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学佳话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董志先//王志宇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董志先、王志宇编著的《自学佳话》在编排方面,按照文章的内容分为勤奋好学、刻苦攻读、严谨认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谦虚好学、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珍惜光阴、晚学成名11部分。这样细致的分类,使全书内容显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读者了解和把握书中内容,便于读者阅读、查找和使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具体故事,介绍这些古今名人谦虚好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学习方法,反映他们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的治学原则,记录他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赞扬他们勤奋、刻苦,百折不挠的学习精神。这些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治学原则,在今天对于我们广大读者来说,仍然具有其重大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作用。

内容推荐

董志先、王志宇编著的《自学佳话》集106位古今名人治学方面的轶闻、趣事。反映了从先秦到现代大约2500多年间,处于不同历史朝代的代表人物在治学方面的活动情况。《自学佳话》通过一个个具体故事,介绍古今名人谦虚好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学习方法,反映他们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的治学规则,记录他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赞扬他们勤奋、刻苦,百折不挠的学习精神。

目录

勤奋好学

 孔子韦编三绝

 阚泽佣书

 唯有一点似羲之

 业精于勤

 “三上”“三多”

 警枕

 以勤补拙

 牧童王冕

 七录斋

 “板桥体”

 魏源注书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刻苦攻读

 “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惜光

 “囊萤”“映雪”

 映月读书

 燃薪夜读

 范仲淹“华粥”苦学

 女诗人李因

 童第周的一台旧显微镜

 唐敖庆从困境走向成功

唐敖庆从困境走向成功/027

严谨认真

 文姬默书

 天才的科学家张衡

 《三都赋》

 “居大不易”

 月落一江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焚稿

 黄庭坚吟诗

 科学启蒙的先驱者

 《日知录》

 一幅人体解剖图

专心致志

 王羲之食墨

 名儒高风

 “推敲”的由来

 汤显祖哭戏

 蔡元培学贯中西

 闻一多读书入迷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

持之以恒

 “断织”劝夫

 数年不窥家园

 “笔冢”

 每天一首诗

 南村积叶编书

 写日记数年不辍

 杨乐、张广厚的“耐性”

百折不挠

 司马迁忍辱负重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玄奘赴印取经

 谈迁两修《国榷》

 吴敬梓困厄成熟

 冼星海异国求学

 高士其身残志坚

 华罗庚自学成家

 陈景润的“陈式定理”

谦虚好学

 孔子学弹琴

 张良得兵书

 杨修聪明误

 李白不题诗

 欧阳修改稿

 苏东坡续诗

 元明善大作

 宋濂访名师

 师从王阳明

 叶天士行医

 “一字师”

善于思考

 陶弘景善思

 王勃的“腹稿”

 王安石精思博学

 沈括与《梦溪笔谈》

 阎若璩砖研《古文尚书》

 戴震质疑

 李渔问难

 周恩来提倡思考

注重实践

 伯牙谱《高山流水》

 鲁班发明锯

立春造安济桥

 李贺锦囊炒句

 孙思邈的“阿是穴”

 李时珍著医书

 徐霞客写游记

 蒲松龄辑《聊斋》

 詹天佑筑“京张”路

 茅以升建“钱塘”桥

 朱自清观察“蝉鸣”

珍惜光阴

 朱买臣“负薪”读书

 黄霸狱中求学

 董遇利用“三余”

 刘恕惜时苦读

 鲁迅视时如命

 徐特立刻苦自学

 毛泽东手不释卷

 姚雪垠“抓今天”

晚学成名

 师旷劝学晋平公

 吕蒙年长自强不息

 皇普谧半路学医

 高适半百始学诗

 苏老泉焚稿发愤

 段玉裁老而自勉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而且是个大教育家。他首创私人办学,有门徒三千,贤人七十二。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即今天的山东曲阜人。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到父辈时,家业早已破产了。孔子出生后不久,父亲就死了。母亲守寡抚育着他们兄弟,生活自然很困难。所以史书上说他“少贫”。

少年的孔子在母教影响下,潜心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学习更加勤奋,直到他离开人世。孔子年轻时做过看管仓库、管理牛羊的小官;中年后开始授徒讲学,后来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晚年还当过鲁国的代理宰相。孔子一生无论是教书,还是做官,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从未放松学习。

