的嫉妒、怨恨与恶意,源于铁帽子王以及皇族旁支其他权贵们无中生有的杜撰,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专门喜欢丑化慈禧的家族和品格,为的是让叶赫那拉族“丢脸”。因为从高处扔下的泥巴通常粘得牢,所以,他们不怀好意的故事于是就这样不胫而走,人们对之深信不疑,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南方:康有为及其同时代人的著作就是明证。 举个例子吧。在这些子虚乌有的故事当中,有一个故事常常被悖亲王(道光皇帝第五子)有鼻子有眼地讲得跟真的似的。这位王爷对慈禧怀恨在心,因为他的野心化成了泡影:自己被排除在皇位继承序列之外。但他仍不死心,1875年,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被选为皇帝。照他通常所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年,太后的母亲带着一大家子(其中就有未来中国的统治者)守寡的时候,他们在宁国府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她的丈夫曾在那里当官,并死于任上。她没有盘缠回京城,要不是由于一次幸运的意外事件,恐怕就沦为乞丐了。在回京的途中,一笔本打算送给另一位旅客的钱,误送到了她的船上。而那位旅客在得知这个误会之后,看到这家人困苦流离的惨状,顿起同情之心,坚持要她把这些钱留下来。25年后,慈禧垂帘听政,大权独揽,这位官员赴京朝觐,太后记起了自己曾得此人的恩惠,便命人扶他起身,对他从前的善意表达了感激之情。这个故事比悖亲王讲的很多其他故事更加动听一些,这些故事,其最初的原型源自有一位满洲官员死于任上,穷困潦倒。但对于叙述的真实性来说,不幸的是有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慈禧父亲死的时候,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家人,都不在身边。他们都提前去了北京,预计他很快也将回京,就任白旗军中的新职。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