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生文化专家、高级功法导师70年养生开悟记录——《给爸妈最贴心的养生书》!
16套可随时练习的养生功法,简单易练,针对性强,覆盖各种人群。
14种疾病潜伏信号,速查速用。
36种身心放松窍门,易操作,见效快。
养生就是顺其自然,在吃喝玩乐中获得健康!
他认为养生不是修苦行,顺其自然,享受生活,心顺则身顺。
他认为养生不是打针吃药,而是由自身的意识能量达到健康快乐!
养生需要吃喝玩乐性。他在吃喝玩乐性中活到70岁,至今健康快活。
喝酒不是错,错在喝太多。酒乃百药之长,适当喝酒有益健康。
生病是身体的自我保护,生病就是强迫你休息,这时一定要顺着身体来。
本书由王志远著。
一本让父母最感温馨的健康枕边书!
一本代您悉心关爱父母的爱心孝经!
《给爸妈最贴心的养生书》由王志远著。八爷70多岁了,身板好得可以和20多岁的小伙子过招;吃肉喝酒随心所欲,却血压血脂血糖样样指标正常;曾因十二指肠溃疡疼得喝水都吐,却不吃药不打针用两年痊愈……在这本献给天下父母的养生专著中,八爷将自己几十年总结出的养生功法、饮食秘方和保健心得和盘托出,方法简单实用,道理深入人心,《给爸妈最贴心的养生书》可助各位父母快快活活颐养天年。
生命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念经的
养生不是修苦行,不应戒除名利、声色、滋味、喜怒、神虑等——那样还有什么必要养生?养生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是为了有滋有味地活着。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写过一篇《养生论》,提出养生有“五难”,即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转发。在嵇康看来,养生的关键在于“破五难”,人一旦破了“五难”,就能达到老子所说的“四无”,即无为、无欲、无私、无名。
嵇康在竹林深处酣畅放达地生活,除了内心深处的一种文化情怀外,多少也是在以行动尝试“破五难”的养生理想,洗濯万丈红尘留在身心上的污垢。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惬意的竹林生活并没有改变嵇康的性格,他最后被司马氏所杀,也证明了“破五难”在他身上的失败。
“破五难”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现代人来说太难了。看看我们的现实生存环境和众生之生存心态:大家一生都在为娶媳妇、养孩子、供房子拼命,却偏偏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生活需求太多,总是满足不了;人与人之间互相设防,缺乏信任感;上学难,求职难,对未来对子女充满忧虑……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破“五难”?谁能达“四无”?所以,在我看来,名利、声色、滋味、喜怒、神虑,一个都不用去破。不破怎么办?就是顺其自然享受它,用智慧去平衡它,修好了这一切,这样反倒可以达到无为、无欲、无私、无名的境界,那才真是破了“五难”。一群处于生活链低端的人,肉体和精神都不够强大,要刻意去做一件办不到的事,反而会憋出毛病来。
很多人叽叽歪歪着要修炼出世,其实,你压根儿也出不了世,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降生了就入世了,死了才能出世。沸腾喧嚣的红尘,你既没能力真正看破,也没能力彻底摆脱,别说我们就一俗人,那些和尚老道又如何?还不是摩肩接踵地往尘世的钱眼儿里奔!
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死人才做得到。活人都有欲望,是欲望驱使我们向前,奔跑或者奔波,跌倒或者飞跃,有的人能够出入头地而有的人却穷困潦倒,然而,欲望不灭。宗教的养生观念总是让人们舍弃世俗的欲望,在我看来是不合时宜的。
我活到70岁是活在现代,与古代70岁的人相比,欲望的本质并无变化,而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了。这欲望本质从普通平凡的标准来说,不过就是吃喝玩乐,还有必不可或缺的性,而这吃喝玩乐与性乃是人生之必需。
在一次演讲时,我曾向听众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活到200岁,但是长寿的条件是长居于深山老林的一座古庙里,敲木鱼念经,青灯贝叶,吃斋茹素,无烟无酒无女人,无电视电话电脑甚至无电灯,你愿意吗?”
台下的人异口同声地喊:“不愿意!”呵呵,人之本性也。
所以说,很多人愿意到地处郊野的休闲度假山庄小住几日,几日的修身养性可以,但如果让他永居于此必是不愿意;很多人愿意拜古寺访高僧,与老和尚品茗悟禅,几日的禅修可以,但把他永留在庙里,他也肯定不愿意。因为人在红尘之中,俗事忒多了,家庭、工作、前途、事业、生活享受甚至于困苦,皆难以割舍,这是现实,除非真的看破红尘,那可以出家,否则也不必。
因此,现代养生观念的“吃喝玩乐与性”,并不是常常用作贬义词的“吃喝玩乐与性”,养生不应排除正常的吃喝玩乐与性,人皆如是,不论圣贤愚痴。
我就是在吃喝玩乐与性中活到70岁的,至今健康,快活率性。我只是一个追求心态愉悦、尽量享受生命的凡人,我不是和尚老道苦行僧。
但是,我有一个准则:有度与无妄,万事于我皆以此衡量!
