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她有着青牛白马的美丽传说,有着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有着西进中亚的复国壮举,有着黯然引退的凄凉悲怆。
本书引领我们带着逝者如斯的感慨去聆听先人足音,以契丹民族建立的帝国的发展为线索,妙趣横生地介绍了在契丹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与故事。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事件关系、政权关系梳理得一清二楚,令读者在轻松、幽默、欢快的氛围中探寻千年前神秘契丹那一幕幕激荡人心的精彩画卷,体味中国历史的另一种风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雄踞北方的契丹(飞出老哈河的海东健鹘)/消失的帝国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承天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她有着青牛白马的美丽传说,有着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有着西进中亚的复国壮举,有着黯然引退的凄凉悲怆。 本书引领我们带着逝者如斯的感慨去聆听先人足音,以契丹民族建立的帝国的发展为线索,妙趣横生地介绍了在契丹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与故事。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事件关系、政权关系梳理得一清二楚,令读者在轻松、幽默、欢快的氛围中探寻千年前神秘契丹那一幕幕激荡人心的精彩画卷,体味中国历史的另一种风格。 作者简介 承天,女,博物馆学本科,考古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工作以来,下过考古工地,做过文物修复,现今立身高校,以教书育人、文化传播为己任。 目录 序篇 追寻900年前远逝的契丹民族 第一章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契丹民族的来源之谜 木叶山下的青牛白马:契丹族的起源传说 宋人别有用心的匈奴说:人种复杂的鲜卑余部 妖魔化的祖先:荒诞传说的另类解读 第二章 长城内外百花香——奠定北中国版图的草原新主 没有话语权的尴尬:一个被忽视和扭曲的政权 另一个北朝:北中国版图的奠定者 把长城圈进自家大院:草原与汉地正常交往的新途径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一国两制的成功尝试 五京并存:独出心裁的分都制度 四时捺钵:契丹皇帝的现场办公 将女权进行到底:女主浮沉的帝国政坛 上部 缺乏耐性的代价——迟到500年的帝国开基 第三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帝国建立前的漫漫长夜 一分为三:朝贡带来的意外后果 50年后重相聚:面目全非的契丹八部 一石三鸟:营州举义的意外收获 没有军权的遥辇氏可汗:躲在背后积蓄力量的迭剌人 无法承受的大帽子:被冠以唐王朝“隐形杀手”的契丹人 第四章 青牛妪,曾避路——奇女子催生枭雄 遥辇氏可汗的终结者:靠合法改选登上大位的阿保机 祸起萧墙:来自家族内部的汗位竞争者 以退为进:主动辞职的大可汗 剑指东北:冒进南下,争雄失败后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要草原还是要耕地——皇位之争背后的文化角逐 皇位需要继续选举吗:没有法定继承制度的尴尬 为草原,更为揽权:以右手殉夫的皇太后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抛弃故国的皇太子 第六章 居间调停:契丹太宗的南下战术 与沙陀结盟:阿保机留下的宝贵遗产 奉上大礼:慷他人之慨的“老”儿子石敬瑭 称帝开封:契丹直接统治中原的唯一尝试 中部 两个女人一台戏——从中兴到盛世的契丹帝国 第七章 从起点回到原点——挑战祖母权威的皇长孙 病急乱投医:被赶上皇位的耶律阮 横渡之约:祖孙对峙的戏剧化结局 祖陵了残生:被母爱扰乱心智的女英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拥立者抛弃的辽世宗 第八章 “睡皇帝”耶律璟——又一个病急乱投医的错误选择 镇压叛乱:即位十年间的唯一要务 千万不要撒酒疯:耶律璟留下的千古箴言 第九章 萧家有女初长成——鼎盛帝国背后的女掌门 景宗中兴之治:终于盼来个好皇帝 温良恭俭的北国“武则天”:政治婚姻带来的意外惊喜 有惊无险的权力交接:可以倚靠的汉官群体 雍熙北伐:拿绯闻当情报的北宋君臣 耻辱VS双赢:带有近代国家关系色彩的“澶渊之盟” 萧家有本难念的经:让人寒心的娘家人 北国“小尧舜”:圣宗亲政后的全盛帝国 下部 长堤蚁穴——从内部垮掉的帝国 第十章 庸主佞臣交相映——疲态尽显的老大帝国 两个女人斗法:旁人无法插手的家务事 崽卖爷田不心疼:连年征战虚耗国力的辽兴宗 家有一老,未必是宝:碌碌无为的长寿皇帝 悔不该,当年抛了赤金冠:不合情理的皇叔叛乱 失妻丧子:宠信乙辛的“好果子” 第十一章 没有赢家的“海上之盟”——轰然 崩塌的帝国大厦 瑟瑟伤时悯直臣,燕云夕枕暗红尘:倒霉的才女,昏庸的丈夫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后悔终生的头鱼宴 尽敌而止:擅打心理战的女真人 孤注一掷的自救:短命的北辽政权 让人失望的趁火打劫:没有赢家的“海上之盟” 余波 帝国余绪——纵横中亚的喀喇契丹 第十二章 被自己人逼出的绝域远征——西走的大石林牙 君臣反目:二百契丹勇士的最后远征 定都八剌沙衮:威震中亚的菊儿汗 摧毁塞尔柱帝国:耶律大石的巅峰绝唱 第十三章 宗教包容,多神共存——西辽立国的精神武器 盛也承天,败也承天: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女人们 好渔翁花剌子模:西辽与古尔王朝之争 引狼入室:摧毁帝国的乃蛮王子屈出律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追寻900年前远逝的契丹 民族 1922年6月21日,在辽阔 的漠南草原上,来了一个金 发碧眼的“怪人”。这个叫科 尔文的比利时人对健马肥羊 不感兴趣,对长发美女不屑 一顾,偏偏把目光盯在一座 被盗掘一空的古墓上,如醉 如痴。是什么东西有如此之 魔力?是一块碑,一块刻满 了神秘文字的石碑。 有人断言,这些让科尔 文着迷的“天书”就是早已被 岁月掩埋的契丹文字!由此 ,一个久已消失的帝国,一 段沉睡千载的历史被人们重 新记起。 契丹,一个剽悍的民族 ,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 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 建立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 北方;公元12世纪远走他乡 ,在伊朗高原建立最后一个 政权——起儿漫王朝。