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二次宣言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王小平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即将造就未来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财富奥秘书,这是一部使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生命教科书,这是一部即将对全人类和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旷世奇书。

被尊为“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的杜拉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软件、速度革命,而是一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第二次宣言》将在中国和世界引发一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

内容推荐

本书向你揭示——财富、生命、梦想的真谛:追求财富,不能忘记珍爱生命;珍爱生命,不能忘记胸怀梦想。失去了生命的财富,顷刻化为泡影。失去了梦想的生命,犹如行尸走肉。

财富很伟大,生命比财富更伟大。拥有梦想的生命,才是最伟大的。

目录

新版自序

序1

序2

自序

写在前面

 写作缘起

 我为一个用语发愁

 超越托夫勒

开篇

 神话与现实

 手足相残与吴越同舟

 当一个伟大的思想降临时

第一部分 人类向何处去

 引子

 一、猿类·人类·仙类

 二、让“仙”人走下神坛

 三、伟大的探索,伟大的悲壮

 四、人是观念的囚徒

 五、最大的理想主义VS最大的现实主义

 六、新文化·新人类·新世界

 七、新人类·高人类·超人类

第二部分 巅覆传统与未来胎动

 引子

 八、叩问生命

 九、重估长寿价值

 十、为长生不老叫屈

 十一、向孙悟空学习

 十二、专家的胡说八道

 十三、生命科学的曙光

 十四、高新医学的飞跃

 十五、第三只眼睛看长生

 十六、智者之虑

第三部分 未来人发展大趋势

 引子

 十七、新世纪的新发展观

 十八、快乐齐天·快乐公式

 十九、人类的两尊神

 二十、科技成“仙”途径Ⅰ:科技优生

 二十一、科技成“仙”途径Ⅱ:科技优体

 二十二、科技成“仙”途径Ⅲ:科技优教

 二十三、曲线长生核心技术一:保身术

 二十四、曲线长生核心技术二:保心术

 二十五、现世审判与生命激励

第四部分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

 引子

 二十六、高科技与高人性

 二十七、千岁产业与生命经济

 二十八、仙眼产业与永生经济

 二十九、极乐产业与娱乐经济

 三十、优生产业与人体经济

 三十一、太空产业与宇宙经济

 三十二、未来经济发展模式

 三十三、超越传统产业理论

 三十四、超越传统生产力理论

结束语

后记

附录:王小平答记者问

试读章节

开篇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我们的时代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时代,是空前巨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使人感到许多变化来得异常突然。东欧巨变、苏联巨变,异常突然;全球化狂飚猛进,异常突然;各种根本技术的巨大突破,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的巨大突破,异常突然;特别是科学家宣布:“从基因破译的进展可以预期,在2030年之前,人类就能够掌握控制衰老的基因,从而延长人类的寿命,实现长命千岁的愿望”,这更使人感到异常突然。

综观我们世界的种种巨变、突变,深感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100倍速、1000倍速、10000倍速的时代,进入“今天的10年超过过去的10万年”的时代,或者说世界神奇突变的时代,高科技大显神威的时代,人类力量即将大爆炸的时代。

一切都必须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进行思考、判断。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是时代的女儿。

神话与现实

科学要征服死,那么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死了。

——孔多塞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飞进了月宫。

今天,“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早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人类不仅早已登上月球,还正在踌躇满志地进军火星呢!

美国某杂志上曾刊登着这样一幅漫画:

窗外正在下着倾盆大雨,屋内的牧师悲哀地顿足捶胸:“天哪!这不是上帝的雨!这不是我们的雨!”

原来,这是为了解除干旱的人工降雨。上帝的呼风唤雨,也被今天的人类做到了。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在我们的身边都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西游记》里孙悟空拔根亳毛,吹口气就可以变出无数小孙悟空,克隆技术不就是如此的神奇吗?孙悟 空变成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纳米机器人将比小虫子更小,小到能在人的微血管里畅通无阻地自由穿行……

“史葛,把我输送回冒险号”——这是美国科幻电视片《星空奇遇记》经常出现的对白。片中人能够转瞬之间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这样的科幻情节竟然被科学家认为可以成为现实!这不,由华裔科学家林秉溪领导的澳洲研究小组,经过3年努力,破天荒地将有加密无线电信号的激光束转移到一米之外,迈出了人类远距输送的第一步。根据 《星空奇遇记》的科幻构思,“输送”是将物体从A点转换成能量,然后送到B点,再转变回物体的过程。“输送”不但可以使物体穿过屏障,也可以输送生物及将生物重组。人体是由数以万亿计的原子构成,所以也可以输送,甚至能星际瞬间传送。

