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彩四季/行走的徽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戴贤坤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描绘徽州山水画卷,探寻徽州古村街巷,记录徽州三雕技艺,追忆徽州工艺大师的行旅美文45篇,是作者40余年徽州生活、行游的集萃,可作为读者领略徽州绝美自然风光和厚重历史文化的导游图。徽州的山水人文历来多有人描绘,但不同的人会写出不一样的味道,期待您在这里会有新鲜的发现。
作者简介
戴贤坤,安徽肥东人,旅居徽州43年。曾在332地质队工作10年,并在祁门县委和黄山市级党政机关工作。热爱徽州自然风光,热心徽州历史文化研究,有多篇学术作品、散文在国家、省、市级媒体上发表。已出版图书《歙砚》。
目录
徽之魅
荆州往事
呈坎拾遗
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远山的呼唤
荒凉山乡的繁华景象
蔚然梯田
黄山上海茶林场纪事
行走长陔
正在消逝的徽州土坯房
章渡埠头
小屋印记
散落的辫发
寒露柿涩的时节
冬至鹤城
守候一片烟云
云上木梨
拾庭
永远的芳华
吾师黄山
原乡蓝田
香茶红颜
端午断想
大爱如山
歙之砚铭
尘封的记忆
砚山云意
砚界见尘
岁月墨痕
漆之品,甘而可
留青竹刻
洪波清流
唯墨识砚
长卷视界
一座名城的丰碑
喜欢黟县的十大理由
探寻徽州文化的精神之源
茶儿为什么这样红
春寒
谷雨话茶
记忆的味蕾
流年陈香
暮色中的工厂
洽舍问茶
新安源流
导语
徽州作为地域名称已渐行渐远了,然而,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徽州,依然绵绵不绝,代代承传。我们有理由相信,古老徽州厚重的文化之根,必将会成为现代黄山旅游发展之魂。图文并茂地展示徽州地区独特的风景和文化,文字优美,图片精彩,内容翔实,适合广大旅游爱好者以及导游阅读的图书。
精彩页
徽之魅
在中国安徽的南部,有一个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的地方,这就是徽州。1987年区划缩小,设立黄山市。徽州地域包括现在的黄山市(歙县、屯溪、休宁、黟县、祁门、黄山)和绩溪、旌德、宁国、石台以及江西婺源的部分地区。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观察,这是一个大地构造单元,地质学家称之为“江南古陆”。从晚古生代开始,这里就处于海退环境,除局部地区在中生代有一些湖相沉积外,大部分地区一直处于抬升、风化、剥蚀状态,同时伴有花岗岩岩浆的侵入、中基性火山岩岩浆的喷发和第四纪冰川活动。多样的地质构造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地质景观。以花岗岩峰林地质景观为代表的黄山已经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特征的齐云山和以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为特征的牯牛降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同时,由于地质演化时间长,这里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疑问和谜团。
一、是碎片还是基石
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大西洋考察的瑞士籍华人许靖华教授在考察徽州地质的时候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发现在徽州休宁县一带有断续出露的一套晚古生代的地层,据此,他认为,这是典型的构造窗,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海峡沉积。他大胆地假设,在徽州地区存在一个大的逆掩断层,所有古老岩层都是从很远的地方平推而来的,那么这片古陆只是一块外来的古老碎片,覆盖在比它新的地层之上。他的这个超越时空的假说,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去验证,或者说还不具备验证的能力和实力。
二、是“兄妹”还是“夫妻”
在徽州地区众多出露的花岗岩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花岗岩的出露总是两个成分相近的岩体成对出现,从同位素年龄测定却是一个新一个老。一个易风化形成低缓的丘陵,一个耐风化形成陡峻的山峦,它们共同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有的地质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套叠式花岗岩侵入”。但关于这种现象的成因存在分歧——它们是同源的吗?有的人认为它们同为壳源物质,那么它们就是“兄妹”。有人认为一个是壳源,另一个可能是幔源性物质,这样它们只能是“夫妻”关系。比如世界地质公园黄山是由黄山岩体和太平岩体组成的,在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祁门牯牛降有大历山岩体和城安岩体,在绩溪清凉峰有桐坑岩体和伏岭岩体等。
三、是版型师还是雕塑家
地质学家李四光在20世纪40年代考察中国南方的庐山和黄山时指出,在第四纪更新世,这里曾发生冰川活动。庐山的第四纪冰川由于其地质遗迹特征的典型性及较高的研究程度而被专家认可,而黄山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20世纪80年代,中国甘肃兰州冻土研究所在对黄山冰川进行研究后认为,黄山并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冰川现象的地质遗迹,他们都一一给了解答。比如,冰川擦痕可能就是岩石受挤压产生位移,岩石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角峰、U形谷等,一般的流水地质作用也可能形成类似的地貌现象。由此我们得知,黄山、牯牛降这些奇峰怪石是第四纪冰川这位“雕塑师”雕刻而成的,是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岩浆的侵入、上升奠定了它们的版型,而它们的壮美只是一般的流水地质作用和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与冰川地质作用毫无关系。
四、是自然之子还是命运之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中国民间语言。从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人类的历史长河来看,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意义。在徼州这样一方小小的土地上,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奇妙的自然和文化现象。这块土地上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黄山,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宏村,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这样一些品质独特的物种和物产;拥有在建筑、医学、艺术、哲学、营养学等领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徽文化(徽派建筑、新安医学、新安画派、新安雕刻、徽剧、徽菜、程朱理学等)。然而,当我们从地质学角度审视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自然、物产、文化的产生无不与一定的地质活动有关。花岗岩的侵入、出露造就了徽州人间仙境的神话,黄山、祁门的牯牛降、绩溪的清凉峰、黟县的宏村,这些妙绝的自然风光无不在花岗岩中。而中生代的红色岩系在徽州则往往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如花山谜窟、国家地质公园、道教圣地齐云山。因此,从这一现象上我们可以说,人是自然之子,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一方物种、一方文化。人类更多的只能是适应自然、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从而真正成为自然之子,而不能以命运之神自居,夸大人类的力量,违背自然规律,任意涂改我们的栖居地。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