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历史比较与分析》编著者福斯特·恩杜比斯。
生态规划日益受到关注的结果是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理解与评估方法,这也能够保证人类行为和生态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Fit)。本书透过几个问题的探讨来理解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这些问题包括:哪些生态规划方法体现了理论及方法论的创新,为什么?这些方法主张的生态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是如何体现的?各种方法的共通之处何在,又是如何分异的?是否可以依据主题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在协调人类使用和生态保护时,应如何选择适用的方法?书中阐释各类方法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事件、观点和人物时使用了历史的分析方法。
致中国读者的话
序
致谢
绪论
0.1 人类行为与自然过程
0.2 基本概念
0.3 本书特色
第l章 生态规划历史回顾
1.1 范式演进
1.2 觉醒时期
1.3 形成时期
1.4 巩固时期
1.4.1 生态概念的发展
1.4.2 结合空间信息的技术
1.5 认同时期
1.6 多样时期
1.6.1 信息管理效率与准确性的提高
1.6.2 景观运行方式研究
1.6.3 生态规划中文化的融入
第2章 第一代景观适宜性评价法
2.1 景观适宜性评价法
2.2 第一代景观适宜性评价法
2.2.1 格式塔法
2.2.2 自然资源保护局潜力体系法
2.2.3 安格斯 希尔斯法或自然地理单元法
2.2.4 菲利普 刘易斯法或资源模式法
2.2.5 麦克哈格法或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适宜性评价方法
2.2.6 其他适宜性评价方法
第3章 第二代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
3.1 基本概念和步骤
3.1.1 生态概念
3.1.2 景观适宜性的基本概念
3.1.3 步骤
3.2 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种类
3.2.1 景观单元和景观分类法
3.2.2 景观资源调查和评价法
3.2.3 空间配置评价法
3.2.4 战略适宜性评价方法
第4章 应用人文生态方法
4.1 生态规划的多元方法
4.2 应用人文生态学:主要关注的问题
4.3 概念基础
4.4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
4.4.1 文化适应
4.4.2 场所构建
4.5 程序指导与应用实例
4.5.1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黑泽尔顿区域人文生态规划研究
4.5.2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肯尼特区域人文生态规划研究
4.5.3 麦克哈格的人文生态规划方法
4.5.4 美国新泽西州派恩兰兹地区研究
4.5.5 以土地利用规划为指向的人文生态学
4.5.6 生命的景观:人文生态倾向
4.6 场所构建应用实例
4.6.1 文化敏感型案例:加拿大伯沃什本土社区设计研究
4.6.2 其他研究
第5章 应用生态系统方法
5.1 应用生态系统规划
5.2 重要概念
5.2.1 生态系统概念
5.2.2 一般系统理论
5.2.3 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和行为
5.2.4 生态系统对压力的响应
5.3 应用生态系统方法的子方法
5.4 生态系统与土地分类方法
5.4.1 自然一历史分类法的变体
5.4.2 分室流分类法
5.4.3 能量流分类法
5.5 生态系统评估方法
5.5.1 指标评价方法
5.5.2 基于模型的方法
5.6 整体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第6章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
6.1 历史概述
6.2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主要联系
6.3 基本概念
6.3.1 景观尺度下的生态系统功能
6.3.2 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
6.4 过渡概念
6.4.1 生境单元集合体
6.4.2 廊道一斑块一基质空间框架
6.4.3 水文景观结构
6.4.4 栖息地网络
6.4.5 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的空间导则
6.5 景观一生态规划:程序指导与应用实例
6.5.1 生境单元集合体概念的运用
6.5.2 廊道一斑块一基质空间框架的运用
6.5.3 栖息地网络的运用
6.5.4 景观生态优化法
第7章 景观评价和景观感知
7.1 历史概述
7.1.1 当代景观价值的起源
7.1.2 公共政策与景观价值
7.1.3 景观感知与评价的研究
7.2 景观评价与感知的研究范式
7.2.1 专家范式
7.2.2 行为学研究范式
7.2.3 人文主义范式
7.3 方法与应用实例选
7.3.1 专家范式研究实例
7.3.2 行为学范式研究实例
7.3.3 行为学范式中的心理物理模型研究
7.3.4 行为学范式中的认知模型研究
7.3.5 人文主义范式研究实例
第8章 生态规划综合分析方法
8.1 生态规划中的基本程序理论
8.2 尝试性分类
8.3 主要关注的问题
8.4 组织原则
8.4.1 人文与文化过程
8.4.2 程序指导
8.4.3 定量和定性技术
8.4.4 成果
后记
译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