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

内容推荐

为将朱自清先生毕生的散文巨作呈现于读者眼前,本书编者做了大量缜密、细致的工作。但朱自清先生一生所写的散文数量实在太多,将其全部收录在一本书中实属不易,因此,本书只能尽力做到“全”而“精”,会放弃一部分杂文和少量的序、跋。当然,杂文中能够反映朱自清先生的思想、观点和生活的代表性文章,本书已竭力保留。全书仍按朱自清先生生前编定的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及其他》)编排,以时间先后为序,并根据当代读者阅读习惯稍作调整,收录了朱自清先生诗与散文集《踪迹》中的散文,以及未曾编成集午的数十篇经典散文,这样,既有利于读者了解到朱自清散文作品的原貌,又有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文中个别词语,可能在用法上不合当代白话文的通行规范,是早期白话文都会存有的现象,为尊重原作这里仍然以原文为准不予更改。

目录

第一辑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匆匆

歌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一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二绿

三白水涤

四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航船中的文明

第二辑 背影

《背影》序

女人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

阿河

哀韦杰三君

飘零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梅花》后记

怀魏握青君

儿女

说梦

海行杂记

第三辑 你我

 你我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扬州的夏日

看花

我所见的叶圣陶

论无话可说

给亡妇

你我

谈抽烟

冬天

择偶记

说扬州

南京

潭柘寺戒坛寺

 序、跋

《忆》跋

《山野掇拾》

《子恺漫画》代序

《白采的诗》——《赢疾者的爱》

《萍因遗稿》跋

《子恺画集》跋

《粤东之风》序

给《—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

《燕知草》序

《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日》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谈美》序

论白话——读《南北极》与《小彼得》的感想

《子夜》

读《心病》

《文心》序

第四辑 杂记

 旅行杂记

一 殷勤的招待

二 “躬逢其盛”

三 第三人称

 欧游杂记

威尼斯

佛罗伦司

罗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兰

柏林

德瑞司登

莱茵河

巴黎

西行通讯

 伦敦杂记

自序

三家书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园

加尔东尼市场

吃的

乞丐

圣诞节

房东太太

第五辑 标准与尺度

动乱时代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

回来杂记

论严肃

论气节

论吃饭

第六辑 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书生的酸气

论老实话

第七辑 语文影及其他

说话

沉默

撩天儿

如面谈

人话

论废话

很好

是喽嘛

不知道

话中有鬼

正义

论自己

论别人

论诚意

论做作

论青年

论东西

第八辑 赠言

父母的责任

春晖的一月

执政府大屠杀记

悼何一公君

哪里走

昊萍郢火栗四君

三个印象

时代与我

我们的路

悼王善瑾君

白马湖

南行通信

南行杂记

赠言

哀互生

论说话的多少

买书

松堂游记

初到清华记

绥行纪略

蒙自杂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这一天

重庆一瞥

新中国在望中

外东消夏录

引子

夜大学

人和书

成都诗

蛇尾

重庆行记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我是扬州人

教育家的夏丐尊先生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论不满现状

论且顾眼前

刘云波女医师

文物·旧书·毛笔

附录 朱自清年表

试读章节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干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干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P2

序言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具。朱自清六岁时全家搬到扬州’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12年高小毕业的朱自清。考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16年,考入北大预科,后考入哲学系。改名“自清”,改字“佩弦”。1920年毕业后,到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此后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清华大学到长沙,后迁入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讲授文学批评等课。1946年,抗战胜利后。朱自清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朱自清在五四运动后开始创作新诗,大多收入《雪朝》第一集合诗与散文合集《踪迹》。这些诗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他的散文以朴素清隽、淡雅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佩弦兄的散文,我是十分推崇的。我曾经向青年们、少年们作过许多次介绍,还对我们的子女们说,写散文应该向朱先生学。如果有人问我是否有点偏爱,我乐于承认。……到了后期,如《飞》,套一句老话,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创作方面的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而作为一名学者和民主斗士,他不仅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而且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追求光明和真理,关心祖国的命运,坚定地投身到民主斗争中去。毛泽东同志这样称赞他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由此可见朱自清先生的铮铮傲骨。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

为将朱自清先生毕生的散文巨作呈现于读者眼前,本书编者做了大量缜密、细致的工作。但朱自清先生一生所写的散文数量实在太多,将其全部收录在一本书中实属不易,因此,本书只能尽力做到“全”而“精”,会放弃一部分杂文和少量的序、跋。当然,杂文中能够反映朱自清先生的思想、观点和生活的代表性文章,本书已竭力保留。全书仍按朱自清先生生前编定的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及其他》)编排,以时间先后为序,井根据当代读者阅读习惯稍作调整,收录了朱自清先生诗与散文集《踪迹》中的散文,以及未曾编成集子的数十篇经典散文,这样,既有利于读者了解到朱自清散文作品的原貌,又有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文中个别词语,可能在用法上不合当代白话文的通行规范,是早期白话文都会存有的现象。为尊重原作这里仍然以原文为准不予更改。

相信通过此书,广大读者一定能更加清晰、更加动情地了解到朱自清先生那不得不读的一曲华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