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东的忠州人,对忠州故土怀揣深深眷念,对齐鲁大地深藏赤诚之爱,对乡亲故友的大情大义,把对多年来精彩的人生演绎都浓缩到由易新苗等编著的《忠州儿女在齐鲁》这本书中。走进该书,便走进了忠州悠久的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走进了波澜壮阔的三峡移民史,走进了浓浓乡情,走进了血浓于水的鲁忠情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忠州儿女在齐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易新苗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扎根山东的忠州人,对忠州故土怀揣深深眷念,对齐鲁大地深藏赤诚之爱,对乡亲故友的大情大义,把对多年来精彩的人生演绎都浓缩到由易新苗等编著的《忠州儿女在齐鲁》这本书中。走进该书,便走进了忠州悠久的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走进了波澜壮阔的三峡移民史,走进了浓浓乡情,走进了血浓于水的鲁忠情缘。 内容推荐 齐鲁大地的忠州人,多为三峡移民和20世纪90年代末因山东省对口支援忠县而接收安置的三峡库区大学毕业生。故土难离,始终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然而,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民族大业,他们挥别家园,为三峡工程让路。三峡大移民,决不是百万人口的简单重组。它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迁,绝不亚于三峡自然景观的沧海桑田变化。三峡大移民,注定是一部雄浑的史诗。而齐鲁大地的忠州人,参与谱写了这部史诗。颤抖着双手,鞠一捧村口的泉水,告别那永生不忘的甘甜。装一袋忠州的故土,告别那富饶的良田群山。对着长江洒下两行清泪,三峡工程你来吧,我为你让路;齐鲁大地你等我,我为你奋进。 今天,他们继续谱写这样的精神,谱写这样的豪迈,谱写这样的深情。于是他们谱写出了《忠州儿女在齐鲁》。 《忠州儿女在齐鲁》由易新苗等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情系忠州 爷爷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在路上 再看你一眼 十月 十年 追忆十年 回忆从前 回乡偶书 家园如梦 再回忠州 故乡,你变了吗? 梦里蛙声一片 忠州豆腐乳,来鲁安个家 情系长江 第二章 功建齐鲁 学海无涯 感受夏镇 爱·快乐·青州 有理想才有成功 回首已是十二年——我的充值人生 认清自我,走上通往成功的路 说说莱西的那两年 “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 是人立足社会之根本 风雨人生路——我的枣庄情结 祝福库区毕业生陶建平 难舍齐鲁大地情,难忘山大培养恩——记在济南的学习生活 我学“胶东话” 说说山东话 忆学骑自行车 自主创业 福鑫创业园的三峡人——访烟台希宇纸制品包装厂罗贤忠总经理 风雨过后是彩虹——写给齐鲁忠州儿女 我的人生之变 做,就有可能 我和我的“恋渝川味美食坊” 在泰山脚下 快乐生活 他从三峡来 “情”让我执著 情在山东 走近巴山 情牵三峡情满齐鲁 在赴齐鲁的路上 我不后悔 我的岛城缘 库区毕业生,你还好吗? 我来济南的日子 从家乡到家乡 我眼中泗水的那些人和事 他乡那些事 为国分忧 我们和灾区的小朋友们过端午 抗震救灾工作纪实 爱心接力 赈灾倡议书 第三章 重建家园 移民自述 祖国处处是我家 忠县移民“立足新家,勤劳创业”——一名外迁移民的自述 异乡月明 一个孩子眼里的移民生活 第二故乡是齐鲁——一位三峡移民的自述 根植山东创伟业,怀揣感恩情谊深——一个来自三峡移民的自述 移民礼赞 我送移民到山东 “小红帽”身边的故事 记录——写在三峡移民之后 我听熊德国作报告 三峡移民在莱州的幸福生活 三峡移民真不差,走到哪里哪开花 勤劳致富——种植大棚蔬菜 威海偶遇忠州人 致富带头人李洪华 第四章 亲历和谐 老乡见老乡 胜利的呼声 欣慰的一天 我与移民的亲密接触 关注三峡移民,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第五章 人在山东 后记 试读章节 那天中午,卧床很久的爷爷坚持到桌子上和我一起吃饭。我和大叔家的弟弟搀扶着爷爷坐到桌子上,爷爷说不用扶,自己能行。爷爷拿筷子的手不停地颤抖,但他终究坚持自己夹菜。后来我想,爷爷只不过是想要告诉我,他还好,让我安心而已!爷爷一生好酒,那顿饭,我给爷爷倒了小半碗啤酒予他,爸和叔都说不能喝酒,爷爷说:“喝点喝点,春回来了高兴!”爷爷没有喝完那点酒,他慢慢地喝两口,说:“不喝了,我吃点饭!”爷爷已经好些天不能吃饭了,爸和叔他们都颇感欣慰!那是爷爷在桌子上吃的最后一次饭,喝的最后一次酒1 8月21日上午,我临走的时候,再次捧起他老人家的手,血管经脉缕缕可辨。