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指导丛书”是中国法制出版社在2006年初推出的一套服务“三农”的普法实务图书。丛书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读者朋友的欢迎,并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农业部联合评定为“推荐‘三农’优秀图书”,其中多本图书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首届“农民读书节”活动中被评为“四川农民最喜欢的100本优秀图书”。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农民朋友需求的变化,我们重新推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指导丛书”,不仅对原有品种进行了修订改版,使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而且新增图书品种20多个,力求更多地关注农村民生问题,更好地用法律知识服务“三农”。
本书为丛书之《农民信访法律指导》。
序言
第一部分 信访法律知识解答
一、信访制度介绍
1.问:什么是“信访”?
2.问:信访工作对党和国家的管理工作有什么作用?
3.问:我们一般说的信访都有哪几种类型?
4.问:公民在信访活动中需要了解哪些法律?
5.问:信访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二、信访机构及信访渠道
6.问:政府里面的部门很多,具体负责信访工作的是哪一家?
7.问:政府信访机关如果不履行相应职责,是否应承担责任?
8.问: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哪些单位应当公开政府信息?
9.问:如何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信息?
10.问:什么是信访信息公开制度,它对信访人有什么作用?
11.问:什么是领导接待制度和下访制度?
12.问:什么是信访信息系统,它有什么作用?
13.问:什么是迅速解决纠纷的信访工作机制?
三、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
14.问:信访人享有哪些权利?
15.问:信访人负有什么义务?
四、信访事项的提出与受理
16.问:哪些问题应当通过诉讼、仲裁或行政复议等渠道来解决?
17.问:公民可以对哪些人的哪些行为提出信访请求?
18.问:关于农村信访的常见问题,信访人应当向哪个机构提出?
19.问: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问: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21.问:信访机构收到信访事项之后是如何处理的?
22.问:信访人提出的哪些信访事项信访机构不予受理?
五、信访事项的处理
23.问:信访事项经过几级的处理后不再被受理?每一级的处理时限又是多少天?
24.问:信访机构对信访事项一般是如何处理的?
25.问: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请求复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6.问:信访人请求复核时,复核机关应如何处理,其处理意见有何效力?
27.问:什么是信访工作中的回避?
28.问:如果其他机关不依法处理信访事项,信访部门是否有权进行督促检查?
29.问:什么是信访工作中的听证?
六、信访法律责任
30.问:什么是信访的法律责任?
31.问:在什么情况下,信访人必须要承担违法责任?
32.问:如果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处理信访事项,须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七、人大信访的有关问题
33.问:什么是人大的信访?
34.问:人大信访有什么特点?
35.问:我决定去人大上访,但是不知道关于人大信访都有哪些规定?
36.问:人大的信访和政府的信访是什么关系?
八、司法申诉的特别规定
37.问:公民如何向检察机关进行报案和举报?
38.问:什么是申诉,公民如何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
39.问:公民如何向法院提出申诉?
九、党的信访的特别规定
40.问:什么是党的信访?
41.问:党的信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2.问:党内有很多机构,负责信访工作的是哪一个部门?
43.问:向党组织信访需要了解哪些相关规定?
十、农村信访需要注意的问题
44.问:目前农村群众主要针对什么问题信访?
45.问:农村群众在信访活动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哪些情况?
46.问:如何才能做到依法信访依法维权?
第二部分 信访法律与政策
信访条例
(2005年1月10日)
国务院法制办、国家信访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007年4月5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2008年5月12日)
民政信访工作办法
(1999年12月23日)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
(2005年8月18日)
国土资源信访规定
(2005年12月29日)
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
(2003年7月1日)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1993年5月21日)
附录:
中央信访机关及北京有关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与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