10年前,没有人相信把人瞬间远距传送可以变成现实,而现在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自古以来,有很多人都在梦想,如果有一种药,吃了之后我们就可不睡觉,那么我们每天就多出几个小时玩耍或工作的时间,那该多好!如果说,以前这种想法还极不切实际的话,那么现在,希望将睡眠彻底消灭的人看到了现实的可能。一种名为MODAFINIL的新药很快将震撼全世界,影响将大大超过“伟哥”。因为健康人服用一片后,能劲头十足地连续工作40小时而不犯困。接下来睡上8小时,再吃一片,还可连续工作40小时。这一药品立即引起了美国国防部高级国防研究项目署的关注。该署一直在设法造就“新陈代谢可控战士”,目标是造就能每天24小时、连续7天作战的士兵。美国国防科技办公室在其网页上说,这些“不需要睡眠、仍能保持高度识别能力和强壮体能的战士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不夜神”刚出现不久,目前还没有在市场上全面铺开,但仅一年的销售额已达115亿美元。

这些事实都在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科学就是神,科学具有无限的神力,能把无比虚幻的神话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科学技术已把种种神话,如“千里眼”、“顺风耳”、“上天”、“入地”等都一一变成了现实,人类登月、星际旅行、试管婴儿、克隆技术这一切在以前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都已经梦想成真。科学,使人类越来越将扮演上帝的角色。在科学面前,种种“不可能”都将落荒而逃,种种伟大的神迹都将被创造出来。  

在中国的神话中,最重要的主人公是仙。神话里的仙,最根本的特征是长生。“仙,长生迁去也。”(《说文解字》)“老而不死日仙。”(《释名》)葛洪在《抱朴子》中也强调“仙人或升天,或住地,要于俱长生”。除了长生永生,无限自由、无限快乐也是仙的重大特征。在神话故事中,仙人们“旷然无忧虑”,住的是洞天福地、七宝楼台的仙境,浩漫欢娱,自由自在。神话中的仙人、仙女们都有着“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非凡美丽和“仙佛心肠”,还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无所不能。

如果我们用现代语言来讲,“仙”或神仙,是长生不老、全知全能、至善至美、终日极乐的最理想的超人。成“仙”,就是成为最理想的超人,这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志向。

台湾学者高大鹏说:“如果我们要用一个字来总结我们的责任和梦想,那最好的说法就是志吧!‘诗言志’,如诗一般的神仙故事,不正是中国人之志的最佳写照吗?神仙的意义正要从这个‘志’字上去了解与体认。……它表现了中国人的志,表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和最高的志。”既然是中华民族最深最高的志,我们就要去实现它。要把这个最深和最高的志向,由古代的神话变成当代的现实,可能吗?

能!

只要把全世界科学技术的神力,集中投入到使人长生不老、全知全能、至善至美、终日极乐的目标上,神话就会变成现实!因为,仅仅是现在科技的进展就已经开始动摇了人的生死的“自然规律”,宣布我们可以很快大大突破自然寿限!我们已经拥有了让秦始皇、汉武帝以及以前许许多多的帝王将相、才子名士在阴曹地府里羡慕得眼红、嫉妒得牙根痒痒的科学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冷冻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等。P11-13

序言

奇女 奇想 奇书

——读王小平《第二次宣言》

钟沛璋

我读到一本旷世奇书——王小平的《第二次宣言》。

为什么叫第二次宣言?王小平说人类有两次宣言。

第一次宣言是宣告人类从何而来。古猿在大自然的灾害和凶禽猛兽的威逼下,为求生存和发展,冲破樊篱,在劳动中实现生命的飞跃,进化为人类。劳动创造人类。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宣告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

第二次宣言是宣告人类向何处去。猿类进化为人类后,人类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推进了科技革命,开拓了文明。但人类并没有完全摆脱兽性,自私、贪婪、凶残,科技被利用来相互残害,而且越演越烈,人类已处于随时可能自我毁灭的危机之中。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摆脱危机,人类不断探索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人类已经可以科学地控制、主导自己的进化,实现生命新的飞跃。王小平《第二次宣言》,宣告人类将向仙类进化而去。科技创造仙类。

人类要进化为仙类,这是不是荒诞?

