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方大智慧(附光盘国学人性管理)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李庚其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不但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典故来诠释、佐证圣人的名言绝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亲自走访企事业单位,总结那些创业者的成功与失败,把身边的、眼前的、企业界的活生生的真人真事作为案例,把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深刻哲理,手把手地、明明白白地传递到我们的心里。

作者用中关村年轻的企业家彭易清的创业史,向人们诠释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名言,用以鼓舞后来的创业者。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从“无信不立”开篇,以生动的实例印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作者强调“和”,推崇“中庸”、“无为”,但决不是教人碌碌元为、固步不前,而是把立志放在首位。

内容推荐

文化是一个民族衍生的精神支柱,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只有它的传统文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传统文化中的人伦观、自然观、财富观、生命观对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传承和借鉴的作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我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内在的联系,总结出一套值得现代企业借鉴的管理战略。

眼下讲国学的书很多,这本书的特色,应当是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最火限度地贴近现代生活,与现代人文和现代创业实践相结合,让国学为现代化服务。

本书作者从诸子百家中选取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儒道法兵四家,并结合当代企业管理的案例,诠释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上。

目录

序/黄藤

前言

上篇·管理之道

一、无信不立

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四、知止而后能定

五、和贵中庸

六、君子和而不同

七、天人合一

八、惠则足以使人

九、任官得人,无为而治

十、治之经,礼与刑

十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十二、居安思危,思则有各,有备无患

十三、善败者终胜

十四、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十五、治大国,若烹小鲜

十六、君子以人治人

十七、《易经》中“贞”字的启迪

十八、反者道之动

十九、弱者道之用

二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十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十二、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二十三、择善而固执之

二十四、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二十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十六、大者宜为下

二十七、君子而时中

二十八、赞天地之化育

二十九、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三十、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下篇·国学要义

儒家学派

道家学派

法家学派

兵家学派

试读章节

五、和贵中庸

孔子在管理中崇尚“和”字。和,这是孔子民本管理思想的基石。孔子的弟子把这一切归结为“和为贵”(《学而》)。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和”?从字义上说,各种不同的部分相互联系在一起是谓“和”,协调配合得当是谓“谐”。“中庸”实际上就是“中礼”。《礼记》载孔子的话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以“制中”为用,所以又称“礼之用,和为贵”。

中庸思想反对过犹不及,强调中和、和谐。任何固执一端作法都失之于“中”。“中”所依据的准则就是“礼”。器官移植,通常有排他性,不同的人在一起也会有排他性。要做到“人和”,就要提倡宽容。儒家讲“恕道”,历来提倡“中庸”。理学大师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思是:做事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轻易改变叫做庸。行中,这是天下的正道;用中道,这是天下的公理。中庸的基本要义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庸》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做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认为坚持中庸原则,就可以“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

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如何才能作到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呢?力帆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杰出的企业家尹明善认为:就是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尹明善常说,“做人要厚道”,这里所说的“厚道”就是爱、是包容。他说:“中国古代讲,修身是立命之本,做到修身才能使家庭和国家兴旺,修身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要厚道。老板也是人群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出色的一分子,更应该在自身的修养和做人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又说:“其实一个老板,不必要有太大的能耐,最要紧的是要厚道,然后你的员工就地道了。”要使企业有生命力,首先要有企业的基本准则、企业的精神和文化,这与做人是一样的,厚道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老板就好像一家之主,其言谈举止、经营思路都在影响着员工的工作风格。老板能做厚道人,就容易将这种厚道影响员工,让员工也具有厚道的素质,就能建立厚道的企业。企业也像一个人,厚道的老板善于替员工着想,会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加认同企业,更加拥护为员工着想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从而使老板与员工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在企业中,管理者在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容易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权力在手,真理在握,眼睛老盯着别人,好挑别人的毛病,习惯训人。上下级之间出现了分歧,发生了矛盾,首先是指责下级,甚至惩罚下级。工作中出了问题,首先找下级的责任,自己则文过饰非。长此以往,上下级关系必然疏远、紧张,人际关系也难以和谐。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老尹说:“中国的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是和气生财。我们的商界先辈崇尚的是和谐、和为贵、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等等。既为商人,难免竞争。但在竞争中他们温良恭俭让: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后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人不是怕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在竞争中他们和而不同:对弱者不以大欺小,对强者不卑不亢,生意不成仁义在。总之中国传统商人的举止大多是规规矩矩,守法守信,和和气气。这些是商业文化的精华或者说商人精神的精华。”

