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大飞机传奇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作者 | (美)乔·萨特//杰伊·斯宾塞 |
出版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内容推荐 乔·萨特,1921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市,1943年华盛顿大学毕业。获得航空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46年,加入波音公司,参与了波音707和其他早期喷气式飞机的设计。1966年3月,波音公司正式宣布启动波音747项目,作为总设计师,他带领一个项目组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架大型宽体远程喷气式客机——波音747。 本书从刚出生时讲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 目录 第1章 与航空一起成长的岁月 第2章 大学与战争 第3章 道格拉斯、波音和“同温层飞机” 第4章 喷气时代 第5章 我得到了747 第6章 巨人成形 第7章 希望被炒鱿鱼 第8章 机翼和飞机重量的危机 第9章 747下线 第10章 冲上云霄 第11章 改变世界 第12章 新的任务 第13章 “挑战者” 号的灾难 第14章 退休后的顾问生涯 后记 译者跋747-8,续写747家族的辉煌 试读章节 我向华盛顿大学递交了入学申请并被正式录取。除了我同母异父的哥哥约翰外,我是家中第一个大学生。就像其他所有经历过大萧条洗礼的家庭一样,我们家也负担不起我的大学学费,但是父亲母亲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人了学,我终生都不会忘记这份深厚的亲情。 对于我的梦想,他们总是全力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意外身亡,没过几年,母亲由于思念过度,在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也撒手而去。如今想来,我是多么希望他们能活到波音747飞机诞生的那一天啊!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放任我日复一日埋头于画飞机的草图,他们也常被挂在天花板上的那些飞机模型碰到脑门儿。如果他们的在天之灵知道我儿时的梦想已经实现,肯定会感到十分欣慰。 1939年秋季,我进入华盛顿大学学习。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同时也是一个人心惶惶的时期。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首先爆发,这让我们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顿时感到乌云密布。每当我和其他人拼车往返于学校的时候,时局总是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 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颇具实力,其中就有伊斯门教授、马丁教授和柯尔斯顿博士等人。我的老师当中有一个名叫罗伯特·哈齐的年轻助教,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退伍后进入波音公司工作。在他于1958年跳槽到麦克唐纳公司之前,我和他一起参加了波音707飞机项目。之后,罗伯特主持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DC-10飞机项目的开发,这可是波音747的竞争飞机中最为成功的一个。 我尤其喜欢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功课,所以华盛顿大学的课业对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在学习上,同学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不过我总能拿到最优异的成绩,仅有一次是例外。在先进航空技术这门课上,我的成绩排在了好友戴利·迈尔斯之后。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后来他官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副局长。 总而言之,华盛顿大学为我提供了极好的教育环境,我享受在那里度过的分分秒秒。在那段时间里,我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并且明白这才是正确的途径,而我希望在一生中都能坚持如此。 在大学的最后两年中,每逢暑假我就到波音公司打工,在工厂的部件区从事技工的工作。我在波音公司的时薪高达62.5美分,我的学费也就有了着落。 在我结束克里夫兰中学的学业之前,陆军和海军曾分别向我们这些毕业班的男生推荐了自己的预备役军官训练项目。陆军的这一项目仅持续两年而且没有多少吸引人之处;相反,海军的预备役军官训练项目为期四年且安排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科目。权衡之后,我最终选择了加入美国海军预备役军官训练营,海军的训练生活与我的大学生活同时展开。 海军预备役军官训练营相当大方,每天支付给我25美分,这在当时对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训练营里学到了许多有关天体导航的知识,这对于提高航空飞行能力大有裨益。这样一来,我终日奔忙于大学学业和预备役军官训练项目,再加上暑期要在波音公司打工,直到毕业前我的生活一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幸运的是,尽管忙得昏天黑地的,我还是逮着机会认识了一位名叫南茜·法兰西的年轻姑娘。南茜比我早一年进入华盛顿大学学习,主修经济。大三那年,我在海军预备役军官训练营举办的一场舞会上结识了南茜,之后开始频频约会并很快坠人爱河。