孔子到了晚年,除了忙于编纂鲁史《春秋》,著书立说外,还钻研《易经》。这部经典著作,是用当时已经不多见的古代文字写成的,文字深奥,很难读,好多人不敢问津。但是,孔子得此书如获至宝,决心把它读通。他用了很大气力读了一遍,大体上了解了书的内容。他接着又读了第二遍,基本上理解了书的含义。他仍不罢休,又认真读了第三遍,进一步领悟了一些真谛。就这样孔子一有时间就去翻它。一遍又一遍地读呀,由于读的遍数多了,以至把穿书(简)的皮带子都磨断了。换上新的,不久又磨断了……这样不知反复多少遍,也记不得过了多少年。

孔子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在《易经》的研究上,不管是文字,还是具体内容,我都一定会取得很大成绩。”后人便把孔子晚年读《易》,多次磨断皮带的事迹,概括成“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赞扬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阚泽佣书

《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你还记得吗?为破曹,东吴大将黄盖献苦肉计,诈降曹操,又运用火攻,以弱胜强,大败曹操80万人马。是谁代黄盖到曹营递诈降书,竟然瞒过了曹操?此人乃是东吴的名士阚泽。阚泽不仅有胆有识,而且很有文才智谋。此人机智善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阚泽字德润,三国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家世代务农,都是憨厚老实的庄稼人。到了阚泽这一代,正值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生于乱世,阚泽少时好学,从小就立志想干一番事业。然而,家贫如洗,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当然买不起书,更谈不上进学堂了。书读不成,怎么办呢?阚泽想了一个办法,他要学汉代班超早年求学的办法,去给人家当抄书匠,代人抄书。那时书籍的传播,全靠人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抄。有些有钱人家,经常雇人抄书。

阚泽选择抄书这个行当后,非常勤奋,干起活儿来不分昼夜。他一边抄书,一边读书。每抄完一段,在检查校对时,又要读上几遍;每抄完一本,背诵一本。他还省吃俭用,用抄书的工钱买纸笔,把书中的主要内容记下来。就这样长年累月,目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学问随着抄书的增多而日益增进,终于成为满腹经纶的学者。与此同时,他还钻研天文历法,专门著有《乾象历注》一书。阚泽终得“究览群籍,兼通历数”,初举孝廉,授官钱塘长。

后来,他在东吴做了大官。朝中诸臣每有议论,对于历代经典有所疑问,都要向他请教。阚泽成了三国时的著名学者。而“阚泽佣书”,也就成了流传后世的历史典故。至今在浙江慈溪县还有“阚公祠”、“德润书院”等遗迹可寻。P1-3

序言

《自学佳话》这本书,集106位古今名人治学方面的轶闻、趣事。反映了从先秦到现代大约2500多年间,处于不同历史朝代的代表人物在治学方面的活动情况。这其中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等著名思想家的故事,有西汉司马迁、北宋司马光等史学家的故事,也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宋代欧阳修、苏东坡,现代鲁迅、郭沫若、朱自清等著名文学家的故事;有东汉张衡、北宋沈括、明代徐光启、现代童第周、唐敖庆,华罗庚、陈景润等一大批科学家的故事,有魏、晋皇甫谧、唐代孙思邈、明代李时珍等医学家的故事,也有明代汤显祖、清代李渔等剧作家的故事;既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故事,也有三国董遇、宋代寒士陈正之等平民学者的故事,还有隋朝石匠李春、近代“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桥梁学家茅以升等能工巧匠的故事;既有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怀素等书法家的故事,也有元代王冕、清代郑板桥、现代齐白石等著名画家的故事,还有汉代蔡琰、明代李因等屈指可数女诗人的故事。

这些大大小小生动有趣的自学故事,主要取材于各类史籍的记载,也有一部分散见于报刊杂志等史料。在编写中我们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叙述。对于原有篇幅过长或过短,内容繁乱或零散,在编辑中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取舍、增删、润色等艺术加工。

在编排方面,按照文章的内容分为勤奋好学、刻苦攻读、严谨认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谦虚好学、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珍惜光阴、晚学成名11部分。这样细致的分类,使全书内容显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读者了解和把握书中内容,便于读者阅读、查找和使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具体故事,介绍这些古今名人谦虚好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学习方法,反映他们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的治学原则,记录他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赞扬他们勤奋、刻苦,百折不挠的学习精神。这些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治学原则,在今天对于我们广大读者来说,仍然具有其重大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作用。

本书既是古今学者的治学佳话,又是一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这些有趣的故事,倾注着这些古今学者辛勤劳动的汗水,记录着他们成功的欢乐,也充满着他们失败的懊恼。这些生动的佳话,篇幅不长,文字精练,情节生动有趣,读来活泼流畅,富有艺术感染力,耐人寻味,给人启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读了都有益处。

由于时间匆忙,业务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便于再版时校正、改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