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耀辉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害怕下雨;害怕日晒;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失业;害怕经济不景气;害怕房价涨太快;害怕改变;害怕一成不变……为何社会越发达,人们怕得反而越多?《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中香港三大词人之一周耀辉,凭借对社会现实的精准观察,用诙谐幽默的文笔,将人们不敢面对的东西轻松揭破。读完这本书,(但愿)你可以什么都不怕。

内容推荐

周耀辉编著的《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亦真亦幻的故事,列举了从A到Z的一百多种现代恐惧症。从恐惧星期五到恐惧猫,这些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现代恐惧症,其实折射了都市人的欲望和渴望,在疏离的都市,渴望获得爱、获得关注、获得庇护的心情。《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作者表面写的是恐惧,目的却是令人破除恐惧,勇敢生活,是一部从反面着手,却写出了正能量的好书。

目录

序:怕什么 什么必然发生

A

无数蜘蛛,何处找人(以A为首的恐惧症超过60种,奇怪的是害怕花生酱黏到口腔顶部)

B

之间(以B为首的恐惧症接近20种)

C

什么都不怕,很可怕(以C为首的恐惧症约有50种,其中有种不可触及)

D

蛀牙、性生活、垂直的街道(以D为首的恐惧症有20多种,若你也害怕做决定)

E

EEEEEEEEEEEEE/FXXXXXXXXXXXXX(以E为首的有自由恐惧症和知识恐惧症)

F

一双猫眼、一腔热情、几只烂水果(以F为首的浪漫恐惧症却很少有人得……)

G

跪下来求婚,站起来演说(以G为首的恐惧症将近20种,害怕老或是人之常情)

H

千字,异性,手背长满鳞片(以H为首的恐惧症有30多种,害怕地狱或害怕树林)

I

包在报纸里的鱼咬人(以I为首的恐惧症只有9种,你害怕昆虫吗)

JK

蟑螂是非常成功的(以J为首的恐惧症只有两种,但不谈)

L

自右、和谐、弃暗投明(以L为首的恐惧症有17种,包括害怕生孩子)

M

软硬、大小、长短(以M为首的恐惧症有近40种,害怕悠长的等待,害怕记忆……听上去还不错)

N

不敢回家的三个人(以N为首的恐惧症有17种,如今害怕雾的人可怎么活)

O

肚脐钻出一条蛇像8(以O为首的恐惧症有20多种,女性或易罹患“害怕体重增加”)

P

下雨木偶恐惧恐惧(以P为首的恐惧症多达60种,希望你不要“害怕接吻”)

QR

X光叫蟾蜍长满皱纹(为什么没有以Q为首的恐惧症?)

S

我们的乌托邦(44种以S为首的恐惧症中,有一种“害怕月亮”)

T

图书馆里的三位天使(以T为首的恐惧症有30多种,是的,有人害怕海)

UVW

女巫不用文字想象天堂(以UVW为首的恐惧症不超过10种,可害怕漂亮女人怎么破)

XZ

本外/人兽(以X为首的恐惧症只有6种,但我们好像什么都怕)

试读章节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但偏偏这个世界充满恐惧,纵然医学界有能力把恐惧分门别类,可惜始终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先不说我,我身边就有很多人生活在恐惧之中。

单说以A为首的恐惧吧。

我的朋友A1非常非常害怕蜘蛛,他患的学名叫Arachnephobia。根据A1的记忆,他不是天生害怕蜘蛛的,只是有一次,大概六岁吧,他爸爸如常地高谈阔论,不巧头上吊下一只不大不小的蜘蛛,快要碰到他开始秃的头顶了。A1看在眼内,忽然觉得蜘蛛一定会顺势溜到爸爸的口里。他想警告爸爸,但爸爸从来不喜欢人家插嘴。他情急起来,果然看到蜘蛛已经进了爸爸口中。

从此,A1就害怕蜘蛛了,最奇怪的就是每逢A1看到中年男子开口说话,就会看到一只蜘蛛从他口中爬出来,甚至吐着丝,满口纠结不清。小时候,他希望所有的中年男人都不要说话,所以后来选择了当小学老师,因为碰到中年男人的机会比较低。现在,A1也步入中年了,他很担心自己开口说话的时候,也有蜘蛛一只只爬出来。于是,他很小心,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典范,尽力把吐出来的字变成一颗颗珍珠,不是蜘蛛。当然,他最希望的是终有一天碰到蜘蛛侠,他相信假如碰到这样一个救世英雄,一定从此爱上蜘蛛。

可惜,他还没有碰到蜘蛛侠。

从A1我认识了A2。他们两个起初是师生关系,后来A2长大了,有机会谈起大家的恐惧,居然成了忘年交。但开始的时候,当老师的A1其实很讨厌A2,总觉得他反叛高傲,看不起老师,连1+1=2这样简单的算术都故意弄得一塌糊涂。殊不知A2不是不想学,是他害怕数字,他患的学名叫Arithmophobia。得了这样的恐惧症,你也可以想象他上学的困难。幸好A2是个好学生,总算撑到中学,但一到中学,问题也更多了,不但是数学,其他学科也更多地动用数字了。

好像经济,A2知道社会富裕了,但他依旧碰到穷人,人家可以用统计数据做证明,他却太害怕数字了,不敢用同一个方法去说服自己社会的确富裕了。好像历史,A2知道春秋战国、贞观之治以及很多发生过的大事,只是说不出具体年月日。每当朋友讨论股市楼价,他都托词离开,因为恐惧。为了弥补自己的弱点,A2开始思考一些大问题,例如,放弃数据,或说放弃通过数据去处理现实去看待世界,行吗?

