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诗,且讲得让人懂,是一个蛮累的事。中国人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对诗很是适用,读诗有时是需要意会的,而真能意会者却不多,而能对他人言者更少,因为不少诗人写诗时是疯狂的状态,而讲诗则要有逻辑。讲诗的书很多,俞平伯最初看的一本便是《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一书包括正编和续编两部分,前者集中讲律诗,续编专论绝句。这本书本意是启蒙的,看了之后中就会了解古诗的套路——包括结构上的和用词上的。现在的人不论是教育小孩,还是提高自己,总免不了念点古诗,这本书应该是很好的入门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境浅说(培育一代红学大师俞平伯的启蒙书) |
分类 | |
作者 | 俞陛云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讲诗,且讲得让人懂,是一个蛮累的事。中国人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对诗很是适用,读诗有时是需要意会的,而真能意会者却不多,而能对他人言者更少,因为不少诗人写诗时是疯狂的状态,而讲诗则要有逻辑。讲诗的书很多,俞平伯最初看的一本便是《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一书包括正编和续编两部分,前者集中讲律诗,续编专论绝句。这本书本意是启蒙的,看了之后中就会了解古诗的套路——包括结构上的和用词上的。现在的人不论是教育小孩,还是提高自己,总免不了念点古诗,这本书应该是很好的入门书。 内容推荐 《诗境浅说》一书是俞陛云先生为教育子女精心编写的古诗词读本,所选诗词精美,点评绝佳,是一本难得的古诗词入门书。全书包括正编和续编两部分,前者集中讲律诗,续编专论绝句,所选之诗有时也会同一主题选几首,以作比较,如选了李白的《夜泊牛渚》和杜甫的《旅夜书怀》。评语是“此与李白之《夜泊牛渚》,同一临江书感,一则写高旷踅意;一则写身世之感,皆气象干云。所谓李杜文章,光焰万丈。” 目录 序 诗境浅说 甲编 诗境浅说 乙编 诗境浅说 丙编 诗境浅说 丁编 诗境浅说 续编一 诗境浅说 续编二 试读章节 听蜀僧溶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此诗前半首,质言之,唯蜀僧为弹琴一语耳。学作诗者,仅此一语,欲化作四句好诗,几不知从何下笔。试观其起句,言蜀僧抱古琴,自峨嵋而下,已有“人门下马气如虹”之慨。紧接三四句,如河出龙门,一泻千里。以松涛喻琴声之清越,以万壑松喻琴声之宏远,句法动荡有势。五句言琴之高妙,闻者如流水洗心,乃赋听琴之正面。六句以霜钟喻琴,同此清回,不以俗物为譬,乃赋听琴之尾声。收句听琴心醉,不觉山暮云深,如闻韶忘肉味矣。 夜泊牛渚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太白旷世高怀,于此诗可见。纤云四卷,素月当空,正秋江绝妙之景。独客停桡,提笔四顾,寂寥谁可语者?心仪追慕,唯有谢公。犹登岘首而怀叔子,涉湘水而吊灵均也。四五句言余亦登高能赋,不让古贤。而九原不作,欲诉无人,何必长此流连。乃清晓扬帆而去,但见枫叶乱飞,江山摇落,益增忉怛耳。诵此诗如诵姜白石词,扣舷长啸,万象皆为宾客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起笔即写出春望伤乱大意。时经安史之变,州郡残破,唯剩水残山,依然在目。次句言春到城中,人事萧条,而草木无知,依然欣欣向荣。烟户寥落,益见草木深茂也。三四句言春望所见闻:春日好花悦目,而感时者见之,翻为溅泪;鸣鸟悦耳,而恨别者听之,只觉惊心。五六句更从远望,则烽火连绵,经三月而未息。家书句尤脍炙人口,望而不至,难得等于万金。在极无聊赖之时,搔首踌躇,顿觉萧疏短发,几不胜簪。于怀人伤乱之余,更嗟衰老,愈足悲矣。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言兵后荒凉之夜,中野无人,戍鼓沉沉而外,唯闻长空一雁哀鸣耳。三句言空园白露,今夕又入新秋,身在他方,但有举头月色,与故乡共此光明。后四句可分数层之意: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问,四也;欲探消息,唯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结句言何况干戈未息,则音书断绝,而生死愈不可知,将曲折写出,而行间字单,仍浩气流行也。