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管成学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为其中一册,由管成学编著,讲述了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管成学编著。

《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介绍了关于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故事,使青少年读者从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精耕细作,巧夺天工

小小银针,神力无穷

我国现存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

香飘四海,情播五洲

金顶飞檐,雕梁画栋

“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

千里山川,归于一纸

两个孩子,问难孔子

千里激流,融入沃壤

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孙子之歌与韩信点兵

试读章节

阴谋家与最早的农业科学论文

河南阳瞿的大商人吕不韦,贩贱卖贵,已经家资千金。他不仅是一个大商人,还是一个大阴谋家。他进行了一次策立国君的政治大投机。

秦的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的儿子子楚,生母夏姬不被钟爱,子楚作为人质住在赵国,不被安国君重视。吕不韦认为被弃于赵国做人质的子楚是“奇货可居”。吕不韦将怀孕的爱姬献给子楚,子楚为其美貌所迷,不知吕不韦的爱姬已有身孕。安国君继位一年而死,子楚继为秦王,立华阳夫人为太后,吕不韦被封为丞相、文信侯,食邑为河南洛阳十万户产。吕不韦爱姬生下的是一个男孩,又被子楚(秦庄襄王)立为太子,他就是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统治国家的已不再是赢姓的子孙,而是吕不韦的骨肉了。大阴谋家吕不韦还做过一件好事,那就是他请了一大批文人食客,于秦始皇3年(239)编撰了《吕氏春秋》一书。此书中的《上农》、 《辩土》、《任地》、《审时》4篇文章,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很有价值的农业科学论文。《上农》阐述的是农业理论与政策,提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重视农业,奖励耕桑。这一思想指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计民生,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辩土》与《任地》两篇谈的是改造土壤的科学技术。《辩土》篇对耕地提出了“先垆后鞠”的原则,这符合土壤的结构与墒情。即先耕黏性较大的“垆土”,以免水分散失变得坚硬,耕种不便:后耕比较松散的“鞠土”,不影响勒土的保墒。《任地》对耕地也有论述,它指出耕地深浅以见墒为度。这样,才能达到“大草不生,又无螟蜮”的效果,还规定了始耕的时候及耕作的次数。这些原则与方法对传统农业一直有指导意义。

《辩土》篇还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密植的主张,并配合以相应的技术措施。指出种地要消灭“三盗”,即沟垄小为一盗,苗无行而又太密为二盗。苗无行而又太稀为三盗。除“三盗”的技术措施有整地的“(垄)欲广以平, (沟)欲小以深”。这样就可以防止第一盗的沟大垄小了,又利于涝时排水,旱时保墒。播种与定苗的技术措施是对植株的行列有一定要求,以保证竖行通达,横行间错,达到通风的目的。播种要适量,播种后覆土,厚薄要均匀。覆土太厚,苗不易破土而生:覆土太薄,种子难得湿润,不易发芽。定苗时,要“长期而去其弟”,即要留大去小,而且,肥地苗要密些,瘠地苗要稀些。这样,就保证能够防止第二、三盗了。

《辩土》篇对中耕除草指出要严防伤根。《任地》对除草提出功夫要精细,次数要加多,遇到干旱时,更要锄地。可使土壤疏松,减少水分流失。

《任地》篇对土壤改良提出了5条原则,即“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俗湿。”即坚硬与黏合的土壤应互相转化。休闲与连作的土壤应互相轮作,肥沃与贫瘠的土壤应互相补充,紧密与疏松的土壤应互相转化,潮湿与干燥的土壤也应互相转化。这5条措施对合理使用土地,使土壤保持适于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力。指出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包含了土质改良、轮作制度、施肥保墒等技术内容,具有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任地》篇中还记述了一些地区出现的“上田弃亩。下田弃田川”的栽培方法,这是一种“畦种法”。“上田弃亩”是说在高田旱地或雨水稀少的地区,土壤墒情往往不足。因此要把庄稼种在沟里,可以防风,减少水分的蒸发。“下田弃田川”是指低田湿地水分过多。要把庄稼种在高而干燥的垄上,保证水分的适度,不致涝死。这样,根据不同地势。通过合理的田间布置,保证旱涝高低的土地得到科学的利用。汉代的“代田法”与“区田法”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审时》篇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把天时、地利、人力定为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并且认为人力是第一重要的。这意义十分重大。说明我国的农业技术已从顺乎自然,向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方向发展了。

《审时》篇具体论述了及时耕种、收获的重要性。讨论了禾、黍、稻、麻、菽、麦的耕作及时与不及时的成败得失。耕作及时的小麦,生长发育良好,植株健壮。害虫难以侵害,穗大色深,粒重皮薄。出粉率高,吃后耐饥:耕种不及时的小麦,早者易遭虫害,晚者苗弱穗不丰满,皮厚出粉率低,吃后不耐饥。《审时》篇认为抓紧农时,是取得丰收的必备条件,“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稼就而不获,必遇天灾”。这些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十分可贵的。最后, 《审时》篇的科学结论是“凡农之道,候之为宝”。

《上农》等四篇农业科技论文,总结了先秦时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同期的罗马农学家伽图所写的农书相比较,《上农》等所论述的科学原理更深刻、更广泛。

P12-16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