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钢、邱德华编著的《小城镇环境与景观设计》是基于小城镇快速发展的需求,综合、归纳了多学科、专业的景观规划与环境艺术设计在小城镇景观规划建设层面上的研究内容与应用成果,突出体现了设计类艺术审美的思维、表达特征。虽然本书经历了10年的积累和5年编写的磨砺,但是在编著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断吸收增加新方法、新成果的同时,也不断推出本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应用、指导于社会实践,最终又以社会成果反哺、提高了本书的内容质量。其中,有相当部分的理论研究是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和借鉴了国内外同行的实践研究成果。
刘剑钢、邱德华编著的《小城镇环境与景观设计》是一部填补国内外小城镇环境景观设计研究空白的理论创新著作。本书是作者在多年讲授、探索与从事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设计与教学、科研与实践、施工与管理的需要,站在小城镇规划、设计层面,从环境艺术审美的视角切入小城镇空间,对环境景观设计理论作了审美本源、分类方法和设计实践深入研究的成果。
《小城镇环境与景观设计》分为“理、法、用”三部分共十章内容,探讨了小城镇环境景观设计的立场观念、要素分类方法与分类设计的具体实践,涉及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与景观艺术专业理论,并附录部分国内景观设计的政令、法规、规范。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与社会行业设计人员从事景观设计与研究的参考书,也可供对小城镇景观艺术设计、研究有兴趣爱好的广大读者阅读。
1概述
1.1 小城镇环境景观的萌生
1.2 小城镇景观的功能构成
1.2.1 人城关系
1.2.2 人景关系
1.2.3 舒美关系
1.2.4 景观营造
l.3 当代小城镇景观艺术概述
1.3.1 景观形态基础
1.3.2 景观艺术特色
1.3.3 小城镇环境景观发展趋势
2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基本问题
2.1 概念与范畴
2.1.1 景观本体论
2.1.2 景观艺术论
2.1.3 景观技术论
2.2 思维与观念
2.2.1 小城镇景观设计思维
2.2.2 小城镇景观设计观念
2.2.3 小城镇景观设计原则
2.3 环境与景观设计方法论
2.3.1 “人本中心”的核心设计
2.3.2 “以人为本”的主体设计
2.3.3 “天人合一”的整体设计
2.4 景观的背景文化与文明
2.4.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2.4.2 东西方文化对峙与交融
2.4.3 地方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明
3我国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演进
3.1 小城镇空问景观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3.1.1 传统小城镇景观艺术的产生与演化
3.1.2 小城镇景观与自然空间环境的关系
3.1.3 小城镇景观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
3.2 小城镇景观设计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3.2.1 小城镇环境与景观设计范畴
3.2.2 景观设计同相近学科的关系
3.2.3 小城镇景观艺术设计的演化
3.3 小城镇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3.3.1 历史的启迪
3.3.2 现状与危机
3.3.3 发展趋势
4小城镇环境景观设计体系
4.1 景观设计要素与构成关系
4.1.1 环境设计体系
4.1.2 景观设计体系
4.1.3 景观艺术设计体系
4.2 环境景观艺术的主体设计
4.2.1 视觉环境与景观形态艺术设计
4.2.2 景观艺术本体设计的基本内涵
4.2.3 小城镇景观环境氛围的艺术设计
4.3 景观概念设计与应用设计
4.3.1 经验虚拟的设计
4.3.2 超越理性的设计
4.3.3 N J...现实的设计
5小城镇环境景观要素分类
5.1 景观要素分类概述
5.1.1 景观分类的目的、意义与原则
5.1.2 小城镇景观要素的分类界定
5.2 景观要素分类方法
5.2.1 以自然地理环境形态为特征的景观要素分类
5.2.2 以建筑空间环境属性为特征的景观要素分类
5.2.3 以人文历史环境属性为特征的景观要素分类
5.2.4 其他
5.3 小城镇镇区景观要素的系统分类
5.3.1 镇区景观要素的系统分类原则
5.3.2 镇区景观要素体系的系统分类
6小城镇环境景观要素设计
6.1 物质形态要素的视觉设计
6.1.1 形态要素的符号解码
6.1.2 符号组合的审美规律
6.1.3 物象意境的心理审验
6.2 人文1青态意象的视觉设计
6.2.1 人本情结
6.2.2 文化情结
6.2.3 历史情结
6.3 景观要素空间构成设计
6.3.1 道路交通
6.3.2 建筑构筑
6.3.3 场地绿化
6.3.4 公共设施
6.3.5 装饰小品
6.4 环境景观艺术的综合设计
6.4.1 景观空间的“理”
6.4.2 景观环境的“情”
6.4.3 情景交融的景观艺术
6.5 环境景观设计程序
6.5.1 景观策划程序
6.5.2 景观概念设计程序
6.5.3 景观方案设计程序
7小城镇环境景观分类设计
7.1 自然景观的分类设计
7.1.1 自然地质景观艺术设计
7.1.2 绿色植物景观艺术设计
7.1.3 气候季相景观艺术设计
7.2 人工景观的分类设计
7.2.1 街道景观艺术设计
7.2.2 广场景观艺术设计
7.2.3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7.2.4 纪念性景观艺术设计
7.2.5 居住区环境景观艺术设计
7.2.6 室内环境景观艺术设计
7.3 人文景观的分类设计
7.3.1 小城镇历史景观艺术设计
7.3.2 小城镇旅游景观艺术设计
7.3.3 科技景观艺术设计
7.3.4 影视景观艺术设计
8小城镇环境景观设计实践
8.1 街道景观设计
8.1.1 节点设计
8.1.2 线性设计
8.1.3 整体设计
8.2 广场景观设计
8.2.1 西方广场景观设计
8.2.2 t中国广场景观设计
8.3 建筑景观设计
8.3.1 象征性景观建筑
8.3.2 功能性景观建筑
8.4 居住景观设计
8.4.1 传统居住景观设计
8.4.2 现代居住景观设计
8.5 园林景观设计
8.5.1 依山
8.5.2 滨水
8.5.3 沿路
8.6 生态景观设计
8.6.1 地景
8.6.2 物景
8.6.3 意境
8.7 镇区公共环境与景观设计
8.7.1 平面——界面装饰艺术
8.7.2 立体——构筑小品艺术
8.7.3 空间——建筑形态艺术
8.7.4 综合——城镇环境艺术
9小城镇景观艺术案例赏析
9.1 自然景观艺术
9.1.1 大地景观艺术
9.1.2 滨水景观艺术
9.1.3 生态景观艺术
9.2 人工景观艺术
9.2.1 镇区景观策划
9.2.2 街道景观规划
9.2.3 建筑景观设计
9.2.4 人居景观营造
9.3 人文景观艺术
9.3.1 历史风貌景观保护
9.3.2 名胜古迹景观艺术
9.3.3 民俗风情景观艺术
10传承与展望
10.1 景观设计学科专业与行业的发展
10.1.1 高校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
10.1.2 景观设计行业人才的现状
10.1.3 景观规划设计法规与规范
10.2 小城镇环境景观设计方法的传承
10.2.1 师法自然的景观规划
10.2.2 中得心源的环境艺术
10.2.3 生态和谐的城镇意象
10.3 小城镇环境景观设计艺术的创新
10.3.1 基于功能价值的原创设计
10.3.2 提高审美鉴赏的创新设计
10.3.3 营造特色的城镇艺术景观
附录 景观设计法规、规范部分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