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是美国“童话之父”弗兰克·鲍姆最为著名、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
《绿野仙踪》第一部问世的第二年,就被搬上了音乐剧舞台,在芝加哥上演。1939年,美国好莱坞将它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想不到竟然像书一样获得了成功。在当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奖评奖时,获得了三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歌曲和最佳音乐奖,多萝西的扮演者裘蒂·嘉伦获特别奖。
作品以虚构的奥芝国为背景,讲述美国堪萨斯州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叫孟奇金的地方,好女巫指点她到翡翠城去找奥芝国大术士帮忙送她回家。路上,她先后遇到了稻草人——他需要一副脑子,铁皮樵夫——他需要一颗心,小胆狮——他需要胆量。他们结伴而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来到了翡翠城。但是等待他们的又是意想不到的麻烦……
《绿野仙踪》故事讲述的是小姑娘多萝茜被大风刮走后的奇遇。多萝茜被大风带到了一片陌生的国土——奥芝国。为了回家,多萝茜要到奥芝国的中心——翡翠城去请求大魔法师奥芝的帮助。途中,她遇到一个想得到脑子的稻草人、想要心的铁皮人和需要胆量的狮子。大家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翡翠城,战胜了东方恶女巫和西方恶女巫,结果发现奥芝是个骗子,并不能帮助多萝茜回家。伙伴们没有灰心,在北方女巫和南方女巫的帮助下,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第一章 龙卷风
有个小姑娘叫多萝西,是个孤儿,她和亨利叔叔、爱姆婶婶生活在一起,他们住在堪萨斯大草原的中部。叔叔是个农夫。他们的房子很小,因为造房子的原木要从很远的地方用车子拉来。房子有四堵墙,下有地板,上有屋顶,里面有一个生锈的炉灶,一只碗柜,一张桌子,三四把椅子,两张床。亨利叔叔和爱姆婶婶睡屋角的一张大床,多萝西睡另一角落里的小床。屋里没有阁楼,也没有地窖,只有一个小洞,是在地上挖出来的,叫做防旋风地洞,草原上的龙卷风足以把房屋刮倒,遇到这种情况,全家人就躲到这个洞里避难。洞子挖在地板中央,上面有一扇活板门,翻起这扇门,就能顺着梯子下到黑咕隆咚的小洞里。
多萝西站在门口朝四处看,只能看见一大片灰蒙蒙的草原。四面八方都是一马平川延伸到天边,看不见一棵树或一幢房子。太阳把耕地晒成灰色一片,到处都有细小的裂纹。就连草儿也不是绿的,因为太阳把叶尖也晒成了灰色,看上去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多萝西家的房子曾粉刷过,但经过一次次的日晒雨淋,颜色早已褪尽,房子也变得和其他东西一样灰不溜秋了。
爱姆婶婶刚来这儿定居的时候,还是个年轻、漂亮的新娘子。太阳和风使她也改变了模样。她眼睛里的火花不见了,只剩下忧郁的灰色;脸颊和嘴唇上的红润不见了,也只剩下一层灰色。现在,她瘦削、憔悴,从来不露笑脸。多萝西刚来的时候,爱姆婶婶常为她的笑声感到惊讶,每当听到她那欢快的声音,爱姆婶婶就要发出惊叫,并且用手捂住心口;直到现在,她还会惊讶地看着这个小姑娘,弄不懂究竟有什么值得她笑的。
亨利叔叔从来不笑。他天天从早忙到晚,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他也是灰不溜秋的,从长长的胡子直到粗糙的靴子。他看上去严峻、庄重,难得说话。
只有托托逗多萝西发笑,使她避免了像周围的一切那样变成灰色。托托不是灰色的,他是一条黑色的小狗,有丝绸般的长绒毛,一双乌黑的小眼睛在他那滑稽的小鼻子两边欢快地眨着。托托整天嬉戏,多萝西和他做伴,非常喜欢他。
但是,今天他们没有玩。亨利叔叔坐在门槛上,焦虑地望着天空,天空比平日显得更灰。多萝西抱着托托坐在屋子里,也望着天空。爱姆婶婶在洗碗碟。
他们听见从遥远的北方传来了狂风低沉的呼啸声,亨利叔叔和多萝西看见长长的草儿被正在到来的狂风吹得像波浪似的起舞。这时南边的天空中传来一阵尖厉的呼啸声,他们朝那个方向看去,只见那里的草也荡开了涟漪。
亨利叔叔突然站了起来。
“龙卷风来了,爱姆,”他朝妻子叫道,“我得去看看牲畜。”说完他就朝拴着马和牛的牲口棚跑去。爱姆婶婶丢下手里的活儿,跑到门口。她只看了一眼,就明白大难临头了。
“快,多萝西!”她叫道,“快到地洞里去!”
