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娄平纪念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陶江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回忆娄平同志二三事

张小璋

娄平同志逝世已有十年之久,夫人伯明同志随之而去也有两年了。今年,他的子女筹划为娄平同志出版一本纪念文集,约我写稿,甚为感动。虽有为难之处,但盛情难却。

我和娄平同志早就相识,但接触实在是不多。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们同在河北省委工作,他在教育厅,我爱人在工业厅,我在省委宣传部,伯明则在文教部工作。如果说最早最多的接触,是与伯明或娄平送孩子上幼儿园或小学时常常碰见,互相寒暄致意。我爱人与娄平同志则是隔行隔山,几乎没有直接的接触。后来,我们一家人到了张家口。1964年我们重新回到河北省当时的省会——天津,我被分配到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娄平同志担任党委副书记,分管宣传工作。但此时,正是我们国家政治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很多活动都由党委书记直接领导,我与娄平同志的直接接触也不多。1965年我随学生下乡“四清”,1966年返校就开始“文化大革命”。等我1971年调离南开大学时,娄平同志尚未复出。记得“文革”中,曾一度将我列为娄平的知情人,要我揭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揭发”,后来很快就在这个名单中被除名。

我与娄平同志的确有过接触。一次是1965年宣传中共中央颁布的“23条”。我主持这项宣传工作,邀请并安排领导干部宣讲文件。我约请了娄平同志宣讲。起初我有些疑虑,因为他平时说话时有口吃。结果令我很惊奇,我发现娄平同志在大会上宣讲得很好,口齿清楚流利,从此打消了我对他“口吃”的顾虑。

有一次,天津市高校团委组织全市高校团干部学习培训,邀请娄平同志宣讲“一二·九”学生运动,邀请我宣讲“一二·一”学生运动。娄平同志是亲身经历过“一二·九”运动的老同志,他是那个年代投入革命洪流的,他的宣讲还充满着那个时代的激情,生动感人,很受大家的欢迎。我对娄平同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还记得,一次中共天津市委召开全市宣传工作会议。娄平同志代表南开大学出席这次会议,我则以师范大学宣传部长的身份出席。会后,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长陈泽民与我聊天时说,娄平同志曾经对他说:“张小璋是个好同志。”这话反倒使我深感惭愧。我工作几十年来,领导干部亲口评价并表扬我,这还是第一次,所以至今难忘。我是一个不善于走上层路线的干部,不知娄平同志从哪里得到这个印象。

再有就是南开大学的“一书一刊”事件。听说当事人都非常紧张不安,不知所措。朱子强同志当时是南大书记。他与我爱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共同负责过《冀中导报》的编辑工作,解放后在河北省又共同负责过《河北日报》的编辑工作。如何处置这样的险情?朱子强同志也感觉如履薄冰。他多次向我们流露出他的为难之感。我后来知道,娄平同志主动承担了直接责任,南开大学许多干部教师得以解脱,他们感激不尽。我也为娄平同志的这种精神所感动。

我和娄平同志的夫人伯明接触多一些。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低调,从不与任何人攀比,从没有以领导夫人的身份自居,总是默默无闻地做分内工作。她与娄平同志一样,与人保持正常的工作和同志关系,不与任何人有过密的往来,更不会拉帮结伙。即使在“文革”那样的环境中,她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怨气和不满,对党和国家始终忠诚。我同情与尊敬娄平伯明的这种精神和作风。

在结束这篇短文时,我想起我的姑母张兆和(沈从文夫人)在《从文家书》后记中的一段话:“经历荒诞离奇,但又极为平常,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必经的生活。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和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娄平同志虽是知识分子出身,却是一位革命老干部,与姑妈这一句话相对照,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而我为什么偏偏想起这句话呢?连我自己也说不明白……

(作者为原河北日报、天津日报记者编辑,河北省委宣传部、宣化钢铁厂党委宣传部干部,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P58-59

书评(媒体评论)

我很高兴《娄平纪念文集》即将出版……附上照片一张,是1956年崇德同学郊游时候的照片。

——杨振宁

向母亲在北平地下工作的老领导娄平学习!