爷爷说:“你能回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我即使去世了你也不要回来了,攒点钱,自己过日子!”爷爷说话时,不停地喘着气。我说:“别说了,我知道,您安心养病,过年再回来看您!” 爷爷无力地抓着我的手,这双手,它撑起过一个家,它养活三个孩子,它也曾教我如何写好毛笔字,那时我是多么不耐烦,而今,这双手,它无力了,却颇似千斤重,爷爷的手,它是卧床多日干枯无力的手,它是牵挂孙子人生道路的手,它是亲情涌现言无尽的手。 爷爷说:“好好地工作,不要贪赃枉法,不要行贿受贿!”我说:“好!” 爷爷说:“以后你幺叔家的妹大学毕业了,工作要帮着找一找!”我说:“好!” 爷爷说:“谈的对象合适就结婚吧。不要耽误了人家,早点要个孩子,你爸爸和你妈趁年轻还能帮你照看!”我说:“好!” 爷爷说:“有条件的话,还是男孩女孩都要一个!孩子们到时候也有亲戚走!”我说:“好!” 爷爷说:“你爸爸和你妈也打不了多少年工了,有条件了就把他们接到青岛去!”我说:“好!” 爷爷还说:…… 我背过身去,擦掉快要掉出来的泪水。 我俯下身,抱着爷爷说:“我走了,过年回来看您。”爷爷在我的手臂里说:“路上注意安全,到了打个电话!”我说:“好!” 我站起身的时候,爷爷说:“对谢轰好一点,你是个男人,要大气量一些!和和睦睦地攒钱过日子。”我说:“好,过年回来结婚。” 这是爷爷对我的最后的教诲,已成永恒。我没哭! 七点了,该是爷爷入土为安的时间了。我朝着家乡的方向叩首三拜,顿时鞭炮与锣鼓齐鸣,哭声伴着肆意飞扬的纸灰随着爷爷的脚步飘向无边的天际。 爷爷走了。我不哭,他说我是个男人,男人就要坚强,就要乐观。如他一样!我回到房间,喝下老婆准备好的牛奶和早点,穿好衣服上班去。 是夜,于台灯下,我将好久没用的砚台倒腾出来,倒入墨汁。爷爷生前曾对我说道:“我去世了你给我写碑文。”将毛笔润透,蘸好墨一笔一画规规整整地于A4纸的正中写下“故显考陈公讳光文老大人之墓”,仅写完这一行,泪如泉涌。想起我小的时候,爷爷就教我如何写袱包(用烧纸折叠而成,烧给已故先人),给我讲“显考”和“显妣”,讲“老大人”和“老孺人”,讲碑文的13字收单。我问爷爷,为什么要在姓的下面右空一格写下一个“讳”字,爷爷说:“《孟子·尽心下》日:讳名不讳姓!”他说,尊者和长者的名字是不可以直呼的。还给我讲,《公羊传·闵公辞》里的“《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里的讳字的意思。后来,写讳字,非书面正式文体,我也习惯写成繁体的“讳”。 又及,彼时年幼,放学回家,我做作业的时候爷爷总会吧嗒吧嗒地吸着他的铜烟杆,装上自己切好的自己种的烟叶,甚为陶醉,然后看着我写,同时教我认识更多的汉字。作业写得好,还会给我讲古闻逸事。后来,我自己读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左传》、《上下五千年》等书时,才知道爷爷当年所讲的多为民间流传的野史趣闻罢了! 爷爷终究是用他独特的方法,把握带进了知识的大门,开启了我对学习的兴趣。让我受益匪浅。 尊者,长者,师者,抑或其他! 爷爷,现在却不在了,说走就走了。我放下毛笔,伸手在眼前画了一圈,终究什么也没抓到,爷爷可能真的是走了吧! 春节,回家,我结婚,宾朋颇多,宴席甚丰,颇热闹,唯独没有爷爷的参与!也许他在保佑着我们,在祝福着我们!P4-5 序言 齐鲁大地情三峡故土根 ——《忠州儿女在齐鲁》序 三峡移民,对于故土三峡以及在故土上建设起来的三峡工程,他们拥有太多的情感。央视曾播出的电视剧《国家行动》更是道出了三峡移民的心声,情到深处泪自流,把我的情感牵到了那魂牵梦绕的地方…… 齐鲁大地情,三峡故土根。就在我感怀《国家行动》剧情与真实过往之点滴时,在西南大学读研究生的新苗给我送来一书稿,书名《忠州儿女在齐鲁》,在我惊叹于他情系故土、无私奉献之余,更佩服他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地做事精神,值得称道的是他费尽周折特邀我敬仰的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老先生题写书名,我对这本书更充满了期待。马老,在巴蜀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曾对他做过专访……新苗邀我为此书作序,我欣然应允,更感荣幸。 扎根山东的忠州人,对忠州故土怀揣深深眷念,对齐鲁大地深藏赤诚之爱,对乡亲故友的大情大义,把对多年来精彩的人生演绎都浓缩到《忠州儿女在齐鲁》这本书中。走进该书,便走进了忠州悠久的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走进了波澜壮阔的三峡移民史,走进了浓浓乡情,走进了血浓于水的鲁忠情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文天祥这首《正气歌》道尽了历代忠义之士的正气,实乃千古绝唱。其中的严将军,指的是忠州人严颜。“忠州”正是得名于严颜将军和刎首留城的巴曼子将军。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巴严二将军的“意怀忠信”而赐名“忠州”。