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煮冰所著的《帝国海关》——第一部从海关的视角看中国近代历史沧桑巨变的独特史书!
让你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近代史!
海关,见证了中国从晚清到民国的沧桑巨变!
要想看懂中国近代历史,岂能绕过近代海关!
《帝国海关》中从鸦片战争写起,以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为大背景,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记述了近代中国海关参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变革的历史过程,客观地叙述了海关在近代中国历史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和重大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国海关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吴煮冰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煮冰所著的《帝国海关》——第一部从海关的视角看中国近代历史沧桑巨变的独特史书! 让你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近代史! 海关,见证了中国从晚清到民国的沧桑巨变! 要想看懂中国近代历史,岂能绕过近代海关! 《帝国海关》中从鸦片战争写起,以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为大背景,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记述了近代中国海关参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变革的历史过程,客观地叙述了海关在近代中国历史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和重大影响。 内容推荐 一部中国海关近代史,就是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吴煮冰所著的《帝国海关》讲述了从1840年到民国时期的海关历史故事,从海关的角度反映中国从晚清到民国的沧桑巨变。《帝国海关》中从鸦片战争写起,以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为大背景,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记述了近代中国海关参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变革的历史过程,客观地叙述了海关在近代中国历史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和重大影响。 文中配了大量的历史照片,使得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更生动地展示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目录 一 1840年的中国海关 1840年的时候,中国只有粤海关 洋人们很无奈 洋人们越告状朝廷越反感 中国人看不起洋人 林则徐禁烟倒也不难 英国人秋后算账 有人给皇帝出了一个恶主意 二 洋人从此进入海关 《南京条约》签订十个月后才有动静 英国人在租界里设海关 小刀会起义带给洋人的机会 洋人从此进入中国海关 洋人不买洋人的账 洋人跑官要官 全国海关统归洋人管理 三 洋人是这样管理中国海关的 中国海关官员一边凉快去了 洋人对华人关员实行绝对统治 华人关员是二等公民 对洋人的管理也不手软 海关选人百里挑一 四 大清国“第二外交部” 大清帝国观光使团到欧洲 美国人任团长的中国使团出发了 赫德劝朝廷放弃天朝中心的虚荣 朝廷对劳工终于有了一丝怜悯 大清国海关伦敦办事处 一个英国人在云南被杀死之后 调停中法战争 葡萄牙沾了海关的光 办外交使的全是海关税银 五 海关的海军梦 慈禧太后惊了一身冷汗 最初的海军梦 总理衙门也不是好惹的 海军梦终于实现 六 1865年的“改革开放” 有一个声音在呼唤 世界上发声最强的雾角响起 终于“改革开放”了 大清邮局与“龙票” “四书五经”难舍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马拉的火车 七 让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海关在伦敦办报纸 中国菜从此名扬天下 力阻列强瓜分中国 八 中国海关是块肥肉 英国人是中国海关的老大 中国海关的势力延伸到朝鲜 海关里的“国中之国” 北极熊来了 日本人也来了 日本人把“满洲国”当道具 英国人再上一当 日本人在中国海关称了老大 九 关税钱撑起大清帝国的半边天 鸦片带来滚滚财源 关税钱是这样分配和使用的 打仗是个无底的洞 皇帝娘娘们也花了不少关税钱 朝廷借债,海关还钱 左宗棠一人借了七次外债 法国人打过来了 关税始终与战争赔款搅在一起 洋人硬逼着大清帝国借钱给日本 庚子赔款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十 一失足成千古恨 都是无知惹的祸 英国人听不进马克思的话 枪声,惊醒了安格联心中沉睡已久的美梦 中国人的无助呐喊 “铁棒终于磨成绣花针” 十一 洋人在中国海关也有不顺心的时候 世博会出丑的严重后果 洋人们有点惊慌失措 海关很温柔 孙中山在广州与洋人叫板 一艘神秘的苏联走私船到广州 共产党发动群众声援 广州政府在最后关头选择了退却 十二 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关 中国海关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海关惹恼了广东政府 阎锡山打海关的主意 华人关员总算不再是二等公民 宋子文动了恻隐之心 关税保管权终于收了回来 国民政府回到南京又离开南京 附录 中国海关大事记 试读章节 1840年的时候,中国只有粤海关 1840年的时候,中国只有粤海关(就是现在的广州海关)。 