不是。追求成仙,原本是千百年来人们美好的愿望。我国人民就创造了许许多多长生不老成仙的动人的故事。我国古代庄子、广成子、黄帝都把长生之道作为最高的道。人们还把人死了称为“乘鹤西去”,成了仙。美好的愿望并非荒诞。嫦娥奔月早已不是神话而已成为现实,人类旱已登上了月球,而且正在向火星、更遥远的星空飞去。既然嫦娥奔月可以变为现实,那么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为什么不可能变为现实呢?王小平指出,纵观人类寿命史,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地进步。在生产力低下的4000年前的青铜器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古罗马时代为25—25岁。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来看一一夏商时期18岁、秦汉时期20岁、东汉时期22岁、唐朝27岁、清朝时期55岁、民国时期55岁、1985年已达68岁、2000年达71岁。中国人的寿命在解放后短短50年里延长了一倍之多。现有的科学家宣称,人的寿命达到1200岁也可能实现。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生活却是多苦、多难。古代印度有一位王子释迦牟尼,目睹人们的苦难,心怀救苦救难的宏愿,创建了佛教,要人们把幸福寄托于来世。世界其他大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中国的道教等,无不包涵着人们摆脱苦难像神仙那样生活的愿望。英国的大历史学家汤恩比,纵观人类的苦难和互相残杀的历史,最后还是想从宗教中找到解答。被中国人民称颂为伟大导师而自己表明只想当个教师的毛泽东,在七十多年前就教导人们:“人类也要灭亡。人类灭亡是有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来代替人类,是事物发展的更高阶段。”事物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什么样呢?毛泽东没有说明。

达尔文进化论的发现,曾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超越了许多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空想,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寻求解放的人民,在世界各地掀起了革命的浪潮。

任何先进的学说,都是当时人类探索客观规律科学成果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年代科学成果的结晶,有发人深思、引人猛醒的先进性,也不可避免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和一些空想的成分。像一切先进的 学说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是发展的,而不能成为封闭的、排他的、僵化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曾根据实践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之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又不断创建许多光辉灿烂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学说。其中一支学说叫做未来学。未来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门受到普遍的重视和欢迎的显学。因为未来学总是为人们构筑大家想知道的未来发展形象。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在全球畅销2000万册。托夫勒关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预见,对世界各国政要和企业界领袖的抉择和决策起了巨大的作用。罗马俱乐部的经典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今天人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奠定了基础。里斯本小组的《竞争的极限》,为自由资本主义的竞争敲起了警钟,呼吁必须“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和伦理)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曾经与克林顿搭档的戈尔,也是一位学识丰富的未来学家。他在当参议员时写的《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短时间在美国重印了1O次,同时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现在我个人以为我们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本重大的未来学著作,这就是王小平的《第二次宣言》。这本著作对人类和未来世界的影响,将会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未来学的著作。这是由于王小平综合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石破天惊地预言:“我们正处在万年未有的大变局——物质生产力、知识生产力、人本生产力的神奇突变的时空点上。高自动化使物质生产力发生突变—_趋零生产。高智能化使知识生产力发生突变——神脑科研,高神性化使人本生产力发生突变——天才辈出。这一切变化之巨大、之突然,空前未有!”

这是由于王小平超越众多未来学家只着眼于研究新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其未来影响,而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人的解放的光辉思想,指明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人人成仙是人类最全面最彻底的解放。

我觉得《第二次宣言》对世界、特别是人类未来将会发生的影响,或许不会低于一千多年前的《圣经》……

为什么这样一本奇书,不是出于某位“一言九鼎”的领袖,也不是出于皓首白发、饱读经书的大学问家,而竟出自于才21岁的“黄毛丫头”。这不奇怪吗?的确,王小平就是一位超越常规的奇女。在学校高一期末考试,她名列全班第一,总成绩比第二名足足高出70分。她却决定退学回家自学。为什么呢?她发现学校一个学期才学十几本书,而自己一个月至少可以读几十本书。她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回家自学学校规定的课程。而是进行研究型盼学习,在研究和写作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她十分重视首先把握现代科学知识总体系,有了总的知识背景、知识视野,再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深入学习。她说读书有很多方式,或精读、或泛读、或选读、或快读、或细读。她通常看书,是持研究者的态度,先是鸟瞰式,后是消化式,最后是批判式。她训练自己的速读的能力,又特别重视思考。她“以书为敌”,把书当劲敌,找到书中的疏漏,加以批判。她又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工具电脑,建立自己的电子卡片数据库,把所有有用的资料全部录入。她又利用网络随时收集和查考现代科学知识。她从《毛泽东文集》中毛泽东的一句话中得到启发:“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她说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自身本领不够强大所致。只有对传统学习进行超越、变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实现学习中心的根本转变,才能够克服本领恐慌。王小平向世人提出“大成”者的本领菜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谋划能力、说服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知能力、自治能力等十大能力。王小平17岁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台,给专家作学术报告。18岁在高校办系列讲座。19岁,与人合著《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20岁出版《本领恐慌》。想想马克思在当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大英图书馆的条件,与恩格斯一起写成《共产党宣言》时,才29岁。再想想今天人类科学研究成果已极大丰富,信息咨询条件已极大便利,王小平以她超常的学习和思考,21岁写出《第二次宣言》这样的奇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翻开《第二次宣言》这本奇书,人人都可以开卷有益。首先可以大开眼界,领略在日常忙碌中自己不知道的现代科学知识。从书中可以汲取许多精辟的见解,比如:人类将通过高科技主导自身的进化,使未来的人尽善尽美;比获取空间上的自由更重要的自由是获取生存时间上的自由;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头脑的监狱,人是观念的囚徒;21世纪,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资源,甚至不是技术,而是能够使全世界人类联合起来的共同理想;市场是“看不见的手”,科技是“看不见的头”,市场与科技是人类的两尊神;未来的经济是高科技与高人性的联姻;等等。