A2不清楚人家的感受,但他肯定,放弃数字,自己一定活得更快乐。

我另一个朋友A3患的比较常见,连中文译名都有了,叫“广场恐惧症”,英文是Agoraphobia,简单来说,就是害怕大的、人多的空间,例如广场。我曾经请她试试告诉我当中的感受,她说,明明是一片大地,却觉得脚下是一片大海,飘飘荡荡的,好像游啊游啊怎也游不到岸,心一乱,就更急,马上就要淹死了。她说,广场恐惧就是这样。我觉得她这个描述很有意思,于是追问下去。原来还有一段故事。

原来多年前,A3在一片很大很大的地方丢了一件对她很珍贵的东西。起初,她一想到地方之大,现场之拥挤,寻找之渺茫,决定放弃算了。可那到底是珍贵的东西,始终意难平,终于她想了一个比较有系统的方法:她先画张地图,再把那片大地方划分为一个个小方块;她决定从明天起,每天搜查一个小方块,不信搜不完,就算最终找不到,起码自己尽过力。开始的时候她的确是这样想的,可是,就在搜到第134天,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站在1.34米深的水中,再继续下去,必定没顶。她慌张得大叫起来。

从此,她就患上Agoraphobia,不敢再追寻。

就在A3大叫的一刹那,有人马上跑过来,最后还送了A3回家,做了朋友——她就是A4。与A3相反,A4不害怕大的、人多的地方,她最怕的是一个人,所以她几乎天天都跑到那片大地方去。至于A4患的算不算病,医学界还没有定论,不过名字倒已经有一个,叫Autophobia。至于A4自己,从来不觉得有病,她常常说,谁不害怕一个人?所以她一分手,马上就要找个新人拍拖,有人劝她不如先想想自己要找个怎样的伴侣,她理直气壮地说,我害怕一个人。后来,她结婚生子,大家都猜到她的原因。不过,正如A4所言,谁不害怕一个人?

她不停谈恋爱,以至结婚生子,其实都很平常,甚至正常,假如不是因为知道了她还有一个症状,我大概不会怀疑她的确患上Autophobia。这个症状是A3告诉我的,她说,A4家里养了很多乌鸦,原因是乌鸦有一种特性,从来不会让同类孤单地死去,假如有乌鸦要死了,其他乌鸦会马上飞来做伴。

原来A4担心,虽然有丈夫有孩子,但死,往往不受自己控制,不担保死去的时候他们一定在旁,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试试依靠乌鸦吧,养得久了,说不定乌鸦会当自己是同类呢。

她怕一个人生活,也怕一个人死去。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但我们好像什么都怕。你知道以A为首的恐惧症就有超过六十种吗?例如Amathophobia,害怕尘埃;例如Apotemnophobia,害怕断肢者;例如 Arachibutyrophobia,害怕花生酱粘到口腔的顶部。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你会做什么?

序言

2011年的时候,我在《南都周刊》开始了一个专栏,叫《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关于这个专栏,其实还有一个缘起。2010年的夏天,当时我身在德国Heidelberg(海德堡),一个风光明媚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明信片上你会看到的那种典型的欧洲式风光明媚。我在这个风光明媚的地方游山玩水的时候,收到一封电邮,是韩寒的编辑发过来的,问我有没有兴趣写《独唱团》。

当然,大家从来没有看过我的文字刊在《独唱团》上,因为他们是在第一期之后找我的。

当时,我收到约稿,意味着有机会向很多很多会看中文的人,讲一些我想讲的话。我觉得我应该答应,但,写什么呢?我就在Heidelberg这个乐园一般,这个似乎人人都不需要害怕的地方,诡异地想到我常常看到的一些关于中国人的事情,我觉得这些事情充满恐惧。因此,出现了一个想法:假如我们真的什么都不怕,会怎么样呢?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我由A一直写到Z,半真不假地书写以某字母为首的种种恐惧症。我写得很开心,是开了心。

与此同时,我会问一些人: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你会怎样呢?

主要的反应不外两种:一是,担心天下大乱,他们有一种假设,就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怕,一定会做一些坏事;二是,更基本的,就答“不可能”,不可能什么都不怕。我明白他们的反应,但我也觉得他们大抵已经失去某种天真、某种想象、某种假如。

慢慢我发现《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当中的关键字不单是怕或不怕,更是假如。

我可以不断用我的方法去书写假如,但我发觉我不知道如何让我身边的人,可以和我一起去想象假如。

我怎样可以让我们挽回一些天真,挽回一些想象,挽回一些假如?