随后 ,在黄沙弥漫的异国他乡悄 无声息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一个强大的民族,竞如过 眼烟云般在天边的地平线上 消失得无影无踪! 契丹,一个900年前远逝 的民族,像她们的文字一样 神秘、遥远…… 导语 雄霸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兴衰传奇,再现绵亘1200余年的契丹民族的壮丽史诗。 契丹,一个900年前远逝的民族,像她们的文字一样神秘、遥远……本书以独有的视角展现契丹民族绵亘1200余年的兴衰历史传奇,以细腻的笔触揭开曾称霸北方、享誉欧亚的契丹民族的神秘面纱。 精彩页 第一章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契丹民族的来源之谜 “契丹”译成汉语是“镔铁”。顾名思义,这是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民族。她曾经叱咤蒙古草原前后长达800年。由其建立的契丹帝国长期控扼丝绸古道,以致亚欧大陆中西部的国家误认为整个中国都在其治下,“契丹”因此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公元388年,北魏道武帝北征,战火一直烧到了西拉木伦河畔,居住在这里的契丹人被迫溃散逃亡。这次占戈争使契丹第一次进入书史者的视野。而在此之前,这个被阿拉伯人和欧洲人视为全中国统治者的民族竟然对本民族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在泱泱中华实现伟大复兴之际,我们追溯历史、缅怀先人,不禁要问:契丹,你们究竟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 木叶山下的青牛自马:契丹族的起源传说 相传,商朝人的始祖契,是其母吞食玄鸟卵而生。 相传,吐蕃人,是神猴与岩山魔女的后代。 相传,突厥人的君王阿史那,是母狼与匈奴人的儿子。 …… 但凡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已知民族,几乎都有着传奇般的起源。经过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融入了每个族人的血液,成为这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信仰。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平凡作用的契丹族也不例外,他们同样拥有一个美丽而古老的起源传说。 在我国的东北部,流淌着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发源于医巫闾山的土河(今老哈河),一条是从大兴安岭南端奔腾而出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两河从高山倾泻而出,一路奔腾,流至平地,逐渐舒缓下来,最终在木叶山汇合为一,共同孕育了一片水草丰美的绿色草原。 很久很久以前…… 一位骑着雄健白马、云游四方的神人行至此处,被眼前这片莽莽草原所吸引,他松开缰绳,信马由缰,沿土河从上游顺河东行。 一位久居深宫的天女,耐不住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决定降临人间。她坐上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欣赏人间美景。 一路陶醉的神人与天女,在两河汇合的木叶山,出现在彼此的视线中,美景、佳人……二人一见钟情,于是结为夫妻,放开马缰,卸下牛车,就在这片山前草原上定居下来。神人和天女共生育了八个儿子,这八个孩子各自繁衍,最终壮大成为契丹的八个部落。 神人与天女的相遇,青牛与白马的传说,最初是在契丹族内口耳相传的,后来被整理成文字并保留了下来。契丹族人对此深信不疑。每有军事活动或是春秋的祭祀,必用白马青牛作祭品,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辽太祖阿保机建国后,还在木叶山上修建了始祖庙,“奇首可汗(传说中的神人)在南庙,可敦(天女)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每年按时供奉;而在战争之前,契丹人也必定在这里祭告祖先,祈求保佑。 在这座神圣的始祖庙里,奇首可汗、可敦并立其中,同享祭祀,可见在契丹人的心目中,神人和天女是同样崇高而神圣的。细细体验契丹社会中的点点滴滴,不难发现女性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说,契丹社会保留了很多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在我们之后了解到的契丹历史上,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整个契丹王朝兴衰成败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会有女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终辽一世,契丹女子们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来展示和证明自己的才能,在历史上留下瑰丽的印记。 木叶山对契丹人来说是神秘而神圣的。他们除了在始祖庙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外,还在山上定期举行另外一项大型的祭祀活动,那就是祭拜木叶山神。“辽国以祭山为大礼”,我们在《辽史》卷四九《礼志》中所看到的祭山仪式隆重而繁缛,据说该仪式由遥辇胡剌可汗创制。祭山的同时,契丹人还要祭拜天神、地祗及辽河(潢河)神。 可以说,神人和天女邂逅的木叶山,不但是契丹族的龙兴之地,更是族人与神灵沟通以祈求庇护的重要场所。这个留住神人天女、养育契丹祖先、庇护族人的伟大地方,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引发无数想象。时至今日,众多研究历史、考古和历史地理的学者还在为找到木叶山真正的位置而不懈努力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议?木叶山在老哈河、西拉木伦河相会之处,传说中不是已经言之凿凿了吗? 如果我们到两河交汇处去看一看,那么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两河相遇之处,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是我们今天叫作科尔沁沙地的地方。在成为沙地之前,这里确实有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蒙古科尔沁部的庄妃就成长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随着环境的恶化,昔日的绿草渐渐被黄沙吞噬,尽管植被发生了变化,可是从古至今这里都是片一望无垠的广阔天地,放眼望去,无遮无拦直达天边,哪里有山的影子?难道木叶山在一夜之间,被神仙搬走了?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