——张瑞芳

总角老友娄平千古:允文允武,为国为民。

——黄宗江

义所当为,毅然为之:大扁桃哥给我家留下的革命之光永照耀!

——黄宗英

向道临在北平地下工作的老战友娄平致敬!

——王文娟

娄平同志是我党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

——李中权

纪念老战友娄平同志:今日层林飞染处,丹心翠柏话沧桑。

——焦若愚

纪念娄平同志: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张承先

缅怀娄平同志:坚持真理,无私奉献。

——何锡麟

抗日中坚,教育楷模;无私无畏,贡献终生。

——邹清华

缅怀娄平校长:为国为民殚精竭虑,爱校爱生育才树人。

——铙子和

后记

今年恰逢娄平去世十周年。经过社会各界与我们的共同努力,《娄平纪念文集》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在此,我们代表娄平、伯明的全体亲属,向热心关怀、积极支持《文集》编辑出版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提出编写《娄平纪念文集》的想法以后,得到南开大学领导的赞同和鼓励。他们表示:南开大学将全力支持《娄平纪念文集》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并将提供各种必要的协助。在校党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南开大学报》及时刊登了《娄平纪念文集》征文启示;召开了《娄平纪念文集》的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南开大学老同志,为出版《文集》出谋划策。这些老同志们尽管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却谢绝派车,为参加会议,顶着烈日,徒步往返。有些老同志因故未能到会,也通过各种途径向我们热心赐教,提供珍贵的线索、信息和建议。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文集》的顺利进展。

在聆听南开大学老同志指教的同时,我们也探望并采访了父亲在其他各个时期共事的部分老同志。这些老同志多已九十高龄,得知我们准备为父亲出纪念文集,都热情接待,深情回忆当年与娄平相处的历历往事,有的还欣然为本书题词,使我们深受感动。张承先伯伯、邵清华阿姨、张瑞芳阿姨、黄宗英阿姨都是在医院接待我们。他(她)们有的正在卧床治疗,有的还挂着点滴,仍旧支撑着与我们谈话。杨春垠叔叔虽在家中接待我们,也是坐着轮椅、带着氧气与我们交谈;黄河叔叔说话已经不方便,坐在轮椅上,通过笔书的方式与我们交谈。我们在本书各个部分,冒昧采用了一些当场拍摄的这些老同志的照片,虽然从形象上这些老同志已非当年年富力强,却真实地展现了他(她)们对娄平同志的深厚感情。

对老同志的每一次探望和采访,都是对我们的一次难忘的谆谆教诲。焦若愚同志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在冀东抗日时期的往事,还提起了如何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他特意让秘书拿来他正在阅读的《毛泽东选集》,反复叮嘱我们说:不仅要总结正面经验,也要总结历史教训,要避免重复历史错误。他告诉我们,他现在每天都在学习,不敢有丝毫松懈,基本是几天就读完一本书。虽然不在位了,也要努力为党和国家工作。

我们本来以为,父亲在文艺界的老友,可能会更突出老朋友、老校友之间的情谊。我们在给黄宗英阿姨的电话中还提出,可以不谈政治,主要从老朋友的角度来题词。黄宗江叔叔、黄宗英阿姨的题词,给了我们生动的教育。黄宗英阿姨的题词,突出了国难时期的民族大义,对党感情深厚,连最后的落款日期,也郑重地写上“七月一日”。黄宗江叔叔的题词,不仅同样突出了民族感情与国家政治,落款写的是“八月一日”。其实,他们写就题词的日期,都是在签署日期的前后。相对于这些老前辈对民族对国家的感情,我们深感惭愧。

探视张瑞芳阿姨,我们则很唐突。本来,我们与上海文联的同志预约了时间,请她们事先与张瑞芳阿姨打个招呼。但不知何故,文联没有通知到她。我们探望了黄宗英阿姨后,知道张瑞芳阿姨也在这家医院,便临时与她的秘书联系。张瑞芳阿姨知道娄平是她母亲当年在北平地下工作时期的老领导,立即让秘书领我们到了她的病房,亲切地与我们交谈往事。很高兴地为文集题了词。