我感到从《第二次宣言》中得到最重要的教益是:

解放思想,把自己从旧观念的禁锢牛解放出来,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认清未来决定现在,只有准确预知未来,才能正确制定战略,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才能有真正跨越式发展。

深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求得人类的全面彻底解放,深信生命的绝对宝贵性,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点。

把握万年未有的大变局,人类正处于或是成仙、或是毁灭,或是上天、或入地狱的关口。每个人都要为全世界的伟大共同理想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者为原中宣部新闻局局长)

后记

这是我写得最为用心的一本书。

“真诚地站在中国的立场并真诚地站在人类的立场”写作这本书,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我既是中国公民,同时又是世界公民;我既是中国人中的一员,又是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人真正的国籍应该是人类”,这不是意味着应抛弃自己的“国家”,抛弃自己的民族。中国的立场与人类的立场,并非矛盾。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越来越同呼吸,共命运。如果仅仅从自己一域认识问题、把握未来,必如盲人摸象、顾小失大,只有把一域与全局、民族与人类统一起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来看待一切问题,才能找到最好的出路和生路。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必须研究的德行,乃是人类的德行。因为,我们所求的善是人类的善,所求的幸福,是人类的幸福。”研究未来学,最需要的是为全人类幸福而求索的大胸怀、大气度、大视野、大智慧。《第二次宣言》是一本为人类而思考为人类而策划,让人类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自己的最大利益与最大幸福,并指出了获得这最大利益、最大幸福的道路和途径的书。

所以说,这本书既是写给中国人的,更是写给全世界的、全人类的。 

未来有无限多的可能性,然而未来是可以选择、可以创造的。选择人类未来、创造人类未来,不是取决于哪一个国家哪一部分人,而是取决于地球上的60亿人,取决于全世界每一个人。我深信:未经传播的思想其价值无从实现,思想传播的范围大小直接决定着思想价值的大小。如果《第二次宣言》的这些思想不经过传播,不让他人知道、明了、认同和支持,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只有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明了、认同和支持,我们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奔向那最美妙的未来。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萌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希望搭一座天梯能够登天!所有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这个伟大的想法集合在一起,不分昼夜地努力干活。上帝看到这一切之后十分生气,他无法容忍人们力求登天。从这一天开始,他开始搞乱人类的语言。原本大家都使用一种语言,突然变成各种各样的不同语言,彼此根本无法沟通与交流,自然也无法协同合作,搭建天梯登上天堂的愿望就此宣告破产。

没有传播、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同心同德的联合。而没有人类的联合,就不可能成就人类的伟大事业。因此,《第二次宣言》渴望拥有更多的读者,渴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思想,期待着有识之士、有心之人将它翻译成各种文字,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读到、了解到、认识到。

《第二次宣言》写完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又没有写完。一切才刚刚开始。人类的新路刚刚开始,人类新思想的传播也刚刚开始。

我很喜爱尼葛庞蒂洛的一句话:“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创造未来!”为了创造使人类“直登天堂”的美好未来,需要那些怀有“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坚定信念的人们,需要地球上更多的有德之士、有智之士、有识之士投入未来的创造中!我渴望听到读者的各种声音,不管是赞同的还是不赞同的,无论是询问还是质疑,无论是褒奖或是批判,对我都是最好的“礼物”。我更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够对人类先进文化,对人类共同成“仙”的伟大理想、伟大事业,多一份关注,多一分支持。多一分帮助。

最后,我衷心感谢我最敬爱的学者王科灵导师,他博大的智慧深深地启迪了我。并且本书的研究和写作都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我衷心感谢我亲爱的母亲刘祥秀女士和我最好的朋友王飞小姐,感谢她们在我写作本书过程中所提供的一些帮助。此外,对一切关心我新著的读者、朋友,我在此致以衷心的谢意。

王小平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智慧少女,作智慧之思,道智慧之想,寄智慧之情,显智慧之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哲学家、儒学家 张立文

《第二次宣言》是一部奇特的未来学著作,充满了前瞻性、先锋性、开创性和挑战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未来研究所所长 秦麟征

这本著作对人类和未来世界的影响,将会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未来学的著作。

——原中宣部新闻局局长 钟沛璋

我要向全国的大中小学生推荐王小平的这本书。

——著名人才学家 雷祯孝

看《第二次宣言》,可不单是“开卷有益”,而是开卷有喜、开卷有财、开卷有寿、开卷有智了。

——创新思维专家、“中国思维魔王”许国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