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耐克的激情与梦想/和创造世界名牌的人一起放飞梦想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代安荣//胡丽敏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运动服饰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阿迪达斯率先崛起,成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而耐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改变了阿迪达斯几十年间一枝独秀的地位,成为了新一轮的体育用品霸主。代安荣、胡丽敏编著的这本《耐克的激情与梦想》讲述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耐克与阿迪达斯两大公司,以及公司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和阿道夫·达斯勒的奋斗与成长历程,讲述他们怎样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内容推荐

Just do it!耐克这句广告语是广告中的经典。既可以理解为“我只选择它”“就用这个”“来试试”,又可以理解为“想做就做”“坚持不懈”等。“Just do it”同时也是耐克公司的体育理念。耐克创始人坚定的信念与强大的执行力是企业人所必备的职业精神,也是品牌创始人所具有的共同点。无论是小品牌还是大品牌,都是如此。

代安荣、胡丽敏编著的这本《耐克的激情与梦想》讲述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耐克与阿迪达斯两大公司,以及公司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和阿道夫·达斯勒的奋斗与成长历程,讲述他们怎样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创业时间——拒绝平庸的力量

 第一节 改变一生的一堂课

 第二节 “被拒绝”的力量

 第三节 1000美元的起点

 第四节 没有市场,就创造一个

 第五节 耐克的精神教父

 第六节 人格的力量

 第七节 最古怪的首席执行官

 第八节 难产的接班人

 第九节 文化的裂痕

 第十节 无为而治

 第十一节 永远奔跑的耐克人

第二章 创意空间——想做就去做

 第一节 穿球衣的“上帝”

 第二节 与上帝对话

 第三节 用运动去改变

 第四节 奥运擦边球

 第五节 伟大的定义

 第六节 现在就做

 第七节 人生就是全力以赴

 第八节 没有脚也能奔跑

 第九节 创意的黄金定律

第三章 创新厨房一会思考的运动鞋

 第一节 梦中诞生的胜利之神

 第二节 它不仅仅是一个对号

 第三节 创新厨房

 第四节 细节决定论

 第五节 绿色风暴与仿生哲学

 第六节 金甲虫带来的艺术灵感

 第七节 为大众的,就是最好的

第四章 创造之路一运动改变人生

 第一节 不断膨胀的气球

 第二节 要学会尊重

 第三节 耐克的道德红线

 第四节 女性的秘密

 第五节 “时尚夜跑”运动汇

 第六节 旧的也是好的

 第七节 借鸡生蛋的奥妙

 第八节 以文化的名义

 第九节 耐克的中国情结

结语

试读章节

作为最有价值的运动品牌,今天耐克公司的营业额以亿为单位来计算,可是有谁能想到,当初耐克起家的时候,公司创办者所有的钱加起来不过1000美元。

菲尔·奈特在大学课堂上写出的作业给了他启示,让他认真思考了自己的未来,他觉得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运动和运动产业,作为一名不错的中长跑运动员,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脚上的鞋。他知道自己的教练比尔·鲍尔曼正在研发运动鞋,他对教练的设计能力深信不疑,对自己的商业判断也毫不怀疑。于是他找到了教练,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比尔·鲍尔曼非常了解菲尔·奈特,他觉得这个读过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聪慧过人,更何况自己也在训练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运动员能拥有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对提高运动成绩意味着什么。

一开始,两个人的想法是找到一些鞋类加工厂,自己提供设计图纸,让这些工厂代为加工。不过,两个人跑了很多家工厂,也没有一家愿意提供这样的服务。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一个是只有理论经验的田径教练,没有谁会相信这两个人会有什么天才的设计。所以,两个人吃了很多次闭门羹。

“看来,没有人相信我们的实力,要不我们自己开一家公司吧,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菲尔·奈特对比尔·鲍尔曼说。

“是啊,我们都快走断了腿,但是仍然没有出路,我们只好自己做了。”屡屡被拒绝的比尔·鲍尔曼和奈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只要认准了一条道路,只管前行就是了,尝试了也许不能成功,但是如果不去勇敢地尝试,就一定是失败的结局。两个人各自凑了500美元,注册了一家体育用品公司,起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

在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期间,菲尔·奈特对运动商品市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奈特发现:虽然阿迪达斯品牌在运动界一家独大,但是价格低廉、质量上乘、推销方式多样的日本运动鞋也很受欢迎,而且还有打破阿迪达斯垄断局面的趋势。

