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聪明的,但孩子的聪明需要你去发现、欣赏和鼓励。天下父母都爱孩子,一切忙碌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是为了孩子,如果你在这样的忙碌中经常能安静片刻,好好和孩子待在一起,把一部分精力贡献给孩子的智力生活,你一定会看到,你的孩子也非常聪明。
性格无好坏,不要试图改变你的孩子的性格。父母的责任是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掌握孩子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使优点得到最充分发展。请你相信,一个人有了突出的优点,有一些弱点不算什么,将来必有所作为。
家有幼儿的父母,从现在开始,请你们拿起笔来,记下孩子点点滴滴的表现。通过这样的记录,你们的感觉会更加敏锐,因为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的可爱之处,你们会感到,你们的孩子是天下最可爱的孩子。
当年的《妞妞》,以哲学的悲恸感动了无数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忍却又忍不住去读她;此次《宝贝,宝贝》描写的就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哲学家、文学家周国平在经历中年丧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与积淀,记录了女儿在七岁前的成长过程中的父爱、哲思和父女亲情。女儿,就是书名中第一个“宝贝”的含义,是小爱,养育小生命的过程是最宝贵的人生经历,特别是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及幼儿的心智成长是最奇妙的精神现象,这就是第二个“宝贝”。书中文字交织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学大师风范。
迎来一个新生命,成为人父人母,是人生中的一段无比美妙的时光。
最初的日子里,我守着摇篮,端详着沉睡中的婴儿的圣洁的小脸蛋,心中充满神秘之感。这个不久前还无迹可寻的小生命,现在突然出现在了我的屋宇里,她究竟来自何方?单凭自己的力量,我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父亲,我必定是蒙受了一个侥幸得近乎非分的恩宠。婴儿是真正的天使—一天国的使者,她的甜蜜祥和的睡眠,她在睡梦中闪现的谜样的微笑,她的小身体喷发的花朵般的浓郁清香,都透露了她所来自的那个神秘国度的信息。在亲自迎来一个新生命的时候,人离天国最近。
当然,家里有了一个婴儿,你不可能成天面对她玄思神游。婴儿不但是天使,同时也是幼兽,作为后者,她有一个你必须好生伺候的小身体。在抚养幼崽的日子里,我们仿佛变回了成年兽,我们确实变回了成年兽。我觉得,做一头成年兽,这个滋味好极了。作为社会生物,我们平时太多地过着复杂而抽象的生活,现在生活重归于简单和具体了。
除了天使和幼兽,婴儿又是“人之初”。亲自养育小生命,意味着你获得了一个极其宝贵的机会,可以亲眼看到生命拂晓的微妙风景。你会看到,在你的宝宝身上,人的各种能力是怎样遵循大自然安排的某种确定次序苏醒和生长的,爱、智力、人性的闪光是怎样由似乎偶然而变得越来越频繁的,一个小人儿是怎样从一头幼兽中破壳而出的。孩子小手第一次成功的抓握,小脚丫颤颤悠悠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次有意识对你发出的笑,第一声喊你爸爸妈妈,都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喜悦。你会感到,养育婴儿虽然是辛苦的,但你在付出的同时即已得到了最美好的报偿。
你们是刚刚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的父母吗?你们有福了,千万不要错过生命中这段无比醇美的时光,一定要多多地和孩子在一起。你们会深切地感到,这种简单的幸福是世上任何别的享受不能比拟的。
在第一卷中,啾啾是一个婴儿,我记录了对一个婴儿的生长过程的观察,以及我在养育一个婴儿的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从世界杯说起
啾啾的出生,比预产期提早了三周。提早的原因,竟是世界杯。
那些天里,电视正热播世界杯足球赛。怀着孕的红,一个向来文静的女子,突然变成了狂热的球迷。她挺着大肚子,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几个钟头,摩拳擦掌,大呼小叫,为她的英雄大贝和小贝加油,时而扼腕叹息,时而跺脚吼喊,时而雀跃欢呼。这样折腾的结果,腹中的宝宝待不住了,决定离开在波涛中颠簸的小舟,尽快登陆。
