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解读国学经典,传道、授业、解惑。一场与智慧大师的心灵对话……《<资治通鉴>品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品读《论语》中的思想精华。全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从原著琐碎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变文为白,按内容重新进行编排、整理后分为“品格意志”“智慧谋略”“为人处世”三章,以期这部鸿篇巨著能进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
为了更好地理解原书的主旨,设置了“名师讲谈”“闲话人生”“心灵捕手”等小栏目,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并通过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映射出我们身边的生活细节,再借古喻今,使历史能真正成为指导我们人生的方向标。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颁、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经十九年的时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前后跨越1362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各个方面,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阅读,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
由于原书是按历史编年的写法编纂而成的,许多历史事件被分割成若干段落散落在不同的章节里,加之满书之乎者也,使现在的读者往往却步不前。有鉴于此,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从原著琐碎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变文为白,按内容重新进行编排、整理后分为“品格意志”“智慧谋略”“为人处世”三章,以期这部鸿篇巨著能进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为了更好地理解原书的主旨,我们还设置了“名师讲谈”“闲话人生”“心灵捕手”等小栏目,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并通过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映射出我们身边的生活细节,再借古喻今,使历史能真正成为指导我们人生的方向标。
豫让复仇
——选自《资治通鉴·第一卷》——
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赵氏首领赵襄子将智氏首领智瑶的头骨涂上漆,制成了酒器。智瑶的家臣豫让立志为主人报仇。他化装成罪人,怀揣着匕首,混入赵襄子的宫殿打扫厕所,伺机刺杀赵襄子。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觉得很不安,于是派人四处搜查,抓获了豫让。手下的人要将豫让杀死,赵襄子说:“智瑶已经死了,这个人却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以后小心避开他就是了。”于是,他命人释放了豫让。
豫让离开后,并没有放弃复仇的打算。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他用漆涂遍了全身,使自己浑身生满癞疮,又吞下火炭,弄哑了喉咙。然后,豫让来到街市上乞讨,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了,但一个朋友却凭着背影认出了他。朋友流着泪对豫让说:“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襄子,一定会得到重用。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想报仇还不容易吗?何苦要这样折磨自己呢?”豫让笑着说:“要是我委身于赵氏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虽然我现在的做法是极其困难的,但我还是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为人臣子却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有一天,赵襄子外出,豫让潜伏在一座桥下伺机刺杀他。可是,当赵襄子的马车经过那座桥时,马突然受惊。赵襄子立刻有所警觉,下令四处搜索,终于在桥下捕获了豫让。虽然豫让改变了相貌和声音,赵襄子还是认出了他。于是,赵襄子便命令手下人杀了他。
[名师讲谈]……
据记载,豫让死的时候,整个赵国的侠士都为他痛哭流涕,就连赵襄子也对他的行为赞赏有加,而后人更是对他推崇备至。今天,在太原市赤桥村仍保留着豫让祠的旧址,世世代代供人们凭吊。旁边的那座石桥便是著名的“豫让桥”,桥旁边的石头上刻着清康熙年间太原令殷峄所作的“豫让桥”诗一首:“卧波虹影欲惊鸥,此地曾闻手戡仇。山雨往来时涨涸,岸花开落自春秋。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尽臣子莫经由。”此诗高度赞扬了豫让一心为主、毫无二心的精神。
为什么豫让会得到这么多人的赞颂和推崇呢?究其根源,主要就是他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豫让曾先后侍奉过晋国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始终默默无闻。可自从成为智瑶的家臣,智瑶不但奉他以高堂广厦、轻车裘马,更主要的是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因此,智瑶死后,豫让曾经发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智瑶是我的知己,我宁愿身死也要为他报仇!”可见,豫让如此坚决地为智瑶复仇,不仅仅是出丁为臣之道,更主要的是报答智瑶的知遇之恩。维系他与智瑶关系的首先是知己之间的感情,其次才是君臣之道。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有名的刺客数不胜数,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专门的一篇《刺客列传》。可单就《刺客列传》中的几个人来说,曹沫本非刺客,只是因为战败,不得以才行行刺之事。而专诸、聂政、荆轲三人的行刺更多的是为政治服务。只有豫让,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更没有人强迫他这么做。他的行刺只有一个单纯的日的: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他舍生忘死,虽未成功,却成就了他“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
[闲话人生]……
你扫的地真干净 他是一名清洁工,在这样一个大型公司里,像他这样的人有几十名。在这个大厦里出出进进许多人,却很少有人正眼看他,更别提和他说话了。在那些衣着鲜亮的人群巾,他显得那么卑微。
一天夜里,两个小偷潜入了大厦,当他们正拼命地想撬开保险箱时,他出现了。面对两个穷凶极恶的惯犯,他挥舞着手中的拖把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小偷被眼前这个男人吓呆了,他们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拼命的人,丢下武器落荒而逃。
事后,公司为他庆功,人们觉得非常奇怪,身为一个被人忽视的人,是什么促使他为了公司的利益奋不顾身?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每次,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都会笑着和他打招呼,并且称赞他:“你扫的地真干净!”P2-4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颁、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经十九年的时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前后跨越1362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各个方面,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阅读,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
由于原书是按历史编年的写法编纂而成的,许多历史事件被分割成若干段落散落在不同的章节里,加之满书之乎者也,使现在的读者往往却步不前。有鉴于此,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从原著琐碎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变文为白,按内容重新进行编排、整理后分为“品格意志”“智慧谋略”“为人处世”三章,以期这部鸿篇巨著能进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为了更好地理解原书的主旨,我们还设置了“名师讲谈”“闲话人生”“心灵捕手”等小栏目,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并通过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映射出我们身边的生活细节,再借古喻今,使历史能真正成为指导我们人生的方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