外国人进入中国海关“帮办”之前,清朝仅开放广州一个地方,让外国人做买卖。粤海关是大清国唯一管理西方商人贸易的海关(这一时期,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也存在,但仅管理华商和东洋、南洋商人来华贸易,业务量很少),可以说中国海关就是粤海关,粤海关是中国海关。 历史上粤海关的恶名很大,用臭名昭著、臭名远扬来形容,也不为过。从那时到今天,凡是记述这一时期中外关系的历史资料,都会抨击粤海关的敲诈勒索。用一句老外的话说,其腐败程度是“自罗马帝国鼎盛以来,没能与之相比的”。 粤海关历史很有些年头,发端于战国时期,那时广州称“番禺”,海上往来事务,由番禺地方官员管理。从秦至唐初八百年间,广州是与“丝绸之路”并存的通商要道,那个时候,粤海关的主要职能是对进出口船舶、货物和人员进行管理,由朝廷任命的太守或刺史兼管。唐朝的时候,广州已成为全国海上贸易中心,为了对进出口货物和人员进行管理,大约在公元660年,唐高宗下旨在广州特设市舶使,由岭南节度使兼任。公元683年,唐玄宗又下旨,在广州设立管理进出境机构——市舶司制度延续了大约一千年,其始、终都在广州。 清朝初期,郑成功和他的后代建立的政权,统治着台湾和东南沿海一些岛屿,与朝廷分庭抗礼。清朝是异族入侵建立的政权(他们自己也认为不太正统),老百姓也有点看不上眼,一直闹着“反清复明”的事情,令朝廷很头痛。为防止郑氏政权从大陆获得物资,同时,也防范沿海人民与郑氏政权“勾结”,壮大反清复明力量,朝廷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废除市舶司,互市限于贡舶,税收由盐政院征收。186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军统一台湾后,清政府没了后顾之忧,康熙皇帝以国计民生为念,下旨解除海禁,开放对外贸易。朝廷又怕反清势力与洋人“勾结”,对中国籍船只出海严格管制,不准中国商人购买洋式帆船,不准打造500石以上的出海船只。 明朝的时候,西方商人还能在漳州、泉州、福州、厦门、宁波、定海经商,到了康熙年间,只准广州一口通商,西方商人不得不来广州。 那时,在国际间航行船舶都是外国的。 英国取得海上霸主地位后不久,就派商船来到中国。1669年,英国在广州设立商馆,贸易量大幅增长,到1764年,向中国输入商品总额达到120万两,大大超过先期来中国做生意的荷兰、葡萄牙和法国。当时,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茶叶、生丝、绸缎、土布、中药材、草席、蔗糖、瓷器、爆竹等,英国出口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玻璃器皿、钟表、棉花、棉布、毛织品和金属制品,后来,以煤油、火柴、肥皂、洋酒等物品为主。 十五世纪的时候,西欧国家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殖民扩张,尤其是英国,更是殖民扩张的急先锋,到处杀人放火,搞殖民统治。在中国,明朝的封建统治正进入中期,皇帝和大臣们对封建集权制自我感觉甚好的时候,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与明朝有往来的东南亚各国均被他们掠夺了过去,成为其殖民地。延续几个朝代的“朝贡贸易”寿终正寝,私人贸易兴起,经历了四个朝代的市舶司制度,也失去作用。 新的贸易形式,呼唤新的对外贸易监管机构。 粤海关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刚开始,职能以征税为主。 康熙二十四年,朝廷下令在广州设粤海关,在厦门设闽海关,在宁波设浙海关,在上海设江海关,开始了中国正式的海关制度。在这四个海关中,粤海关地位最高,朝廷规定其“监督”(相当于现在的关长),由皇帝从内务府旗人中钦派。那时,粤海关的管理范围很广,除整个广东沿海外,还包括今天的海南省及广西的合浦、钦州。 1685年,粤海关在广州正式建立,全称“督理广东省沿海等处贸易户部分司”,衙门设在广州五仙门内。第一任监督是吏部郎中宜尔格图,他是1680年到广州任市舶司提举的,1684年奉康熙皇帝旨意,筹办粤海关,1685年改任粤海关监督,官衔是“督理广东省沿海等处贸易各税务户部分司”。那个时候,粤海关归户部管辖,外国人都称粤海关监督为“户部”,即“粤海关部”。海关监督初设时,一年一换,后来才有连任的,皆以满人充任,品级一般都是三至五品,不是地方属官,与两广总督、广东巡抚的公文往来,均用“咨”,以示平行略后的地位。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只有稽查关务的权力。历史上有两个时期,粤海关监督由两广总督或广东巡抚兼任,前一个时期是1723年—1750年,后一个时期是1905年—1913年。1905年3月13日,两广总督岑春煊奉慈禧特令,接管粤海关税务,其官衔称呼是“钦命头品顶戴紫金城骑马赏穿黄马褂兵部尚书署理两广总督部堂兼管粤海关太平两关税务”。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