一个风雨之夜,红照例为世界杯激情澎湃,躺到床上已是一点来钟。刚躺下,突然感到下腹痛,那种痛感与往常不同,她说一定是阵痛。第一阵疼痛过去了。我躺在她身边,放心不下,随手翻看一本书,留心着她的动静。她睡不着,不停地翻身。一会儿,她轻声告诉我:“破水了。”我一看,床单上果然有一滩带血的水渍。那是两点多钟。接着便是更频繁的阵痛,更汹涌的破水。
无可怀疑了。我赶紧起床,收拾简单的行李。家在北京西端的八角,当年还很冷清,深更半夜,风雨交加,根本不可能叫到出租车。我几天前刚领到驾照,还不曾在马路上开过车,现在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小保姆陪红坐在后座上,我脚踩油门,拉开离合器,汽车一头扎进了暴风雨中。一路上,红不断发指令,指挥我这个第一次上路的新手避让、并道、减速、转弯。一千五百度的近视眼,雨刮器快速地摆动,前窗玻璃上依然是厚厚的水帘,灯光明灭,景物虚幻,我觉得仿佛行驶在海底世界。四十分钟后,汽车停在协和医院急诊部的门外,我觉得像在做梦。
因为是臀位,预定剖腹产,红被推进了手术室,我和小保姆在走廊里等候。约莫五十分钟后,手术室的门开了,一个护士推出一辆产科专用的婴儿车,那是一张带轱辘和纱帐的小床,里面有一个盖着无菌布的婴儿,只露出一颗大脑袋,紧合着眼。护士说,是女的。小保姆甜甜地笑了。这个小保姆,人很老实,有点笨,她在这个时刻的灿烂笑容从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又过了四十五分钟,手术室的门再次打开,这次推出的是手术后的妻子。我和一个男医生一起把担架车推到八楼病房,将她安置下来。她脸色苍白,时而哆嗦着。医院禁止家属陪床,我磨蹭着,等候护士把婴儿送来。婴儿躺在小车里,红要求看一眼,护士把孩子抱到了她身边。红伸出一只胳膊搂住孩子,轻声唤宝贝。我们的宝贝,一颗大脑袋异常醒目,但裹在襁褓里的身体可真瘦小,我问有多重,护士说5斤9两。好在她很争气,不足月的损失到母腹外补,差不多一天长一两,满月时已达9斤,很快长成了一个小胖娃娃。
医院繁忙的一天已经开始,我把车发动,好不容易从拥挤的车群和人群中钻出,来到大街上。一夜未睡,又疲倦又兴奋,开车的感觉是轻飘飘的。在离家不远的路段上,我发现自己被一辆清障车追赶和拦截,两名警察把我叫下车,生气地为了什么事情责问我。我终于听明白,原来我从快车道超过这辆清障车,又并道到了它前面。我自己对此毫不知觉,赶紧道歉。警察听我说了剖腹产之类的一番话,原谅了我。
啾啾降生在一个风雨之夜,却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她的乖在产科出了名,几乎不哭,饿了或尿了,只是动弹小身子,轻声娇唤。最让妈妈满意的是吃奶,吃得又多又好,咂咂有声,从容不迫。
红也是好样的。她成了产房里的模范妈妈,奶水特别充足,常常给别的孩子哺乳,有一天竟哺了四个孩子。看她挺瘦的,不像一个优秀乳母,我笑说人不可貌相啊。
宝贝的脸蛋一天比一天白皙,到出院那天,已经有模有样了。在我眼里,她可爱极,美极,乖极。她常常睁着明亮的眼睛,望着我,望着妈妈,静极了。
母女俩在医院里住了一周。回到八角的家,一切仍是老样子,但又完全不同了。望着小床上的新入住者,红轻声对我说:“这就是一切。”我会意点头。
下一届世界杯举行时,啾啾快满四岁了,亲自领教了妈妈对足球的狂热,每天电视里播球赛的时候,妈妈的兴奋与她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想不明白,这么温柔的妈妈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呐喊不已,一连几个小时不理睬宝贝了。
“妈妈,是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球迷?”她困惑地问。妈妈说:“是的。你说当球迷好不好?”她说:“不好。”妈妈问:“为什么?”她答:“因为球迷太喜欢大喊大叫了。”
可是,她毕竟是一个乖女儿,能够设身处地替妈妈想。我们俩在卧室里,听见红在客厅里大喊:“现在我要看一场最重要的球!”我问她:“难道足球有最重要的吗?”她平静地说:“对妈妈来说有。”上届冠军法国队输得极惨,出线已成定局,红为此唉声叹气。我故意幸灾乐祸地说:“输得好。”她反驳:“不要法国输!”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妈妈不高兴。”
天天都有比赛,看来要没完没了地赛下去了,她不禁忧心忡忡起来。她很克制地问:“妈妈,世界杯一年后能不能结束?”妈妈告诉她,用不了一年,几天后就结束了。她放心了。进入半决赛环节,她听妈妈说,过几天世界杯就结束了,便盯着电视机屏幕担心地问:“这些踢球的人知道过几天就结束了吗?”