忠州人的忠,齐鲁人的礼,成就了齐鲁忠州人的忠肝义胆、知书达理。 忠州人才辈出,古有吴国大将甘宁、明刑部尚书高倬、女将军秦良玉……今有方文培、马识途、范硕默、罗广斌、罗广文……今朝数风流人物,更有齐鲁大地的忠州人。 齐鲁大地的忠州人,多为三峡移民和20世纪90年代末因山东省对口支援忠县而接收安置的三峡库区大学毕业生。故土难离,始终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然而,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民族大业,他们挥别家园,为三峡工程让路。三峡大移民,决不是百万人口的简单重组。它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迁,绝不亚于三峡自然景观的沧海桑田变化。三峡大移民,注定是一部雄浑的史诗。而齐鲁大地的忠州人,参与谱写了这部史诗。颤抖着双手,鞠一捧村口的泉水,告别那永生不忘的甘甜。装一袋忠州的故土,告别那富饶的良田群山。对着长江洒下两行清泪,三峡工程你来吧,我为你让路;齐鲁大地你等我,我为你奋进。 他们忠,忠于国家利益,他们离开忠州故土。 他们忠,忠于第二故乡,他们扎根齐鲁大地。 今天,他们继续谱写这样的精神,谱写这样的豪迈,谱写这样的深情。于是他们谱写出了《忠州儿女在齐鲁》。 “远离忠州故土难忘当年终生养育之恩,根置齐鲁大地潜心开创未来锦绣前程。”凝视李启科将军亲笔手书的隽永遒劲的这副对联,这是游子的思念,这是长者的寄语,这是智者的期望。 我坚信,齐鲁大地的忠州儿女绝不负忠,更不负鲁。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征程中,他们的未来也必将更加精彩。 李关宾 2010年6月 后记 三峡工程,百年梦想;高峡平湖,千秋伟业。三峡工程改变了三峡儿女的命运,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三峡工程,对口支援使三峡儿女从中受益,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更有深刻体会。仅从自身家庭的变化可见一斑:愚兄抓住三峡移民搬迁机遇,自主创业于万州,扎根建材市场有所建树,家父家母也因此洗脚上田,进城务工;愚姐毕业于万县卫校,也因江苏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关系被安置到江苏工作,一家五口人的命运竟然与三峡紧密相连!作为远赴山东工作的三峡库区毕业生,更应该关注迁鲁的三峡移民的生活与创业,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可歌可泣的移民精神永载史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三峡人!因三峡工程智力移民到东部沿海工作的每一位三峡库区毕业生同样也深知这一分量,他们更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这一精神内核。 时至今日,我还荣幸地珍藏着2000年8月《齐鲁晚报》刊登的忠县迁鲁移民的那份报纸。我时常将此作为精神食粮来鼓励鞭策我自己,我们,正如上百上万的三峡库区毕业生也和在鲁忠州儿女一样,用三峡移民精神激励着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创业。 在党委和政府的组织下,三峡库区毕业生响应党委和政府的号召,沿海发达地区有组织地接收安置了大量三峡库区毕业生。他们的整体迁徙,是百万移民工程的前奏,是三峡移民精神的最高体现。他们分布于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市,而在鲁工作生活的三峡库区毕业生则是这个特殊群体的缩影。当我们礼赞百万三峡移民伟大精神之余,也不妨将关注的笔触转移到三峡库区毕业生在东部沿海的成长上来。 作为库区青年知识分子中普通的一员,调查研究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去发现这群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三峡儿女的个人情操、精神面貌,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三峡工程即将竣工,因三峡工程智力移民到山东工作的三峡库区毕业生,他们从当初少不更事、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今日的人父人母,他们的现状如何,还是否扎根山东,正是《忠州儿女在齐鲁》一书所要关注、了解的。 三峡青年志愿者齐鲁行,从侧面给关心帮助他们成长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参考。2007年年初我写了一份倡议书,倡议创建来鲁工作的库区毕业生的民间档案和网络交流平台,以此纪念伟大的三峡工程给三峡人民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沿海发达地区对口援三峡库区,唤起曾经的三峡库区毕业生对西部、对库区的关注。