杨振宁博士给我们的来信和电话也出乎意料。我们知道杨振宁博士工作很忙,可能没有时间处理校友来信,给杨振宁博士发出信件之后,就把此事放在一边,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一天上午,我们突然接到了杨振宁博士的电话。原来,他几天前就已给我们发来了电子信件,见不到回复信件,就主动打电话询问《文集》的进展情况。杨博士在电话中,向我们提供了许多崇德中学的信息。他还为文集甄选了崇德中学时期拍摄的历史照片,并反复与我们核实照片的拍摄背景和照片人物。不久,杨振宁博士赴香港进行学术活动,百忙之中,还特地从香港寄来他的新作,指点我们参考其中含有相关内容的文章。

我们一直期望由范曾先生题写书名。但范曾先生的工作和日程安排是最繁忙的,我们的心情忐忑不安。然而,范曾先生敬佩父亲的为人,他慨然允诺,放下手头工作,当场为《文集》题写了书名。恰巧,当天北京荣宝斋的总经理在范先生家中做客,见到范先生奋笔挥毫,一气呵成,便自告奋勇,为范先生的题字用印。这方落款印章盖得正,压得实,得到行家们的交口称赞,为范曾先生的题字增辉不少。

何锡麟伯伯很早就准备好了题词。见到我们之后,他亲自展开宣纸,向我们讲解题词内容。他还认真翻看我们赠送他的父亲著的《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简史》,对书名的英文译文提出了修改建议。他又拿起放大镜,阅读我们代校办转赠给他的《南开大学年鉴》。当得知南开大学正在筹备九十周年校庆,他还应允再为南开大学校庆题写一首诗,以志庆贺。后来,他果然让他女儿亲自将题诗送到了南开大学,表达了对南开大学的深厚感情。

提起老同志之间的深厚友谊,我们不禁想起了严达开伯伯。父亲在世时,每次到总医院住院,只要严达开伯伯知道,会亲自到父亲住的病房去探望叙旧。严达开伯伯每次见到我们,也都是以坦荡开阔的胸怀总结历史经验。令我们这些晚辈深受感动。这次我们拜访邵清华阿姨,事先准备了五六副题词,邵阿姨也是仔细挑选,反复比较,最后选择了一幅她认为最适合父亲的题词,用道劲的笔画签上自己的名字。

尽管有社会各界和我们的共同努力,《文集》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解放后一些工作时期的文章极少。其原因一是时间久远,很难再联系到当年的老同志写回忆文章;此外,也很难找到相关的记录史实的文献;更重要的是,父亲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这些时期的回忆文章或文字记录。父亲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一段历史中,极“左”路线干扰较多,现在已经尘埃落定,他不希望继续纠缠。况且,他对这段历史的总结是“大左反小左”。他并没有认为自己都是正确的。对于在南开大学“文革”前后的经历,父亲也是抱着“向前看”的态度,所以一点文字的东西也没有留下,幸好南开大学老同志的文章弥补了一些空缺。既然这是父亲的有意安排,我们也不能违背他的意愿,只能适可而止。其实,很多老同志也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不愿意再纠缠不愉快的经历。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受到种种限制,我们对《文集》编入的资料、文体和形式也颇费斟酌,力求从不同角度反映那些年代和父亲的经历。我们尽力整理并精选了父亲保存的各种资料,在各地档案馆查阅到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物,以书信往来代替了某些老同志的文章,并编入了一些老同志过去的文章。这些丰富的资料,再现了父亲当年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回忆前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纪念父亲和他的亲密战友,再现了老一代革命家鞠躬尽瘁的精神。父亲一贯低调,不主张突出自己。这些做法应该符合他一生恪守的信念,因此,这样做是符合他的意愿的一种纪念方式。

