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江苏棉花产出增长为实证材料对政策、制度、技术和气候因素在棉花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在理论上构建了政策、制度、技术、气候因素,以及资金、土地和劳动力三大生产要素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在较完整地收集建国以来棉花品种、栽培、成本、收购、价格、制度等方面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棉花发展进行了规范与实证研究。本书适合农业经济研究者、棉花生产经营者和行政管理人员阅读。
本书论述政策、制度和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创造性地将气候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农业产出增长分析模型,运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农业产出增长源泉;研究内容涵盖产出增长的土地、资金和劳动等直接因素,政策、制度和人力资本等间接因素以及地区布局结构调整因素等,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农业产出增长的直接源泉、间接源泉和结构调整源泉,较好地反映了合作化、集体化、分户化和家庭承包4个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截然不同时期的农业产出增长特征;研究以江苏棉花产业为实证材料,回顾棉花产业发展历程及其相关政策、制度、技术变化和历史沿革,估算棉农因政府低价收购棉花造成的福利损失,构造由品种产量指数和栽培技术指数构成的棉花生产技术指数,较完整地收集和梳理了建国以来棉花品种、栽培、成本、收购、价格、制度和气象因子等方面数据。本书适合农业经济研究者、棉花生产经营者和行政管理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