托托从多萝西的怀里跳了出来,躲到了床底下,小姑娘跟着他跑。爱姆婶婶吓坏了,打开地上的活板门,钻进了黑咕隆咚的小洞里。多萝西终于抓住了托托,又朝婶婶那儿跑。刚跑到一半,就听狂风一声呼啸,房子剧烈地摇晃起来,她失去了平衡,突然摔倒在地板上。
接着,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房子转了两三圈,慢慢地在空中飞了起来。多萝西觉得就像是坐着气球上了天似的。
来自北边和南边的风在房子坐落的地方会合了,房子就成了龙卷风的中心。一般说来,在龙卷风的中心,空气是静止的,但来自各个方向的风的巨大气压把房子越抬越高,最后到了龙卷风的顶上;它就停留在那个高度,被刮出好多英里,就像你移动一根羽毛似的毫不费力。 四周一片昏暗,狂风肆虐,令人毛骨悚然,但多萝西倒觉得挺自在,像骑在马上似的。先转了几个圈后,房子又狠狠地倾斜了一下,她觉得自己像个婴儿睡在摇篮里那样,被轻轻地摇晃着。
托托可不喜欢这样。他在房里奔来奔去,大声狂吠,但多萝西静静地坐在地板上,等着看会发生什么事。
托托跑得离打开的活板门太近,一下子跌了下去;多萝西心想,这下子托托算是完了。但不多一会儿她就看见他的一只耳朵伸出了地洞,因为巨大的气压保护了他,使他没有摔下去。她爬到洞口,抓住了托托的耳朵,把他拖回到房子里;随后她关上了活板门,这下就不会再出事情了。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多萝西慢慢地克服了惊骇,但是她感到很孤单,周围狂风呼啸的声音几乎震聋了她的耳朵。起先,她心想,要是房子再落到地上,她会不会被摔得粉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可怕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她也就不再惊慌,决定冷静地等待,看看到底会有什么结果。最后,她在摇晃的地板上爬到了自己的床边,躺到了床上;托托跟了过来,在她身边躺下。
尽管房子在摇晃,狂风在尖号,多萝西却很快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P3-5
整整一百年前,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1856—1919年)写出了童话《绿野仙踪》(原名叫做《奥芝术士》)。
作品以虚构的奥芝国为背景,讲述美国堪萨斯州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叫孟奇金的地方,好女巫指点她到翡翠城去找奥芝国大术士帮忙送她回家。路上,她先后遇到了稻草人——他需要一副脑子,铁皮樵夫——他需要一颗心,小胆狮——他需要胆量。他们结伴而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来到了翡翠城。但是等待他们的又是意想不到的麻烦……
作品出版后,立即受到小读者的热烈欢迎。鲍姆于是一鼓作气地写出了十三部续集。在写完第三部后,他曾表示要搁笔或写些其他题材的作品,但是美国各地的孩子们纷纷写信给出版社和他本人,恳求他继续写下去。在孩子们的鼓励下,他决定像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个侦探形象的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一样,放弃写一些“严肃”作品的念头,“为了让孩子们高兴”,让多萝西的奥芝国历险继续下去,终于完成了十四部一套的《绿野仙踪》系列童话。此后他又写了几十部其他童话,总数达到六十部之多,并因此而获得了美国“童话之父”的美誉,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绿野仙踪》第一部问世的第二年,就被搬上了音乐剧舞台,在芝加哥上演。1939年,美国好莱坞将它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想不到竟然像书一样获得了成功。在当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奖评奖时,获得了三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歌曲和最佳音乐奖,多萝西的扮演者裘蒂·嘉伦获特别奖。从此,这部电影每年都在电影院上映,电视台更是将它作为假期里的保留节目。那首由裘蒂·嘉伦演唱的主题歌《彩虹上面》在美国乃至许多国家传唱了六十多年。1999年是电影《绿野仙踪》上映六十周年,美国电影界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一部根据童话改编的电影能有如此殊荣,实属罕见。《绿野仙踪》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这只是一部童话,但它的读者不应该只是孩子。大人们不妨也来一读,尤其是那些做孩子时曾经读过,现在已经长大的读者,如果再读一遍的话,你会发现,原来其中有些意思是做孩子时没能读出来的。相信我,没错的。
张建平
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