南茜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孩,言谈举止都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且十分讲礼貌,用当年的话来形容南茜就是“很有教养”。 与此同时,欧洲的情形日益糟糕。1940年,希特勒的大军相继入侵一些低地国家和法国,而不列颠之战也拉开了序幕。得益于美国《租借法案》的实施,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勉强取得了胜利。而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知道,在法西斯主义日益扩张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维持中立都是极不现实的。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当时我正念大三。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迫使美国宣布参战,这对我们来说是始料未及的。由于美国一向不赞同维持大量常备军,仓促宣战后,整个国家根本无法立刻组织一支大规模的战斗部队,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装备。我们的工业界也尚未做好大量生产足以满足美国和其同盟国需求的飞机、船舶以及其他战争所需的武器。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罗斯福总统于12月8日向国会和全国人民宣布美国已参战时,那些压在我心头沉甸甸的难题。就像所有年轻的美国同胞一样,我随时准备为我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我暂时放弃了所有关于职业生涯的设想,并做好了应征人伍的准备。 大四那年,我的校园生活陷入了一种极度疯狂的状态。生活显得那样紧张忙碌,而我们也学会了苦中作乐。我知道同学们很快就要奔赴各地参加这场世界大战了。我的许多朋友也早已做好了准备或已经放弃了学业,他们热切期待着入伍那一天的到来。此时的校园生活已经变得十分不同寻常了。P32-34 序言 罗伯乐先生致中国读者 1916年,西雅图商人比尔·波音第一次搭乘飞机旅行,那时,航空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我觉得自己能造一架更好的飞机。”从飞机上下来后,他如是说道。为了证明这个想法,他成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 公司成立后,比尔·波音当即邀请年轻的中国籍留学生王助加盟波音公司。王助热爱他所投身的航空专业,这在当时还只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比尔·波音抛出橄榄枝的时候,王助正在学习飞行。在此之前,他刚刚取得了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这是航空工程专业最早授予的硕士学位之一。 加入波音公司后,王助在西雅图设计出了波音C型双翼飞机,波音公司将这款性能优异的教练机卖给了美国海军。王助是波音公司聘请的第一位专业工程师,而他为波音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款成功的产品。不久之后,王助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中国,立志为发展中国的航空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助帮助开创了波音公司的事业,将波音公司与中国第一次联系在一起。1934年,这家美国公司在中国开设了一个海外办公室——也是波音公司最早的海外办公室之一,并于次年向该办公室派遣了第一个驻场服务代表。1937年,波音公司向中国一个私人买主交付了一架全新的247飞机,这是全球第一款现代客机。 1939年,泛美航空公司利用当时最大的客机——四发的波音314“飞剪”号,首开连接亚洲和北美的跨太平洋航线,螺旋桨时代也因此迎来了其发展的巅峰时期。乘客在旧金山登上那些越岛飞机后,只需要6天时间就可以抵达香港! 不过,人们最熟知的恐怕还是波音公司的喷气式飞机。自1972年中国采购了707飞机后,中国与波音公司的关系也进入了“喷气时代”。至今,波音公司已累计向中国客户交付了500多架喷气式飞机,其中包括数十架747飞机。在此过程中,波音公司也和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各大航空公司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关系。 在那一群于20世纪50年代研制出了改变世界的707飞机的工程师中,有一名极为聪明的年轻工程师,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乔·萨特·乔·萨特和王助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像王助一样,萨特自小就十分喜欢航空,小小年纪就梦想着投身飞机设计事业,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亲身实践了比尔·波音成立公司的愿景——为世界设计出更好的飞机。 在这本书里,萨特用简练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其中核心部分就是747飞机的研制历程。747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双通道客机,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款飞机之一,乔·萨特为之深感自豪。 747飞机将中国与其他遥远的国度联系在一起。它们运输的不仅仅是旅客和货物,还有人类的活力、思想、创造力和理解。乔把747飞机称为“航空使者”,因为它们为人们传递美好的心愿,并使人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对此,我完全同意。 多年以前,我就认识了乔,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我感到十分荣幸。但是我必须承认,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乔和他领导的项目组是如何研制出这款伟大的飞机并没有多少了解。