于是,菲尔·奈特放弃了在本土制造运动鞋的念头,日本制鞋商人鬼冢虎进人了菲尔·奈特的视野,当菲尔·奈特提出与鬼冢公司合作的计划后,鬼冢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精明的他仿佛已经看见了大洋彼岸的遍地黄金。如果奈特成功了,对自己公司的发展有好处,即使失败了,也不过失去一个销售市场而已。无论怎样,都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尽管合同中规定,鬼冢公司的收益要更多些,但是奈特毫不介意,因为自己的公司不过是个小公司,根本没有话语权与选择权。

因为资金有限,奈特租用的是位于垃圾站旁边的一间小店面,这里既是办公室也是产品库房。为了节省资金,他们甚至将废品收购站里买来的废料清洗干净,作为产品的包装。鲍尔曼和奈特齐心协力,甚至吃住在店铺里,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公司走上正轨。

1963年12月,蓝带体育用品公司收到了第一批从日本运来的产品。一年过后,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300双,营业额也达到了8000美元,这是菲尔·奈特和比尔·鲍尔曼最初投人资金的8倍。虽然在那些大商人眼里8000美元这个数字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初涉商海的两个运动员而言,取得这个成绩他们已经很开心了。

菲尔·奈特学以致用,他那个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可不是虚名,他知道好产品也同样需要好的销售人员。天才销售员杰尔夫·约翰逊被聘到蓝带体育用品公司,他没有辜负菲尔·奈特的期望,公司的营业额很快大幅度提升,比尔·鲍尔曼设计的产品影响逐步扩大,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的声名日渐远播。

菲尔·奈特认为网撒得大捕的鱼也会多些,所以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在美国各地设立了分店。比尔·鲍尔曼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轻便的尼龙面料的跑鞋大大减轻了跑步者的“负担”,采用减震材料制造的“波士顿”型跑鞋、“马拉松”鞋纷纷跑进了人们的生活。几年之后,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30万美元。

但是好景不长,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的合作伙伴鬼冢虎给菲尔·奈特制造了大麻烦。

看到蓝带体育用品公司的效益一路飙升,鬼冢虎非常艳羡,他觉得自己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设计,而菲尔·奈特和比尔·鲍尔曼仅仅是销售者,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让他的心理十分不平衡。鬼冢虎不断地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还把一等品留在国内销售,而将一些残次品发往美国。

尽管如此,奈特仍然一再忍让,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自己只好受制于人。不料鬼冢虎得寸进尺,提出了更为非分的要求:“如果想继续获得我们的产品,那么你们必须答应一个条件,我们想购买你们公司51%的股份,还要在公司董事会占有两个名额,如果答应我们的要求,还可以考虑继续合作。”

鬼冢虎派出的五人代表团和奈特展开了艰苦的谈判,一开始就给了奈特当头一棒。他们以为奈特会为了公司的收益而答应这个无理要求。P14-17

序言

1993年,美国著名的《体育新闻》杂志举办了一次评选——“哪家企业是运动行业中的最强者”,获奖的是耐克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奈特,这是奈特获得的数不清的荣誉中的一个。这位特立独行的董事长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连连创造出运动行业的奇迹,他使得耐克品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作坊式小品牌,变成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运动品牌之一。

耐克品牌生逢“乱世”,当它走向崛起的时候,运动行业早已经“狼烟四起”。阿迪达斯、茵宝、锐步、彪马等知名品牌早已有了稳定的市场份额,耐克同这些成熟的大企业竞争无异于“虎口夺食”,但是耐克公司仍凭借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如今,耐克在世界范围内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几百亿美元。很多青少年以拥有一双耐克鞋为荣,而耐克品牌也被誉为“世界最成功的消费品牌之一”。

奈特对耐克公司文化的总结是:“我们并不仅仅是一个出售运动鞋的公司,我们输出的是一种文化观念。”正是这个伟大的企业经营理念打破了传统运动行业的观念,使得耐克公司抢占了运动市场的制高点。

耐克公司出发的第一站就是培育市场观念。耐克公司的调研部门发现,青少年是运动行业消费的主力军,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的心理是渴望速度和激情、喜欢追星,他们追逐流行风潮而且想象力极为丰富;他们充满青春和活力,对新事物怀有巨大的好奇心,对新产品的运动性能更为注重。

