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现象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现有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垂直一体化的研究方面。虽然围绕企业中间投入品究竟应该自制还是外购仍然是不同学派长期争论的话题,但现实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垂直一体化一直是国际制造业的主要运作方式,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最为明显的90年代以后,垂直分离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及其贸易和技术升级效应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
在经挤全球化趋势最为明显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垂直分离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书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揭示了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微观机理,并对中国通过参与国际代工方式融人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推演和计量检验,尤其是对跨匡公司垂直分离与贸易一体化之间的相互决定以及对中国贸易量增长和技术升级的效应给出了定量揭示和深度说明,并指出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参与国际代工来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以此实现整体产业升级的时代还没有全面到来。
《南京大学博士文丛》总序(洪银兴)
序(刘志彪)
前言
PREFACE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简要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五节 方法、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垂直分离程度的测量、一般动因与理论范式
第一节 制造业垂直分离程度的测量方法
第二节 垂直分离的影响因素与一般动因
第三节 垂直分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
第三章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市场因素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垂直分离的需求结构模型
第二节 制造业企业结构的比较静态模型
第三节 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利益博弈模型
第四节 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管理激励模型
第五节 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地理区位模型
第四章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客观技术条件
第一节 垂直分离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
第二节 调整固定成本参数时的垂直分离均衡
第三节 调整垂直互补参数时的垂直分离均衡
第四节 制造业企业垂直分离的比较静态均衡
第五章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与中国的贸易量增长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量增长及其理论解释
第二节 垂直分离与贸易一体化的统计描述
第三节 垂直分离与贸易量增长的微观机理
第四节 垂直分离与贸易量增长的经验证据
第六章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升级
第一节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与本土企业集聚
第二节 知识溢出与代工企业的伯川德和古诺竞争
第三节 跨国公司研发分离与本土企业的对策响应
第四节 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升级的可能路径与障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