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分析了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现状及其理论基础,进而论证了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正当性。同时论述了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定位和目标,并提出了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构建设想。本书围绕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这一中心问题,考察、借鉴了国际、国外典型的立法模式,希望通过比较、吸收和借鉴已有的立法理论和实践为中国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本书立足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精神,强调了中国化学品污染的后果已经显现,防治化学品污染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作者简介 腾延娟,女,山东文登人,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大学理学学士,郑州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现执教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论文《论环境立法的科学性》(发表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5)》)获环保部与中国法学会主办“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征文一等奖,《光明日报》、新华网等转载了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国法学会智库文库收录;论文《论环境法中的协商民主机制》获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九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一等奖;论文《协商民主的法治化推进研究》获中国法学会第十二届法学家论坛征文优秀奖。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由来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进路、内容、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 四、化学品的界定 第一章 化学品立法现状 第一节 国际化学品立法分析 一、国际立法概述 二、《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 第二节 国外化学品立法 一、美国 二、欧盟 三、其他国家 第三节 中国化学品立法 一、与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二、化学品立法存在的问题 三、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绿色化学理论 一、科学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三、绿色化学的理念 第二节 风险理论 一、风险社会理论 二、风险社会的特点 三、风险理论对法学的影响 四、风险理论对化学品立法的影响 第三节 多元协同治理理论 一、“一元治理”模式 二、环境多元治理主体的生成 三、环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四、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对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影响 第四节 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理论 一、事前的预防常态化合作机制 二、事中危机化解机制 三、事后恢复重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正当性、科学性和伦理观 第一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合法性 一、立法是对利益博弈结果的确认 二、化学品立法是对环境诉求的满足 第二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合理性 一、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必要性 二、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可能性 第三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可行性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化学品风险规制提供了契机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了经济新常态的需要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环境治理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科学性 一、克服已有环境立法的弊端 二、树立环境立法的风险意识 三、建立和强化“环境科学立法” 第五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伦理观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局限性 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融合 三、化学品伦理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的定位及目标 第一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名称和法律位阶 一、法律名称 二、法律位阶 三、化学品污染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的立法目的 一、确立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目的的依据 二、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三、增加化学品信息公开 四、保持中国化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立法目的体系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确立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基本原则的依据 二、风险预防原则 三、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原则 四、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的责任和义务分担原则 五、促进信息公开原则 六、公众参与原则 七、基本原则体系的内在结构 第四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体例 一、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体例的考察 二、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体例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度构建概述 一、确立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基本制度的标准 二、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基本制度的体系 第二节 预防性制度 一、化学品名录制度 二、化学品环境风险规划制度 三、化学品行政管理协调制度 四、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制度 第三节 支持性制度 一、化学品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二、化学品申报、登记和许可制度 三、化学品自愿协议制度 第四节 补救性制度 一、化学品环境损害补偿制度 二、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