我的生命是用来追求的,用来享受的,用来拼搏的,不是用来念经的,没有欲望的生命还叫生命吗?毫无精彩的人生还是人生吗?当然,一边杀猪一边念佛的假道学不是没有,当鄙视之。
我一生追求事业、金钱、情感和所有正常的欲望,70岁了,但我依然健康,因为,我养生!
健康就像一家银行,你依规律行事,它就会保障你的本金,还会支付给你利润。但是,如果你透支了健康,亏欠了本金,就需要用你的身体作抵押,长此以往恐怕连生命都要赔进去。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证你攀登欲望的巅峰,所以,要养生!P002-005
一部满足你承欢膝下心愿的养生孝经
八爷上了《新周刊》,还上了张很有气场的照片,所以有很多人都记住了那张脸。八爷在《新周刊》大谈养生经,从容不迫,体悟不俗,语惊四座。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就这样出了名。自从八爷出了名,很多人都会向他讨教养生的秘密,问的人多了,就有了这本书。
八爷何许人也?一个老顽童,他的真名叫王志远,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但对国学和中华养生学有浓厚兴趣,钻研数十年,颇有收获。后来他在澳门创立了中华养生园国际投资公司,从事健康管理和普及工作,算是了却了他的一个心愿。
八爷的养生之道其实很简单,养生就是每天和身体打问讯,让身体开悟,跟身体讲和,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性地生活,而这一切首先来自对养生的认识,或者说对世界的认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养生观。很多人嚷嚷着要出世修炼,其实,你压根儿也出不了世,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降生了就入世了,死了才能出世。
在八爷看来,生命的智慧就是“身体的智慧”。而生命本身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何调整自己,如何保护自己,这是在自然的指引下,人体自身的机制所为。你如果“逆其自然”,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身体会对你提出抗议。因此八爷相信身体的智慧,他练八段功、九鼎筑基功,就是利用人体的自愈能力防病抗病,强身健体。
八爷能从生活中悟出许多养生的道理。一个三伏天,他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用三轮平板车拉着一车从冰窖里窖出来的冰,车夫把三轮车停在路边,蹲下来抽烟。他好奇地问:“这么大的太阳晒着,冰很快就融化了,你怎么还抽烟呢?”车夫说:“不怕,现在没风。让冰融化的不是太阳,是风。”他于是知道了,原来风很可怕。他明白这个道理,一生都喜水怕风。他喜饮茶、游泳,但即使在大夏天也不去招惹那邪风、贼风、针眼风、过堂风、窗缝风、楼脚风等。
发生在八爷身上的很多有趣故事在这本书中都有鲜活呈现。八爷原来有很严重的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看了中西医吃了中西药,外带针灸砭石偏方验方民间土方,反而越来越厉害,日夜地疼,但是,即便是疼得厉害时也一针杜冷丁都没用。别说正常吃饭,就是吃半流质吃流质都不行,送药喝水都吐,医生告诉他要切除四分之三的胃。过了夏天他准备去手术,可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他的住房也被震塌了,好在他住在一楼,跑得及时,捡了一条命。那时,吃的住的都成问题,为了招待朋友,也为了没日没夜的辛苦,他每天都得喝点酒,就天天对自己的胃说:“如果是胃里破了,我给你消炎;如果胃里有病菌,我给你杀毒。你不能让我的小女儿睡在马路上吧?也不能让我在家人正需要我的关键时刻玩完吧?”一天说好几遍。两年后,他去医院做钡餐造影,医生说溃疡面愈合。真是奇迹。
八爷治好折磨自己多年的十二指肠溃疡,从医学上说倒不是喝酒喝好的,而与心态和身体本能的自愈能力有关。治好溃疡病之后的35年,八爷从未忌过口,只顺应身体的需要,酸甜苦辣成硬黏都吃。在他看来,生命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念经的。
本书是八爷献给天下父母的养生专著,总结了自己几十年的养生经验和对健康的体悟,其中的养生道理很管用,也很好玩。在书里,八爷没有开什么包治百病的药方,只是介绍亲自验证过的经验。经验很多,最主要的有两条:顺其自然和练习功法。顺其自然就是率性而为。他活得很舒心,加上坚守“有度”与“无妄”的原则,所以他健康得令人羡慕。顺其自然落实到吃喝玩乐中怎么做,在坐卧立行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这些书里交代得很清楚。
几十年来,八爷除工作、讲课之外,还坚持习武、站桩,练就一副好身板。他在《新周刊》爆料,有一次一个莽撞的年轻人冒犯他,在忍无可忍之下,他终于出手还击,对方没占到一点便宜。人家告他,警察问了双方岁数,对年轻人说:“算了,您还是回家吧。”
书中还收录了八爷平时习练的养生功法,虽然这些功法来自传统,但经过了他的提炼和改良,简单而实用,普适性很强,男女老少都能练——当然,也有专门针对特定人群的,还有目的性特强的(比如减肥)。八爷将身体力行几十年的好东西奉献出来,除了让青年人有所受益外,也是年轻人送给爸妈最好的健康枕边书,贴心实用,希望读者都能像他一样健健康康,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