当然,我们作为编委,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误或不足。我们欢迎读者和各界朋友提出批评和意见。

2010年清明

目录

给《娄平纪念文集》编委的信(题词代序)

上卷 缅怀与纪念

 南开岁月(南开人的回忆)

《娄平纪念文集》座谈会发言

娄平印象

怀念娄平校长

纪念娄平同志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娄平留给南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人尊敬的娄平校长

霜重色更浓,日久方知君——缅怀娄平同志

娄平同志印象

可敬、可爱、可亲的长者

怀念娄平同志

南开建设性的、健康力量的代表

终生的难忘与感念

永远怀念我们的好领导娄平同志

回忆娄平同志二三事

娄平同志往事回忆

“毛蚶盛宴”与校领导团结度荒

敬仰与爱戴——娄平同志在我心中

老一代革命家的楷模

革命一生不谋私,胸怀坦荡为国家

难忘的特殊岁月

“教科书事件”与娄平同志的高尚品德

附录关于“教科书事件”

在冀东社会调查的日子里

偶遇与联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楷模

娄平与南开修史

重走“老八路”道路的南开大学领导

清正廉洁、勤勉奉公的好领导

随娄平同志冀东行记事

娄平同志主管后勤工作的几件事

关爱南开体育事业的热心人

娄平与南开体育的不解之缘

老领导关心普通教师,老八路喜迎改革开放

共克时艰度难关

相濡以沫的夫妻——娄平、伯明点滴谈

附录 伯明习书娄平诗作《菩萨蛮·月虹》

 老友情怀(崇德中学/北平地下/战争年代)

悠悠师友情

附录 朱迈先资料

附录一 江泽民同志在扬州春晖中学的讲话

附录二 徐树仁致中组部的信(关于朱迈先问题)

附录三 朱自清之子朱迈先

黄宗江文摘

(一)同学年少——忆娄平,并怀朱迈先

(二)致孙道临

黄宗英文摘

(一)我考“南开

(二)扁桃哥

《刘大为文集》文摘

(一)娄平同志对我的影响

(二)《寒夜曲》中迎黎明

(三)娄平与《寒夜曲》

(四)未完成的“交响曲”——李德伦世纪绝唱

(五)莲花峰七勇士

生死慰忠魂——怀念邓拓及顾宁同志

李运昌同志致娄平手书信二封

李楚离同志致娄平手书信

曾克林将军致李运昌手书信(转娄平)

彭寿生将军致娄平手书信

王文将军致娄平手书信三封

 亲属追昔(家人回忆侧记)

勉思文摘

(一)父亲和母亲

(二)宗江兄与“扁桃哥”

怀念我们的父亲

惊心动魄的“斩断火道”行动——记1938年中共北平城委的紧急应变措施

“我要当南开大学的领导——李中权将军忆娄平申请转业办教育

下卷 娄平文选

 诗词

牛棚有感

活捉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大佐

西江月·果河沿大捷

送崇

沁园春·退瘟神

国庆有感

十月六日颂

吃蟹

六十大寿有感

水调歌头·砖瓦窑

寄友人

听小妹朗诵有感

怀念姜林何宜之二烈士

上盘山

悼亡(少奇)

菩萨蛮·月虹

祭盘山两首

包森四十年祭

满江红·过雾灵山

减字木兰花·碣石观日出有感

菩萨蛮·初饮滦河水有感

清平月·夜走冰沟

与王隐邮老师故校重游唱合

浑不似·伴中权重游黄崖关有感

 纪事·回忆·纪念·政论·杂文

中共崇德支部和1938年的中共北平城委

附录 北平地下工作回忆片断——赵元珠致娄平信

冀东纪事

我的两个战友

爱国·勤奋·正直——纪念杨石先

道德文章都是楷模——纪念吴大任

冀东区建国学院简介(影印件)

冀东区建国学院第一年

附录悼念“惠陵惨案”建国学院遇难战友

在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暨盘山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录

纪念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给李瑞环市长的信(关于“修我长城”问题)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简介(手书)

千里无人区简介(手书)

花岗死难烈士永垂不朽(手书)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何谓“中日提携”、“王道乐土”?

