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子兵法全集(运筹帷幄的决胜谋略)/家藏御书房
分类
作者 (春秋)孙武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全集》内容介绍:孙子,即孙武,字长卿,春秋战国之际齐国人。是诸子百家中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

孙武的远祖是陈国公子陈完。陈完因避祸逃到齐国后,以田为氏。这个家族最终取代了姜子牙的后代,而成为齐国的国君。孙武正是出自这样一个家族。其祖父田(孙)书,在景公朝官至大夫,后因景公赐姓孙氏,改姓名为孙书。田(孙)书的儿子孙凭,即孙武的父亲,字起宗,在景公朝中为卿。

内容推荐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全集》讲述了运筹帷幄的决胜谋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全书分为上卷、中卷、下卷,共八十三篇。一起来翻阅《孙子兵法全集》吧!

目录

始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一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试读章节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出兵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早有讨伐魏国之心,立刻召集群臣商议救韩之计。

相国邹忌说:“劳师求韩,得不偿失;万一失败,更加不利。不如不救。”

大将田忌说:“如不救韩,韩国归降魏国,对我们齐国有百害而无一益,应该马上出兵相救!”

军师孙膑对邹、田的意见都不赞成。他说:“魏国攻韩,我们不能不救,但出兵过早,等于是我们代替韩国去跟魏打仗,实在是下策。我们应等到魏,韩两国都打得疲惫不堪时再出兵,这时定能大获全胜。”

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策略,亲自召见韩国使者,与韩国使者畅谈齐、韩的友好,然后告诉使者,齐国决定派兵援助韩国。

韩国使者回国复命。韩昭侯得到齐威王的许诺,信心大增,命令三军拼死抵抗,给了魏军以极大打击。齐国看时机成熟,便命令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援韩国。

田忌采用了孙膑当年的。围魏救赵”之计,与孙膑一起统率大军,直取魏国都城大梁。魏惠王害怕了,连忙命令进攻韩国的魏军班师回国,随后又任命太子申为将军,任命庞涓为大将,率十万精兵与齐军决战。孙膑对田忌说:“魏兵悍勇,交战之时,我军可佯装败退,引敌冒进,然后因势利导,消灭魏军。”说罢,讲出一条妙计。田忌大喜,按照孙膑的计策,第一天撤军,田忌令兵士挖了供十万人做饭的军灶;第二天撤军,只挖了供五万人做饭的军灶。第三天撤军,军灶的数量减少到仅供三万人用。

魏军统帅庞涓见齐军军灶的数量急剧减少,不由喜形于色,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早就知道齐军怯懦,才进入我境内三天,他们的士兵就跑了大半了。”他嫌步兵行动迟缓,就丢下他们,只带领轻骑,一路猛追,沿途又见齐军丢下一些辎重,庞涓认为齐军已经混乱,竟一直深入齐国境地。

庞涓率军追到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色已晚。这里地形险要,道路狭窄。庞涓突然发现路边一棵大树被刮去树皮,写着字,一时又看不清楚,就让士兵点燃火把照看。庞涓还没看完上面的字,早巳埋伏在那里的齐军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庞涓领兵舍命厮杀,想冲开一条血路,无奈齐军重重包围,地形十分险要,冲不出去。惨败之下,庞涓又羞又愤,挥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俘虏太子申,十万魏军全军覆灭。魏国自此一蹶不振。

齐国既救了韩国,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魏国,一箭双雕。P13-14

序言

◎兵圣孙武

孙子,即孙武,字长卿,春秋战国之际齐国人。是诸子百家中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

孙武的远祖是陈国公子陈完。陈完因避祸逃到齐国后,以田为氏。这个家族最终取代了姜子牙的后代,而成为齐国的国君。孙武正是出自这样一个家族。其祖父田(孙)书,在景公朝官至大夫,后因景公赐姓孙氏,改姓名为孙书。田(孙)书的儿子孙凭,即孙武的父亲,字起宗,在景公朝中为卿。

孙武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在其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

军事生涯

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引荐给吴王闽闾,通过斩姬练兵,取得了吴王的赏识。在伍子胥、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和军事都大有起色。吴王极为倚重二人,把他们两人视为左臂右膀。吴王读过“孙子兵法》,想和孙武深入讨论。一天,吴王同孙武讨论起晋国的政事。昊王问道:“晋国的大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韩、魏、赵六家大夫手中,将军认为哪个家族能够强大起来呢?”