针对青少年的这种心理,耐克公司先是采取了明星偶像路线,使青少年提高对耐克品牌的认同度,并提高他们对耐克产品的黏着度,或者说忠诚度。耐克公司先后聘请了多位世界知名的体育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如“篮球之王”乔丹、“篮坛坏小子”巴克利、“网球王子”阿加西、“足球巨星”坎通纳等。这些代言人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一个人都是佼佼者,代表着其所在领域的最高水平,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追星是少年的共性,明星们很快成为耐克公司与青少年之间沟通的纽带与桥梁。

耐克的一则经典广告很有代表性:卡通兔子本尼正在沉睡,忽然从自己头顶的地面上传来了嘈杂的声音,于是本尼爬出来看个究竟,原来是四个人在玩篮球,于是本尼开始大声抱怨,而它自己也很快成为对方戏耍的对象。本尼被当作篮球一样抛来抛去,这时它高声喊叫,请求支援。“篮球之王”乔丹忽然出现,他是来帮助自己的卡通朋友本尼的,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篮球比赛开始了。观众们都被曲折生动的故事所吸引,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预先设计好的广告,他们随着“飞人”乔丹和兔子本尼的脚步充分体会到体育的魅力。

耐克在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与运动联系在一起,运动精神自然也成了耐克的标签。世界上最讲究国家主义精神的是运动,而最没有国界的也是运动,因为运动与生命、进取、超越紧紧相连,耐克找到了人们心理的支点。

耐克公司文化输出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用户的参与性。奈特说:“虽然耐克公司是一个广告大户,但是坦率地说,我并不相信广告有什么神奇之处,我更愿意相信用户参与的作用。”

耐克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抓住了网络时代的特点,设计了一款篮球游戏,在游戏里,玩家可以和“飞人”乔丹玩斗牛游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强调自我的意识与个性,而且特别喜欢角色化代人,总是将自己想象成游戏的主角。乔丹是篮球场上当仁不让的王者,而耐克运动鞋是乔丹的最爱,于是大众的心中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耐克运动鞋是青少年偶像的运动装备。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耐克品牌的名人效应。

耐克公司的广告总监克瑞斯·瑞勒说:“我们的产品是有生命力的,只要消费者有梦想,我们就帮助他实现;即使他们没有梦想,我们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梦想。”

时至今日,耐克公司这个号称“没有工厂车间”的运动企业,在短短的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鲜有问津到誉满世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们的独特理念:文化就是生产力。

每一个奇迹的背后都有一种先进的理念做指导,耐克公司的成功为你展示的正是这种模式。

想要距成功更近一步,那么,更新你的观念吧!

后记

如果将耐克公司比作一个人的话,最恰当的形容词应该是:追求酷文化的叛逆小子。

在美国俄勒冈州的耐克公司总部,四周青翠的树木环绕,与其说这是一间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总部,倒不如说这是一个校园的体育场,在丛林掩映下,有鹅卵石铺就的慢跑小路,有清可见底的湖泊,有绿草茵茵的足球场……

耐克公司的总部又被称为“耐克校园”,总部大楼都以杰出的运动员名字命名,比如迈克尔·乔丹大厦等。大厦内部的墙壁上画着和运动有关的涂鸦,以及耐克历年的海报招贴画,俨然是一所大学学生宿舍墙壁的设计风格。公司规定,员工们都不许吸烟,鼓励大家多做有氧运动,在总部的各个角落,散落着运动自行车和溜冰鞋、滑板。各个部门的联系,全靠这些运动装备。

而且公司规定,员工午休时间必须做两个小时的运动。可以说,耐克公司不仅仅设计运动产品,而且能做到知行合一,从公司内部开始,弘扬伟大的运动精神。

耐克公司的文化精神就是洒脱自由的运动精神。这个文化理念与传统的公司文化迥异,并不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公司文化理念。作为耐克公司的领军人物,菲尔·奈特并不想让自己的员工做循规蹈矩的上班族,也不想让他们成为朝九晚五的蚁族。而是想让每一个耐克的员工成为富于冒险精神的开拓者。他在公司内部总是鼓励员工之间竞争、对抗。他甚至规定,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高声提出反对意见,甚至在自己发言的时候也不例外。

“我们的公司,就像一群疯狂的家伙的大聚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允许别人有独特的个性,我们公司每半年举办的总公司会议,就像是嬉皮士的聚会,每个人手里都端着酒杯,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大声喧哗、高谈阔论。谈论的中心话题可能是昨晚刚举行的一场篮球比赛。”一位耐克公司的员工说。