可风乎?可悲乎?——吴佩孚晚节析

 附录一 《吴佩孚晚节析》的写作背景

 附录二 萧克将军、娄平同志与“吴佩孚晚节争论”

话说电视广告

 战例·军事论文

我写《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简史》的方法

“打治安军战役”与《孙子兵法》

东双城攻坚战

果河沿大捷

 附录 果河沿战斗纪念碑文(娄平撰文)

南贾庄子伏击战

黄土坎防御战

 附录 黄土坎战斗纪念碑文(娄平撰文)

娄平致邓小平主席信(战略划分问题)

开辟敌后战场是特殊战略进攻

“敌进我进”战略在冀热辽

日本法西斯的战略退却阶段

“千里无人区”

王厂沟、“复仇战役”与日伪“治安强化运动”

中共军先机进入东北的意义——兼论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略决策

 附录 我们是最早打回东北的八路军

 传记·小说·剧本·歌曲

包森传(传记)

(一)青少年时代

(二)到敌人后方去

(三)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

(四)从失败中挺立起来

(五)挫败伪“治安军”

包森传奇(小说)

(一)燕塞苦斗

(二)活捉赤本

(三)威震盘山

(四)渔阳折兵

(五)打“治安军”战役Ⅰ

(六)打“治安军”战役Ⅱ

(七)打“治安军”战役Ⅲ

打“治安军”战役(电视剧剧本)

娄平创作《寒夜曲》及《打倒汉奸汪精卫》歌曲歌词手稿

娄平创作歌词曲说明手书稿

 附录 音乐家黄河将军随笔抒怀(我们永远不忘记)

附录

 娄平履历(代年谱)

 娄平著述和部分论文目录

附录 历史文物影印件

冀东行署主任张明远、副主任李耕涛复娄平公函

娄平(冀东建国学院副院长)致冀东行署主任张明远、副主任李耕涛公函

娄平(十三团总支书记)曾使用过的政治、军事教材

娄平(教育局长)1948年接管唐山教育系统手持之接管清单

娄平(教育厅长)1958年在河北省教育厅工作时的报告稿首页

娄平捐献给冀东烈士陵园的日军皮带

编者后记

内容推荐

娄平(1917-2000),祖籍浙江绍兴;北平崇德中学、北大农学院校友。早年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平“民先”总队长兼党团书记,中共北平城委书记,冀东八路军科长、教导员、党总支书记、团政委等职。是包森的亲密战友。后转任冀东十八地委城工部长、冀东建国学院副院长、唐山市教育局长。建国后历任察哈尔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家口市委副书记,河北省委宣传部、文教部副部长,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文革”中第一个被全省公开批判(河北省天津市高级领导中),1979年平反恢复原职。1982年主动离休,专注于冀热辽抗战史研究,发表抗战论文、著作数十篇(部)。

本书名流荟萃,题材丰富,史料翔实,文风质朴。杨振宁、张瑞芳、黄宗江、李中权、焦若愚、张承先、饶子和、洪国起、王梓坤、申泮文等知名人士为本书题词。本书精选历史照片百余幅,收录各界纪念文章数十篇,编入书信、公文(与李运昌、张明远、李楚离等)等多种文献,选辑娄平创作的诗词、歌曲、剧本、小说、传记、政论、军事、杂文等作品。本书从广阔的视角,生动再现了娄平的革命经历与高尚品德,折射出各界前辈的光辉风采,讴歌了李运昌、包森等老一辈革命家与英雄的冀东人民的顽强斗志与辉煌业绩,对改革开放及祖国未来也寄予殷切期望。

编辑推荐

这是本纪念文集。纪念对象是历任北平“民先”总队长兼党团书记,中共北平城委书记,冀东八路军科长、教导员、党总支书记、团政委娄平同志。文集收录的是娄平同志各个时期共事的部分老同志深情回忆当年与娄平相处的历历往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