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声是从庙村村北的半山坡坟地上传来的。那坟地面积不大,就着山地坡面地势。埋葬着五个人,所以有五个坟头儿。坟头儿大小不一,但最左边的那座坟要大一些。坟边歪歪斜斜种着几棵柳树,坟前既无碑石。也无牌位。坟前站着一个穿着半旧的粉花上衣和浅蓝裤子的小姑娘。她身材苗条,是个万里挑一的漂亮女孩儿。她泪流满面,呜鸣地哭着,哭得山风不再吹,哭得柳枝不再摇,哭得天上月亮皱起眉,哭得天上星星直叹息……
她,是远近闻名的苦命穷家生养的金凤凰袁月月。姓袁,叫月月。这名字可不错,有点诗意。没点儿文化,可起不了这名字。那是谁起的呢?就是她面前坟里埋的这个人。那坟里埋的人是袁月月的亲生父亲……
立春刚过,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春天的气息。瞧那风,寒冷中隐隐有那么一丝丝暖意,让人感到久违了的那种清新和舒畅。
不过,树还是秃的,草还是枯的,大地山丘仍然是冬日的荒凉景色。但是。如果人们细心,就会发现那挂有上一年的枯叶的枯枝上,凸起了一个个小小的芽苞。它孕育着新的生命,新的春天,新的故事和童话。。地上那干黄的小草的根部也露出了极小的绿芽儿,它挣扎着,想冲破那坚硬的地面,不怕春寒料峭,它向上生长。让世间的雨露、阳光、理想和希望流进自己那生命的海洋。
山区的夜空总是异样的神秘,尤其是那天上的明月,给人以无涯的幻想,无际的沉思,以及说不清的感悟……
一片乌云悄悄飘来,遮住了明月,顿时天地之间的银色朦胧消失在黑暗之中。
山风在轻轻拂,大地和山河对天呼唤:
让那乌云快快散去吧……
白马关一带,是既古老又贫穷的山区。
白马关乡的山又多又高,在它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山梁。当地人叫它黄狼山。
黄狼山,听起来就觉得它有些恐怖。
黄狼山的北山坡下,有一条沟,名叫狼窝沟。狼窝沟的西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村。名叫天尊庙村。据说那庙中过去供奉的是元始天尊,是《封神榜》中的大神。
天尊庙村,人们简称庙村。
山村的傍晚比山村的早晨好看。那黄昏如同一首深沉的歌。雄浑的曲子,让人有无尽的感受与联想。
夜幕是从近处开始拉起的。渐渐地,光线向远处退去,越退越远。仿佛就在刹那之间,大地忽然变暗了。只有西边的远处山峰上。还有红中掺杂着金黄色的晚霞涂抹在扇形的天边上。
山里人都知道,日落风起。
山风习习中,那一抹晚霞终于消失了。天上的星星不知从哪儿跳了出来,眨着眼。望望大地。又望望远处。他们在呼唤月亮大姐姐:“月亮姐姐,你在哪儿?”
月亮升了起来,她弯着腰,答:“我在这儿呢!”
过了一会儿,月亮姐姐说:“你们听到地面上有人在哭吗?”
星星们不再说话了,他们在静静地听……
哭声是从庙村村北的半山坡坟地上传来的。那坟地面积不大,就着山地坡面地势。埋葬着五个人,所以有五个坟头儿。
坟头儿大小不一,但最左边的那座坟要大一些。坟边歪歪斜斜种着几棵柳树,坟前既无碑石。也无牌位。坟前站着一个穿着半旧的粉花上衣和浅蓝裤子的小姑娘。她身材苗条,是个万里挑一的漂亮女孩儿。她泪流满面,呜鸣地哭着,哭得山风不再吹,哭得柳枝不再摇,哭得天上月亮皱起眉,哭得天上星星直叹息……
她,就是远近闻名的苦命穷家生养的金凤凰袁月月。
姓袁,叫月月。
这名字可不错,有点诗意。没点儿文化,可起不了这名字。那是谁起的呢?就是她面前坟里埋的这个人。
那坟里埋的人是袁月月的亲生父亲。
他叫袁大福。袁大福原是庙村小学的老师。庙村小学东北侧。离天尊庙不远。学校破极了。在庙村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诗中说:
天尊庙村有座庙,
神倒墙塌长杂草。
庙边有座破学校,
学校里边兔子跑。
由此可见这所远近唯一的小学的状况。
据说,小学也曾辉煌过。那大约是在五六十年前的时候,校长名叫赵华芬,女的,可能干了!
B:老校长赵华芬
那时候赵校长风华正茂。才十八九岁,刚从县师范学校毕业,就自愿来到这穷山恶岭的庙村小学。开始她的非凡的但又是苦难的教师生涯。
她当过先进工作者,进过北京,见过那时的中央领导;她曾有过幸福的岁月,一是与中央下到基层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贾创云的恋爱、结婚。一是她有了个可爱的男孩儿贾晓云。后来她被打成右派分子,丈夫离她而去回北京了,还带走了她的心肝宝贝儿子,一走就杳无音讯。后来。她因为改造得好,摘去了右派帽子,压力小了些。可日子并不好过。文化大革命中,她被整得死去活来。照她的说法是:“阎王老儿见我来了,拒不接受。说。赵华芬啊赵华芬,你在阳世间的罪还没有受完,回去吧!就这样,他们又把我送回到了这世界上。”
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那十年动乱啊!闹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整天就是两个字:“整人”!生产跨了,思想乱了,学校当然也就更糟了。那时,什么“派”的头头儿们,加上什么这个军宣队,什么那个工宣队驻进学校,学生老师停课闹革命。结果闹塌了房子,闹丢了教室里的课桌椅;黑板呢,不是被人偷去烧火做饭了,就是被人砸得稀巴烂。
苦命的学校啊!
赵校长出身不好,又被戴上了资产阶级权威的新帽子,再加历史上的右派身份,她简直成了这一带最大的“批斗”对象。她挨过的打,人们说比地上的野草还多;她游街的次数,人们说比夏天树上的树叶还多。她的脸上留下了伤疤,她的牙被打掉了一半,她的一只眼受了重伤,她的腰再也不能挺直,她的一条腿瘸了……
可是,她活过来了。
听过她身世的人,都说“她没有死。真是天下奇迹”。
真正的奇迹应该说,还不是以上这些。那是什么呢?那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她被平了反,恢复了她的庙村小学校长的职务,于是,她找回来了有志于发展贫穷农村教育事业的几位教师,率领他们,重新修起了简陋的校舍,招来学生,重新开学上课了。
她说:“什么都可以耽误,孩子们上学不能耽误啊!什么都可以再等一等,唯独孩子们上学万万等不得啊!”她说这话时,眼睛里总是滚动着泪珠,情绪显得十分激动。
在她手下干活最得力的是袁月月的父亲袁大福。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