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与李白之《夜泊牛渚》,同一临江书感。一则写高旷之意,一则写身世之感,皆气象干云,所谓李杜文章,光焰万丈也。首叙江上旅夜,先言泊舟之地,次及泊舟之人,而寥寂之景,已可想见。三四言江干远眺,句极雄挺,与李白之“山随平野尽”二句,大致相似,而状以“垂”“涌”二字,则意境全换。盖野阔则天幕四低,用一“垂”字,见繁星之幕垂天尽处,用一“涌”字,见高浪驾空,挟月光而起伏。炼字精警无匹。以下皆书怀之句,言虽善文章,名不加显,况兼老病,官且应休。则声誉功名,两无所得。飘泊一身,直与江上沙鸥相等,宜怀抱难堪矣。沙鸥句兼有超旷之意,言身在天地间,如沙鸥飘然,一无系恋。吴梅村诗“放怀天地本浮鸥”,即用此意也。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题宏大,读者试思如何起笔。少陵即从本题直说,昔闻洞庭之名,今登楼亲见之,开门见山。用对句起,雄厚有力。三句言洞庭为东南大泽,湖以南为楚地,北接大江,东下皆吴境,吴楚由此坼分。四句言巨浸接天,周环八百里。登楼四顾,似天地皆为浮动。二句包举洞庭气概。“坼”、“浮”二字,精练而确。五六句写登临之感,乱离身世。亲朋片札难通,而己则江湖孤棹,老病侵寻。况关山北望,戎马生郊,但有凭阑雪涕耳。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前录李杜诗,有磊落英多之气。以下录王孟诗,皆清微淡远之音。 天风海涛,一变而为吹花嚼蕊。作诗者心境不同,诗格随之而异,各臻其妙也。此诗写赴寺道中山景,在题前盘绕。先言行云峰数里,尚未到寺。三四句言此数里中,古木夹道,寂无人迹,唯闻钟声出林霭间,而不知闻根在何处,有天际清都之想。与常建之“惟闻钟磬音”,同一静趣。五句言山泉遇危石阻之,乃吞吐盘薄而下,以“咽”字状之。六旬言烈日当空,而万松浓荫,但觉清凉,以“冷”字状之。非特善写物状,兼写山中闻见,清绝尘寰。末句归到山寺,言龙归潭静,见禅理高深也。常建过破山寺,咏寺中静趣,此咏寺外幽景,皆不从本寺落笔。游山寺者,可知所着想矣。P6-9 序言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如果你问他“提到中国古代文学你能想到什么?”十有八九会告诉你是“古诗”,古诗绝对是口温柔的陷阱;试问周边朋友、同事,有几个人不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有几个人不会吟两句“床前明月光”或者“此恨绵绵无绝期”的? 讲诗,且讲得让人懂,是一个蛮累的事。中国人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对诗很是适用,读诗有时是需要意会的,而真能意会者却不多,而能对他人言者更少,因为不少诗人写诗时是疯狂的状态,而讲诗则要有逻辑。讲诗的书很多,我最初看的一本便是《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虽说是老先生暑假闲暇时的课子文字,然而对于学诗当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小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俞陛云,我的祖父。他是晚清经学大师俞樾(曲园)的孙子,现代文学家俞平伯的父亲,套用《围城》里介绍董斜川的话,就是“名祖之孙、名子之父”。他本人考过探花,也有诗名,写这种书当然够资格。 这本书本意是启蒙的,看了之后就会了解古诗的套路——包括结构上的和用词上的。全书包括正编和续编两部分,前者集中讲律诗,续编专论绝句,所选之诗有时也会同一主题选几首,以作比较,如选了李白的《夜泊牛渚》和杜甫的《旅夜书怀》。评语是“此与李白之《夜泊牛渚》,同一临江书感,一则写高旷踅意;一则写身世之感,皆气象干云。所谓李杜文章,光焰万丈。” 非常喜欢书中的“五言摘句”和“七言摘句”的部分,这里摘选了一些名句进行讲解,我们对好多诗,全篇已经模糊,甚至也忘了作者是谁,总有那一两句萦绕心头。这充分印证了废名先生的话:许多诗其实只有一句。 现在的人不论是教育小孩,还是提高自己,总免不了念点古诗,这本书应该是很好的入门书。 (作者系俞平伯之子、俞陛云之孙) 书评(媒体评论) 《诗境浅说》虽说是老先生暑假闲暇时的课子文字.然而对于学诗当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小书。这本书本意是启蒙的,看了之后中就会了解古诗的套路——包括结构上的和用词上的。现在的人不论是教育小孩,还是提高自己,总免不了念点古诗,这本书应该是很好的入门书。 ——俞润民(俞平伯之子、俞陛云之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