现在我知道了:乔借助的是他的洞察力、正直以及勇气。 正是这些品质,以及与生俱来的谦逊,描绘出了乔·萨特,而这也是他的故事之所以启示良多的原因。我相信和我一样,你们会十分享受这次阅读的旅程。 罗伯乐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中国及东亚地区销售副总裁 2008年4月于美国西雅图 后记 本书从我刚出生时讲起,当时的世界是如此广袤。随后就是林德伯格,他点燃了洲际飞行的希望,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而地球的距离也是从那时起缩短的。数十年之后,我带领着一个团队研制出了远程喷气式飞机——波音747,正是这架飞机将世界上相距遥远的人们和各种文化紧紧连在一起,加速了世界变小的趋势。 人们常常称我为“747之父”。如果他们想这么称呼我,我希望他们知道我并不是孤单的一个人。算起来,“747之父”应该有三个人,其余两个分别是泛美航空公司的胡安。特里普和波音公司的比尔·艾伦。20世纪60年代,特里普极力推动高容量客机的研制工作,而比尔·艾伦则分享了其好友的愿景,在很多人持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启动了747项目。如果不是他们两位,历史将被改写。 就像克莱夫·欧文在他的《宽体飞机:非凡的747》一书中所表达的那样,我也希望告诉读者,在波音公司最困难的时期经历洗礼的747项目,曾是波音的一场豪赌。能被选中领导这个项目的研制工作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这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最高点,也是我孩提时期就梦寐以求的工作。 我从来不觉得研制747飞机是一份苦差事。事实上,那段岁月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陕乐的一段时光,不过那时大家都在拼命地工作,可能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与一群天才一起面对挑战而更让人快乐的呢? 我比项目组里很多人都要年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如今早已离开人世,可是他们的传奇仍在,从波音787“梦想飞机”或其他创新的项目中我都能感觉得到这一切。年轻一代的工程师将从这些项目中成长起来,而他们身上也将拥有与前辈一样的特质,团结,忠诚,为自己能造福世人而心满意足。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我因为领导了747飞机的研制工作而广受赞誉。一个人做出的贡献能得到肯定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每当我接受一个奖项的时候,总是觉得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还有那个共同完成“不可思议之事”的群体,我为自己能带领这样一个团队感到幸运。携手走过那段岁月,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也因自己能为世界创造价值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至于747飞机,我认为那是一个美丽且鼓舞人心的工艺品。像莱特1903“飞行者”、DC-3、787“梦想飞机”或是其他所有伟大的飞机一样,747飞机展示给世人的是:只要我们团结一致,这就是人类所能实现的东西。 1970年1月波音747投入运营之时,它的竞争对手有“协和”飞机和美国的超声速运输机波音2707。这两个超声速运输机项目都得到了政治和财政上的支持。此后,当道格拉斯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纷纷提出各自的双通道亚声速喷气式飞机的研制计划时,新的竞争对手就出现了。 洛克希德L-1011“三星”飞机早已停产;麦道DC-10飞机及其后继机MD-11也步其后尘;空客的A300/A310系列快走到头了;“协和”飞机已告别蓝天多时,而美国的超声速运输机则未曾投产。同时代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项目基本上已成为历史,而波音747仍然活跃在民航市场上。 为什么?我耳边一直回响着林德伯格当年所说的那句话:“这是那些伟大事物中的一个。”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关于设计,制造一架大型飞机所经历的曲折迂回,精彩万分的故事。但其意义远非如此,无论是在飞机设计领域,还是在工程管理领域,它都可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我不知道哪个更值得赞美——747飞机还是乔·萨特?这本书对于航空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航空业外人士来说都是一本优秀的读物。 ——唐纳德·洛佩兹 国家航空航天物馆副馆长 “萨特在讲述他的故事……从童年时代在灯塔山看着飞机从波音工厂起飞。一直到747飞机的设计、制造和投入运营,等等。娓娓道来却毫不矫揉造作。 ——《西雅图时报》 一个尚未成熟的想法,一群才华横溢却不服管理的工程师,一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节点,在这样的基础上,乔·萨特却研制出了一款足以改变世界的飞机。这本书不仅揭示了747项目对他的勇气和性格的考验,也描述了一种学不来的能力:不可思议的直觉。在涉及74项目的成功和波音公司的生存这些关键性问题时,萨特的决定总是正确的。 ——克莱夫·欧文 《宽体飞机:非凡的747》的作者 萨特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这款大型商用运输机从初期的方案可行性研究到投入运营的种种内幕。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与那些官方的“传记,所采用的方式多有不同,不仅如此,书中还披露了不少此前不为人知的细节。 ——皮埃尔·斯帕拉料 《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