决赛终于来临,她知道这是最后一场比赛了,对妈妈说:“妈妈,你多可怜呀。”我故意问她:“明天没有世界杯了,你高兴吗?”她迟疑了一会儿,答:“我不想说。” 这就是我的女儿,一个安静、善良、通情达理的女孩。
P3-7
宝贝,宝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个词一直重叠着在我的心中回响,如同一个最温柔也最深沉的旋律。
宝贝,宝贝。
女儿是我的宝贝。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心醉神迷,谛视着婴儿花朵一样的脸蛋,满腔的骨肉之爱无以表达,一声声唤宝贝,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和女儿一起度过的时光,是我的生命中的宝贝。养育小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其中有多少惊喜和欢笑,多少感悟和思考,给我的心灵仓库增添了多少无价的珍宝。
宝贝,宝贝,我的女儿,我的生命中的时光。
我也许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厌烦。我想不出,在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比养儿育女更有吸引力,更能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
我的妻子常说,没见过像我这么痴情的爸爸。周围的朋友,看见我这么陶醉地当爸爸,有的称赞我是伟大的父亲,有的惋惜我丧失了革命的斗志。我心里明白,伟大根本扯不上,我是受本能支配,恰恰证明我平凡。至于丧失了斗志,我不在乎,倘若一种斗志会被生命自身的力量瓦解,恰恰证明它没有多大价值。
性是大自然最奇妙的发明之一。在没有做父母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大自然的深意,以为它只是男女之欢。其实,快乐本能是浅层次,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繁衍本能。有了孩子,这个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苏醒了,一下子把我们变成了忘我舔犊的傻爸傻妈。
爱孩子是本能,但不止于本能。无论第几次做父亲,新生命的到来永远使我感到神秘。一个新生命的形成,大自然不知运作了多少个世纪,其中不知交织了多少离奇的故事。
我的女儿,你原本完全可能不来找我,却偏偏来了,选中我做你的父亲,这是何等的信任。如果有轮回,天下人家如恒河之沙,你这一个灵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里,这是何等的因缘。如果有上帝,上帝赐给了我生命,竟还把照看你的生命的荣耀也赐给了我,这是何等的恩宠。面对你,我庆幸,我喜乐,我感恩。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女儿出生后,她成了我的日记里的主角。这很自然,因为她也成了我的生活里的主角。我情不自禁地记下她的一点一滴表现,如同一个藏宝迷搜集一颗又一颗珠宝,简直到了贪婪的地步。尤其从她咿呀学语开始,我记录得格外辛勤。语言能力的每一点进步,逐渐增多的有趣表达,她的奇思妙想和惊人之言,我只要听到,就赶紧记下来,生怕流失。事实上,如果不记下来,绝大部分必定流失。
这当然是需要一点儿毅力的。因为养育孩子既是最快乐的,也是最劳累的。这种劳累往往使人麻木和怠惰,失去了记录的雅兴和余力。不过,我是欲罢不能。我清楚地意识到,孩子年幼的这一段时光,生命初期的奇妙景象,对于我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而这段时光是那样稍纵即逝,这笔财富是那样容易丢失。上天赐给了我这么好的运气,我决不可辜负。此时此刻,这就是我的事业和使命,其余一切必须让路。
物质的财宝,丢失了可以挣回,挣不回也没有什么。它们是这样毫无个性,和你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存放罢了。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宝是仅仅属于你的,它们只能存放在你的心灵中和记忆中。如果这里没有,别的任何地方也不会有。你一旦把它们丢失,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当我现在重读和整理这些记录时,我发现,在女儿二至五岁的四年里,记的精彩段子最多,以后就大为减少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她后来退步了,而是显示了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二至五岁正是幼儿期,心智的各个要素,包括感觉、认知、语言、想象,如同刚破土的嫩苗,开始蓬勃生长。一方面,这些要素尚未分化,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又尚未被成人世界的概念思维和功利计算所同化,清新如初。