柳传志在谈到如何在企业形成一种和谐团结的氛围时,他说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是基本建设问题,也就是要建班子。建班子的好处是群策群力,如果自己做,难免偏颇。一个人至高无上,就会被下面的人唬弄。如果你出差了,被唬弄的情况就会出现,如果有班子,就会有人进行管理监督。最不可取的就是一切都在我心里藏着,那么员工只知道干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干。反之,你也不知道大家真正的想法是什么。第二就是对第一把手要有制约,单位要有对一把手的有效制约机制。每当我做一个决策时,就会想想,我这样做对吗,某某还监督着我呢。一个总裁凭主观意志包揽一切是很麻烦的,就怕一个人说了算。如果一个人说了算,想干啥就干啥,没有制约,那就乱了。所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是很重要的,否则会越走越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突显的风险高发期。“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中国模式,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看过一本讲政府与市场经济关系的书,它将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对应性的分析,认为:“民主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公平正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友爱是维系市场的道德纲绳;充满活力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安定有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市场经济的理想境界。”我认为归纳得非常到位。在北京大学国际MBA班的一次关于价值观的讨论中,老师提出了管理中涉及的二十多种重要的价值观,这些职业经理学员答案中,不约而同地将宽容选成了极为重要的价值观。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我想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因为由于他们的决策而发生了太多的事,在这些事情中,由于主观臆断所发生的遗憾和痛苦是要远远大于它的喜悦的。中庸宽容可以包容智慧、完善自身。这是对一个卓越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公司的始祖本田宗一郎,是被日本业界誉为“昭和的爱迪生”,他使一个小小的修理店,发展成日本一流的摩托车制造公司,并跻身于日本汽车制造业三强之一。他的成功缘于结识了藤泽武夫。藤泽武夫不善于摩托车制造,却极具经商的才华,两人的合作,取长补短,同心协力,使本田技研工业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他们两个人成为日本战后经营史上的最佳搭档。藤泽在一次和记者的谈话中说:“我认为老大、老二的和睦相处,互尊、互信、互爱,才是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他说:“一个企业里,老大必须让老二有被信任感,对老二,既放心又放手,时常鼓励老二大胆地干,有功不包揽,有过不推诿,这样,老二就会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地办好。而老二呢?则必须珍视老大对自己的信任,也像老大一样,不揽功推过,敢作敢为,更不怀藏取而代之的野心,像中国唐朝名相魏征一样,直陈逆耳忠言,给予老大绝对的安全感,绝不做对不起老大的事,更不能一心惦记老大的宝座,为博取老大欢心,对老大只报喜,不报忧,专讲老大愿听的话,眼看老大有错,也不据理力劝,企望老大的错越来越大,以便乘机取代。我想,在一个企业里,只要老大、老二肝胆相照,精诚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企业里绝不会出现你一圈圈,我一伙伙,更不会发生明争暗斗。”

P31-34

序言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兴起,研究国学已成为当今时尚,各种相关著作、光盘、讲座更是玲琅满目,百花齐放,目不暇接,以致洋人也要进孔子学院,之乎者也是矣,呜呼!古老的中华在复苏、在觉醒,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然而!在国学著作的浩瀚海洋中,真要寻觅几本文化底蕴深厚、诠释准确明晰、结合实际紧密,读后大有教益的著作,仍然是凤毛麟角。我读过不少国学著作,有博大精深、引经据典、阔论古今者;有风趣健谈,风度翩翩者;有口若悬河,使读者目瞪口呆者;有典故史实倒背如流,让读者大开眼界者,但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博大精深的传统典籍和浩翰的历史中,总结出一套值得现代建设借鉴的实用哲学,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著作和学者,李庚其的著作就属于这一类的典范之一。

我捧读了《东方大智慧》一书数遍,仍然不愿释手。做为一个战斗在国民经济主战场最前沿的实战者,读了《东方大智慧》一书就如同久旱逢甘雨,像在汪洋大海迷途中看到了航标灯。我如此捧扬此书,是因为它贴近现实、贴近经济、贴近管理、贴近创业、贴近现代人生,使读者开卷有益,读后立竿见影,用后能排除险境。我相信,只要你读一读,就知道我并非言过其实,有意奉承,而是真实感触。其中让人饶有兴致的是,作者不但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典故来诠释、佐证圣人的名言绝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亲自走访企事业单位,总结那些创业者的成功与失败,把身边的、眼前的、企业界的活生生的真人真事作为案例,把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深刻哲理,手把手地、明明白白地传递到我们的心里。这是该书与其他的国学书籍大不一样的独特之处。

譬如,作者用中关村年轻的企业家彭易清的创业史,向人们诠释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名言,用以鼓舞后来的创业者。