我花费了三年的业余时间,自费走访了重庆、忠县以及山东的章丘、聊城、济南、即墨、寿光、青岛、龙口、莱州、胶州、福山、济宁、泗水、新泰、曲阜、枣庄、广饶等地,采访了部分三峡库区毕业生和迁鲁三峡移民,我们的发现应该是令人兴奋的。 如今三峡库区毕业生的现状基本厘清,网络交流平台已经构建。当我们仔细观察活跃于网络中的三峡库区毕业生,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与故土忠州和第二故乡齐鲁大地相关联的昵称赫然跳入眼帘。望蜀、思渝、渝心、渝飞、渝山、恋渝、鲁川、鲁忠、渝忠、巴国人家、巴山蜀水,这些网络昵称无一例外地表现了齐鲁忠州儿女内心早已把故土深深地埋藏于心窝上,把西部人耕耘的脚印烙在了齐鲁热土里。这些昵称是忠州儿女活跃在网络世界的身影,然而当我们揭开网络的虚拟面纱,掀起他们的盖头来时,你同样也会惊奇地发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根植齐鲁,回报故土是他们的共有品质。 通过网络、电话沟通,实地走访,我发现了一批批具有忠勇精神和孔孟儒家文化复合背景的忠州儿女优秀典型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创建学习型社会方面有龚会莲、陶建平、唐点平、周卫生博士研究生;杨田华、肖福菊、陈淑英、谢安庆等硕士研究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出了诸如罗贤忠、张瑞生、王彪、袁代福、徐海生、刘琼、李卫华等商界弄潮儿;在勤政廉政的政界有彭永侯、李顺林、李家盛等人。然而,在这个群体中,也有部分同学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山东,回到了三峡库区,或是南下追寻他们的人生理想,或是走出山东跨出国门留学、工作,或越洋干事创业。当悉数尘封的档案,阅读他们的十年感怀,我们无不会为关心关爱这个特殊群体的人们发出由衷的赞叹和钦佩,这些都体现了难以割舍的鲁忠亲情、友情,这必将为库区人民永远铭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三峡库区毕业生的十年感悟,倾情创作,虽没有作家的专业笔触,但却表现了他们情系家乡,根植齐鲁的宽阔胸襟,体现了他们为促进鲁忠经济文化交流的迫切愿望。在我们走访过程中,我们也同样地发现了在很多方面也活跃着一批为库区、为西部服务的志愿者,如反哺家乡、为忠县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自发地迎接迁鲁三峡移民到来的库区毕业生罗平安、刘良荣、刘世凡等人,更有到三峡移民家嘘寒问暖,帮助他们尽早融入当地生活的罗永俊等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枣庄工作的吴伟成、秦大春、黄仕文、黄谋、王彪等人还自发地举办了学习三峡移民精神学习报告会,邀请三峡移民代表熊德国、李洪华为三峡库区毕业生做扎根山东、建功齐鲁的学习报告会,以此激励齐鲁忠州儿女扎根山东,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回报桑梓。2008年5月汶川地震,102位三峡库区毕业生情系灾区,自发组织乡情特别捐款近3万元,委托家乡慈善机构转赠灾区,2009年7月,他们组织策划走访山东寿光化龙、稻田和广饶大王镇的三峡移民,据悉关注三峡移民、走访慰问三峡移民的自愿者活动已经纳入他们的年度计划。201。0年在青岛工作的三峡库区毕业生还走访慰问了在淄博工作、生活的部分同学。 三峡青年志愿者齐鲁行,得到了山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关宾同志的亲切关怀。在山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顾焕斌处长的关心与支持下,本书稿才得以顺利出版。重庆市移民局政策法规处宣传办公室郎诚处长高度评价本书稿有价值,有意义,难能可贵!李启科将军、巴山画家也给予书稿的编辑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同时也感谢重庆市奕茂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清、总经理易建勇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时,特别感谢烟台市福山区希宇纸制品包装厂的罗贤忠总经理和部分三峡库区毕业生的慷慨解囊之助。 齐鲁忠州儿女秉承“忠文化”的优秀传统,吸纳新的时代精神与风貌,在孔孟文化的熏陶下,走出了一条条成功的人生道路。愿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再立新功! 是为记。 易新苗于西南大学 2009年9月1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