孙武回答说:“范氏、中行氏两家最先灭亡。”

“为什么呢?”

“我是根据他们的亩制、收取租赋以及士卒多寡、官吏贪廉做出判断的。以范氏、中行氏来说,他们以一百六十平方步为一亩。六卿之中,这两家的田制最小,收取的租税却最重,高达五分抽一。公家赋敛无度,人民转死沟壑;官吏众多而又骄奢,军队庞大而又屡屡兴兵。长此下去,必然众叛亲离,土崩瓦解!”

吴王见孙武的分析切中两家的要害,很有道理,就又接着问道:“范氏、中行氏败亡之后,又该轮到哪家呢?”

孙武回答说:“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范氏、中行氏灭亡之后,就要轮到智氏了。智氏家族的亩制,只比范氏、中行氏的亩制稍大一点,以一百八十平方步为一亩,租税却同样苛重,也是五分抽一。智氏与范氏、中行氏的病根几乎完全一样:亩小,税重,公家富有,人民穷困,吏众兵多。主骄臣奢,又好大喜功,结果只能是重蹈范氏、中行氏的覆辙。”

吴王继续追问:“智氏家族灭亡之后,又该轮到谁了呢?”

孙武说:“那就该轮到韩、魏两家了。韩、魏两家以二百平方步为一亩,税率还是五分抽一。他们两家仍是亩小,税重,公家聚敛,人民贫苦,官兵众多,急功好战。只是因为其亩制稍大,人民负担相对较轻,所以能多残喘几天,亡在三家之后。”

孙武不等吴王再开问,接着说:“至于赵氏家族的情况,和上述五家大不一样。六卿之中,赵氏的亩制最大,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不仅如此,赵氏收取的租赋历来不重。亩大,税轻,公家取民有度,官兵寡少,在上者不致过分骄奢,在下者尚可温饱。苛政丧民,宽政得人。赵氏必然兴旺发达,晋国的政权最终要落到赵氏的手中。”

孙武论述晋国六卿兴亡的一番话,就像是给吴王献上了治国安民的良策。吴王听了以后,深受启发,高兴地说道:“将军论说得很好。寡人明白了,君王治国的正道,就是要爱惜民力,不失人心。”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闻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前512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西),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吴王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间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余里深远的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闻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五战五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亡楚国。

飘然高隐

伐楚胜利后,吴国从此强盛起来,开始了讨伐越国的战争。在一次与越国的战争中,阖间受伤而死,由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前494年春天,越王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边),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问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在黑暗的夜幕中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勾践在吴军的追击下带着5000名残兵败将跑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上的一个小城中凭险抵抗。由于吴军团团包围,勾践只得向吴国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前485年,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军。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与晋、鲁等诸国君会盟。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

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噽。越王勾践为了消磨吴王斗志、迷惑夫差,达到灭吴目的,一方面自己亲侍吴王,卧薪尝胆,一方面选美女西施、郑旦入吴。西施入吴后,夫差大兴土木,建筑姑苏台,日日饮酒,夜夜笙歌,沉醉于酒色之中。孙武、伍子胥认为勾践被迫求和,一定还会想办法伺机报复,故必须彻底灭掉越国,绝不能姑息养奸,留下后患。但夫差听信奸臣的挑拨,不理睬孙武、伍子胥的苦谏。由于伍子胥一再进谏,夫差大怒,遂制造借口,逼其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予安葬。伍子胥的死,给了孙武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心完全冷了,他意识到吴国已经不可救药。孙武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0: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