我不知道。我发觉我不知道怎么可以带你回到乐园,回到一个 Heidelberg般充满着“啊,我们什么也可以”的地方。我不懂得带你去一个乐园,于是我想,我可以试着带你去地狱。

我去地狱的灵感来自最近看的一位哲学家,他谈灾难,谈我们可以如何面对灾难。他提出一个吊诡的想法:我们就把这个灾难看作必然发生,然后站在这个灾难必然发生的处境之中去想,看看我们会做些什么。简单来说,他的想法就是,我们避过一场灾难的方法,就是假设这场灾难必然发生。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也跟我们说的恐惧有呼应。

说回我们今天座谈会的题目《香港,假如什么都不怕》,好,我不想这个,我想:香港,假如我们怕的全部必然发生,究竟又会怎样呢?  我随意翻翻最近香港的报纸,试图找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其中一个就是,似乎这个城市好怕剩女嫁不出,于是我想对香港说,她们这些人是必然嫁不出的,怎样?然后,我们又好怕有人肥啊,牙齿不整齐啊,又不懂用45度姿态跟人说话啊,但是我也想说,有些人必然是肥的,牙齿必然不整齐的,有人必然直望着你说话的,那又怎么样呢?

我也听到很多人说,担心毕业之后找不到好工作,假如你毕业之后必然找不到你喜欢的事做。我听到很多人担心地产霸权,我想告诉你,香港必然是地产霸权的了。然后,我听到某快餐店卖的烧鹅饭一客70元,我告诉你,香港的烧鹅必然会越来越贵的。我看到所有的商场都变得一模一样,因此,我告诉香港,所有商场都必然领汇*化。

有人担心香港失去核心价值,因此香港需要思考的就是,我们必然失去我们的核心价值。还有,我们害怕香港不再自由、不再廉洁,假如香港必然不再廉洁、不再自由。昨晚,达明一派演唱会上,我看见荧幕上大大地写着,有人担心香港成为中国二线城市,因此我告诉香港,我们必然成为中国的二线城市,如何?

我可以继续写下去,而我们也可以自己想想自己害怕的事情,再想,假如这些事情必然发生,你会怎样?我希望我们不只是思考,而是进入这样的情绪之中:假设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真的发生了,我们会怎样做,或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不知道。就算我知道,我也不应该说出来,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要自己处理自己的恐惧。

在我暂时结束这段话之前,我想打一个电影的比喻,毕竟我们身处的是百老汇电影文化中心,而且,我喜欢电影。

我想请你跟我一起幻想一个场景:一个人,面前是比他矮的一条横梁,一条坚硬的横梁。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景。根据另一位哲学家的看法,假如这个人竭尽所能走过去,头崩额裂,伤了甚至毁了自己,这是悲剧,而他也成了悲剧英雄;假如这个人走了一次,撞了一次,再退回去,又再走一次,撞一次,不断重复,这是喜剧,这个人也成了喜剧的谐星,像查理·卓别林 (Charlie Chaplin)。悲剧、喜剧之外,我们还有正剧。而正剧里面的人物是这样:他看见横梁,往往会试试弯腰,然后走过去。

可我偏偏是喜欢恐怖片的。

这位哲学家的描述没有包括恐怖片。于是,我想,假如是恐怖片会怎样呢?假如是恐怖片,我刚才说的这个人必然会撞向横梁的,但恐怖片不用英雄,而比较多怪物,并且这个人撞向横梁也不是故事的终结,而只是开始——从我看恐怖片的经验来推测,撞向横梁之后还有很多可能。

我觉得香港这个时刻,好像一出恐怖片。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可能注定撞向面前的横梁,我们会注定头崩额裂、血流披面。我走在城市的时候,似乎真的看到人人头崩额裂、血流披面。我喜欢看恐怖片,因为我不知道恐怖片的发展是怎样,是喜剧、悲剧、正剧,是什么剧,我不知道。

因此,我希望你跟我一齐思考,去感受香港以及此刻的世界,假如我们怕的必然发生,假如我们一觉醒来发现活在一出恐怖片中……

书评(媒体评论)

耀辉,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俩就不能成为二十多年的好拍档——我对文字恐惧(其实是敬畏才对),于是找你来写词,才成就了一首一首大家又怕又爱的歌。正如这本书,挑战我们面对A到Z的种种恐惧,最后却揭示了一个更可爱的世界。——黄耀明

他们害怕艺术,害怕文字,害怕思想,害怕摇滚乐,因为他们掌握了所有的东西。我们什么都不怕,因为我们正在争取属于我们的东西。——张铁志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可不是瞎掰,因为真正的英雄是怕死的——耀辉啊,你什么时候把答应我的歌词写给我啊!——左小祖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