人们对于幼儿绘画赞美有加,其实,幼儿语言毫不逊色,同样富于独创性。这是原生态的精神现象,奇妙无比,在生命的以后阶段决不可能重现。打一个未必恰当的比方,犹如中国的先秦文化和欧洲的古希腊文化不可能重现一样。长大以后,在较好的情形下,心智的某一要素得到良好发展,成为某一领域的能者。在最好的情形下,心智保持纯真的品质和得到全面的发展,那就是天才了。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在为女儿做记录时,我经常想,她长大后,有一天,我把这一份记录交到她的手上,她会多么欣喜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天下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有比这更贵重的了。
现在有一些父亲或母亲以自己的孩子为题材写书,写的是他们很特别的育儿经历。他们有宏大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从零岁开始,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天才,终于送进了哈佛或牛津。在我的这本书里,没有一丁点儿这样的东西。事实上,我也不是这种目光远大、心思缜密的家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对于我的女儿,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生长,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图。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地成长。我由此获得了一个依据,去分析貌似违背这个规律的现象。譬如说,我基本可以断定,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奋斗却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遂愿望,但愿望的性质恰好相反。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不过,什么是好父母,人们的观念截然不同。我自认为是一个好父亲,理由仅仅在于,当女儿幼小时,我是她的一个好玩伴,随着她逐渐长大,我在争取成为她的一个好朋友。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至于在我们之间,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还真分不清楚,我只能说,我从她学到的,决不比她从我学到的少。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她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如此看来,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了。的确很普通,但凡做父母的,只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会写字,谁都可以写这样的一本书。然而,它并不因此就没有了价值,相反,也许这正是它的价值之所在。
世上已经有太多的书,讲述各种伟大的真理、精彩的故事、成功的楷模,我无意加入其列。我只想叙述平凡的生活,叙述平凡生活中的一个珍贵的片断。人们大约不会认为这只是一本谈育儿的书吧。但愿在读了这本书以后,有更多的人相信,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类生活的基本内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战争、政治、文化、财富、历险、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按照对人类平凡生活的功过确定其价值。即使在伟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动我们的也不是丰功伟绩,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显露了真实人性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恰恰是人人都拥有的。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们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东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
所以,我的这本书未尝不是一个呼唤。
最后,我要对女儿说几句话。