中关村的90年代是一个“激情+技术”的年代,彭易清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但他拥有创业的激情与专业的知识技术。1994年春,彭易清与他的伙伴吴钢从朋友处借了2万元,在海淀体育馆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斜斜的看台底下的房间注册了“北京海淀区南北科技公司”……彭易清他们这一批中关村创业者历尽艰辛,终获成功,后来被社会尊称为“知识英雄”。

作者举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为例,诠释《孟子》“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强调:“能者,善于择势;强者,勇于决断。”他引祝义才的话说:“经商、做实业和搞理论研究不同,光看到了机遇是不够的,关键是能否迅速付诸于实际行动。”“当为数不多的机会到来时,要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哪怕只有10%的希望,也要做100%的努力去争取。”

作者又用中关村第一个下海的女企业家郑忠秀的故事诠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郑忠秀在1976年突然双目失明,从此整整八年,靠国家每个月发给的38.5元生活费。视力恢复后,她不愿意混吃等死,决心下海创业。当时海淀区委书记贾春旺想利用海淀区的科技力量和清华犬学的科技力量,组建清华大学的民营品牌。那时郑忠秀已经40岁,她毅然辞职下海,作为中关村第一个卞海的女村民,踏进了民营企业,从此在商海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作者的莫逆之交纪世瀛的故事,被用来诠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纪世瀛在中关村第一个下海创业,被誉为“中关村第一村民”。他是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前会长,在担任会长的十四年中,为民营科技实业的发展奔走呼号,为中关村的成长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达则兼济天下”是纪世瀛一生的梦,他自己出钱,在他的家乡纪家窑村创办了北京民办科技园。他还以自己的财富,鼎力支持北京一个边远的贫困山村——玻璃台村,使它成了北京市郊区的一处供人休闲娱乐的美丽风景区。2006年7月他确诊得了胰头癌,当医生说他只能再活几个月时,他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从容面对。作为临别遗言,他写了一首《烛光颂》,他说:“我们都愿做一支蜡烛/一生一世燃烧自己/做无私的奉献/只要人间充满幸福、光明、温暖/即使燃烧到最后/没有叹息,无悔无怨/留给人世的最后的一个嘱托是/用我的余火把下一支蜡烛点燃!”

民营企业家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的故事,被作者用来诠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今天的尹明善已是全国知名人士,是几十亿的身家的大企业家,但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穿着不讲究牌子或价位,出行是坐自己企业生产的8万多元的车。但是他做起慈善事业却是非常大方,他说:“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我们也不会有今天。饮水思源,赚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还不如做一些公益活动,回报社会,这样死了也会落个好名声,不让群众骂我老尹是个守财奴,赚了钱连德也不积。”

《东方大智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从“无信不立”开篇,以生动的实例印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作者强调“和”,推崇“中庸”、“无为”,但决不是教人碌碌元为、固步不前,而是把立志放在首位。他的书中引用了这样的诗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书中有许多活生生的创业英雄,这些人多数都是李庚其教授熟悉的并不辞劳苦亲自采访过的。讲述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弘扬他们的精神,总结他们的成败,警示和激励后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捧读《东方大智慧》,深邃的国学,在李庚其教授的笔下深入浅出,韵味无穷,既有一种浓浓的、古朴的气息,又焕发着时代的精神。

李庚其先生是我多年的好友,他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者,而且身体力行,与纪世瀛先生和我共同创立了“鱼化龙创业帮扶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点燃创业激情,助你化鱼成龙。”基金会的目标是帮扶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青年人实现创业梦想,化鱼成龙,把中国沉重的人口包袱,变成巨大的创业财富。李庚其先生是“鱼化龙创业基金会”的副会长和“鱼化龙创业全国巡讲团”的副团长。他的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鱼化龙创业帮助系列丛书的一部,纪世瀛先生也写了一本《悟性管理》,亦可以看作是丛书的另一本书。他们都集自己一生的大成和感悟,以自己渊博的历史文化积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读者,特别是那些创业者和管理者奉献上成功的秘诀。

悠久而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典籍,像一座古堡,让人在探索中徘徊。《东方大智慧》正像一个引路人,揭开国学神秘的面纱,如一把火炬,把古堡照得灯火通明,使读者眼前一亮,顿时心智豁达。一代中华精英,继承、发扬着国学精粹,在现代化的舞台上发挥着空前的历史作用,具有几千年人类文明的中华民族,正赫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黄藤

(黄藤是全国人大代表、教育家兼企业家,中国最大的民办大学之一西安外事学院的董事长兼院长,以热心公益事业闻名全国,曾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先进个人”、“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