菲尔·奈特也像一名普通员工一样,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与员工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同时也讨论一下未来的运动流行趋势。这样做的结果正如菲尔·奈特所希望的那样,耐克公司充满了温情。

不仅如此,耐克公司在选择产品形象代言人方面也显现出和竞争对手们不同的旨趣。比如,耐克的代言人往往是特立独行的个性巨星,比如网球巨星麦肯罗,在网球界人称坏小子,他个性十足,脾气暴躁,经常冲到网球边界和裁判高声理论,也经常在落后的时候摔拍子,以宣泄对自己的不满。

再比如网球巨星阿加西,也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他经常不修边幅地出现在赛场上,甚至将一条牛仔裤剪短为运动短裤,这种创意也被耐克公司所用。毫无疑问,这也迅速地成为全世界青少年争相效仿的着装流行趋势,给耐克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样一来,耐克鞋就不仅仅是一双普通的运动鞋,而是一种文化观念的象征。意味着独立、自由和叛逆。

1984年初,耐克公司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他们和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签订了一份合作合同。迈克尔·乔丹作为耐克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不仅获得了五年的合约,还得到了价值不菲的耐克公司股票。

当时很多人对菲尔·奈特的决定感到匪夷所思,因为那时候的迈克尔·乔丹还只是个毛头小子,他的影响力不一定能给耐克公司带来多少利润。风物长宜放眼量,伟大和平庸就在这里显示出差距。在争议中,菲尔·奈特显现出一个战略家的高瞻远瞩,他认为,迈克尔·乔丹的身上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因为他代表着体育精神的精髓:永不服输的竞争意识,永争第一的勇敢信念,永远向前的生命活力。

果然,凭借着飞人迈克尔·乔丹的影响力,耐克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了乔丹牌的运动产品,如运动鞋、运动衣等,而第一年的销售额就高达一亿美元。至此大家才对总裁的远见卓识感到敬佩有加。

当然,果子成熟的过程是要经历风雨的。就在迈克尔·乔丹在赛场上第一次穿耐克运动鞋的时候,他遭到了NBA联盟的封杀,因为篮球联盟有自己统一的运动装备赞助商。眼看着在乔丹身上投入的巨资就要付之东流,销售总监为此一筹莫展,总裁菲尔·奈特召开了高管会议。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朋友们,我们的好机会来了。”菲尔·奈特一反常态,笑容可掬地说。

正当大家都在疑惑不解的时候,菲尔·奈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联盟禁止乔丹穿上充满自我个性的运动鞋,我们可以作为一次危机公关案例,来进行危机公关。只要能上媒体的头条,还有比这更便宜的免费广告宣传吗?”

果然,事情的发展完全应验了菲尔·奈特的预测,经过与篮球联盟的几番较量,耐克公司最终赢得了胜利。

可是,英雄也有迟暮的时候,当20世纪末,“空中飞人”迈克尔·乔丹隐退之后,耐克公司的影响力也大受影响,营业额不再快速增长,而是变得增长乏力。

菲尔·奈特向员工们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显然,将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是一个低级错误,我们曾经拥有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飞人,但是,当飞人不再飞翔的时候,我们要寻求一种变化。我们公司的文化理念,也要从追求个性的酷文化,转变为新的流行文化的引导者。我们曾经飞翔过,还要做游得最快的、跳得最高的、跑得最快的……”

菲尔·奈特说到做到,他将耐克公司重新定义为一个文化领导者,而不是一个文化规则的破坏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耐克公司先后收购了多个时尚品牌,不是固守着篮球运动,而是将研发领域延伸向高尔夫球、足球等领域。

而后,耐克公司斥资4.5亿美元,赢得了欧洲王者曼联队的运动服饰赞助权,菲尔·奈特将之称为继飞人迈克尔·乔丹之后的二次创业,因为足球号称“地球上的第一运动”。这次战略投资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耐克公司的营业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曾经有记者问菲尔·奈特:

“您认为这辈子所能想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菲尔·奈特想了想,然后认真地回答道:

“如果说真有最糟糕的事情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场景,如果有一天我抱着孙子玩,和孙子讲以前的创业故事,这时候孙子突然问我——‘耐克是什么’。”

不知道多久的将来以后有人会问出“耐克是什么”,我们只知道从耐克走进我们的生活起,我们就知道“耐克是什么”,一直都知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