宝贝,我要你记住,你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之所以写你,不是因为你多么特别,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在写你的这本书出版以后,你也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不会因为这本书而变得特别。
当然,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与别的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没有什么两样。我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我是作家。我不是作家,也一定会写这本书,只因为我是你的爸爸。这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为他所爱的女儿写的一本书。
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
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
在这本书里,我只写了你从出生到刚上小学的事情。宝贝,你还记得吧,我们有一个约定,往后的事情,将来由你自己来写。爸爸的想法是,将来你不一定要写书,写不5书不重要,爸爸从来没有想把你培养成一个作家,只希望你成为一个珍惜自己生活经历的人。读了这本书,如果你不但为其中写的你幼小时候的事开心一笑,而且领略到了记录生活的魅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会非常高兴的。你将慢慢体会到,一个认真写日记的人,生活的时候是更用心、更敏锐、更有自己的眼光的,她从生活中获取得更多,更是生活的主人。
2009年11月3日
这本书的写作酝酿已久,年初开始构思,三月正式动笔,此后断断续续,近两个半月全力以赴,今晚终于完稿。
写散文是散步,写长篇作品是长跑。我是一个散步者,偶尔练一回长跑,终于跑到终点了,感觉是疲劳极了,也轻松极了。
回头看,这最后的两个半月,我跑得还挺快,几乎是以冲刺的速度跑了全程的一大半。我向大家坦白,我能一改自己的慢脾性,把能量这样高度地动员了起来,是因为一位美女在场内不停地鼓劲。
好友孙怡雪,生就一副侠骨柔肠,忽然中了哲学的蛊,爱屋及乌,热血沸腾要为哲学家服务。得知我正在写这本书,她立即行动,决计给它找一个最好的去处。连日奔忙之后,她的粉拳毅然落下,与凤凰联动拍下了一张令我惊讶万分的大单。
整个事情中最有喜剧性的地方是,拍板之时,双方都还没有看到书稿的一个字。据说凤凰联动总编辑祁智和小雪现场有这样一段对话——
祁智说:“你提的条件,我都可以答应。现在请你告诉我,你给我的是什么。你可别给我一个报刊集锦。”小雪答:“是国平老师新写的。具体内容,我没看过。国平老师没写好之前,不会给任何人看一个字。”问:“估计是什么内容?”答:“他通过写啾啾,写父爱,写大爱。”
祁总给公司总裁张小波打电话。张小波一言不发。当听到说“写父爱,写大爱”时,他立刻说:“就是它了!马上定下来!”
我的心情是诚惶诚恐。出版方想及早推出,我自当努力配合。我在这边埋头疾书,小雪和二位老总在那边紧张地筹备出版。小雪二十岁时曾是民营书业的传奇人物,现今在京城开着三家著名的法餐厅,却不务其正业,无私地——她说快乐地——为我挥霍着她的过人的精力和才干。
按照我的习惯,不到完全定稿之时,书稿决不示人。但是,让这几位为我忙得热火朝天的可爱朋友一直处在一字未看的境地,实在太说不过去了。于是,在写出大部分以后,我传给了他们一回。小雪告诉我,那天夜晚,她和二位老总都几乎通宵不眠,兴奋地用短信交流感想。小波有话:“一个字不要改。”祁智写道:“看上去满纸琐碎,但写得真好。到底还是哲学家,比专门从事文学的人多了一只眼,不仅写得有情趣,还有情调和情理。”我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仅仅放下了一半,我从来不是一个自信的人,但愿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没有辜负他们一字未看就签约的豪气。
我说这些后台故事是想表明,在本书出版之时,我心中特别感谢的人是好友小雪和张、祁二位老总。
当然,就本书的内容而言,我首先要感谢啾啾和郭红。我感谢啾啾,因为她是一个这么好的女儿,给我的生命带来了这么多的珍宝,本书只是对这些珍宝的一次极不完全的盘点罢了。我感谢郭红,因为她给我生了一个这么好的女儿,又把女儿养育得这么好,还因为她全力支持我写这本书,不但为我承担各种杂务和排除各种干扰,使我能够潜心写作,而且把她所记录的资料悉数供我使用。如同啾啾是我俩的共同作品一样,本书实际上也是我俩的共同作品。
我还要感谢亲人们和朋友们,感谢啾啾的老师、同学和小伙伴,在啾啾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奉献了爱、帮助和快乐。
最后,在这个平安夜,我要说,我的全部感谢都是呈献给爱的,因而也都是呈献给神的,神把光明照进人心,所以人心中有爱,所以人世间有爱。
心中有爱的人们,愿神赐福给你们。
周国平
2009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