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罗夫人所著的《列那狐的故事》把中世纪封建社会描绘成一个野兽世界和吸血强盗的王国,是中世纪市民文学中最重要的反封建讽刺作品。故事主要讲述动物的生活,以狐狸列那和代表贵族的雄狼叶森格仑的斗争为线索,揭露了重重的社会矛盾,辛辣地嘲讽了专制的国王、贪婪的贵族、愚蠢的教士等。
《列那狐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法、德等国,列那狐的故事家喻户晓。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的许多作品就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启发下产生的。甚至在现代的法语中,“列那”一词已成为狐狸的专有名词。这些都是缘于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只机警睿智的狐狸——列那的形象。
吉罗夫人所著的《列那狐的故事》讲述:列那狐是一只诡计多端、狡猾奸诈的狐狸,既可爱又可恨。他既欺压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又敢于反抗强大凶残的动物。对发出诏令审判他的狮王,以及想置他于死地的老狼叶森格仑,他巧施妙计,不仅保全了性命,还狠狠地报复了对方;另一方面,对弱小动物,他能哄则哄,能骗则骗,一切都为了填饱肚子……列那狐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现代的法语中,“列那”一词已成为狐狸的专有名词。
狐狸列那的出世
亚当和夏娃生活的乐园里有一棵分辨善恶的树,上帝曾经吩咐他们不能吃树上结的果子,如果吃了就会丧命,因此这树上的果子被称为禁果。一天,一条蛇对夏娃说破了禁果的秘密,并且引诱她去采摘禁果。贪嘴的夏娃不仅自己吃了果子,还把果子分给了丈夫亚当。上帝看到他俩违反了禁令,非常生气,于是把他们赶出了乐园。
刚走出乐园那会,亚当和夏娃心里十分高兴,因为他们摆脱了上帝严厉的管束。尤其是夏娃,那棵能分辨善恶的树曾经那么让她苦恼!他们俩在乐园享有一切权力,可就是那漂亮诱人的禁果不能采摘,这多令人扫兴!
在乐园外,亚当和夏娃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着,起初他们十分满意这样的日子。但原来他们在上帝那儿所得到的一切好处现在都得不到了,他们得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去劳动。这一切对于两个从未劳动过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此时,慈悲的上帝有点可怜他俩,想来帮助他们。
有一天,亚当和夏娃吃了几只蚌,但没填饱肚子,他们愁闷地坐在海边。这时,上帝来到他们面前,对着他认为罪恶较轻的亚当说:“亚当,我想来帮帮你,我担心你还不够机智,没有办法应付这世上的种种事情。我送根神棒给你,当你用它来敲打水面的时候,你就能得到一只有用的动物。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让夏娃拿着神棒去敲打水面,因为如果她去敲打水面,跳出来的动物对你俩一点好处都没有。”上帝说完这些后,一转眼就不见了,但亚当手里却多了一根精致的榛树棒。
夏娃虽然对上帝的警告十分不满,但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她急于想看看这根神棒的威力,想知道用它敲打水面会出现什么样的动物。她对亚当嚷嚷道:“快点啊,你快打水啊,要用力打啊!”
亚当按照妻子的话做了。立刻,一只母绵羊和它的小羊跳出水面,来到了亚当身边。就这样,亚当和夏娃的衣服和食物问题都解决了,他们用羊毛织成了衣服,把羊奶做成了干酪和奶油,并且还吃到了美味的小羊腿。
夏娃一时高兴起来,她顾不得上帝的警告,非要亲自拿神棒敲打水面。一向十分听从妻子话的亚当没有办法,只好把神棒给了夏娃。
夏娃刚一敲打水面,就从水里跳出一只狼来。狼扑到母羊身上,衔起母羊就飞快地朝树林深处跑去。
亚当对妻子说:“你看,因为你不听上帝的警告,我们失去了一只珍贵的动物。现在我们怎么办呢?”
他从夏娃手中夺回神棒,气愤地向地面打着。可是,他是靠着海边站着的,神棒的一端碰到了水,于是,从水里又跳出T一只动物,一只很像狼的动物。
夏娃看着动物,哈哈大笑,说:“你也用不着这么生气嘛,你瞧,你用神棒敲出来的动物也并不比我敲出来的好!”
但夏娃的说法是错误的,这只动物是一条狗。它十分友善地对着亚当摇头摆尾了好长时间,然后向树林深处奔去。它与狼进行了一场搏斗,从狼的口中夺回了母绵羊,把绵羊带回给了主人。
事实证明夏娃拿到神棒一定会做出不利于两人的坏事来,亚当不愿意看到不幸的事情发生,他决定把神棒谨慎地藏起来,不能再让它落到夏娃手里。后来,亚当又用神棒把公马、母山羊、母牛、母鸡和其他各种各样有用的动物都敲了出来。但夏娃是一个固执且狡猾的女人,她想方设法找到了亚当藏神棒的地方。于是,她偷偷地拿着神棒去敲打水面,她不相信自己敲打得比亚当差。就这样,随着她的敲打,那些猛兽和凶残的动物都来到了地面上。动物们刚着陆,便四散跑开,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
夏娃对亚当隐瞒了这一切。可是,有一天,当夏娃又想拿神棒敲打水面时,碰巧让亚当看到了。亚当想从夏娃手中抢回神棒,但由于夏娃握得太紧,他们拉扯了好半天,以至于手中的神棒碰到了水面。因为是他俩一起敲打的缘故,一只猫来到了地面。猫长得很可爱,但行为怪异,其行为完全要看别人对它的态度来决定。
气愤的亚当再次向夏娃强调了上帝的警告,提醒她不要再接触神棒。可急性子的夏娃生气了,她突然把神棒折成两段,向海里扔去。顿时,海面波涛汹涌,海里出现了一头怪兽,它的皮毛十分美丽。夏娃立刻想到用它做一条暖和的围巾。
P1-3
大约在中世纪时期,法国流传着一系列关于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是一只十分聪明却又狡猾的狐狸,在动物王国里他还是一位男爵。有一天,家里一点儿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他不愿看见妻子和孩子们挨饿,准备出门碰碰运气,找些吃的。他在森林里找了一圈又一圈,什么也没找到。正当他失望的时候,一阵生鱼香味飘进他的鼻子,原来一辆鱼车正从远处驶来。聪明的列那马上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装死。看着眼前的这只“死”狐狸,两个贪心的鱼贩想把他的皮毛拿回去卖个好价钱,于是他们把“死”狐狸扔进了鱼车里。就这样,列那得到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吃饱后的他又拿了许多鳗鱼,像项链似的绕在脖子上带回了家。两个贪心的鱼贩被列那戏弄了一番。
《列那狐的故事》就是由这样一个个故事缀合而成。它原是一部杰出的民间故事诗,这部故事诗约在公元十二世纪至十四世纪之间形成,其取材十分广泛,有的取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寓言,有的取自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故事,还有的取自日尔曼民族的故事,但主要来源还是法国北部地区的民间传说。《列那狐的故事》的作者有许多人,但绝大多数已经难以查考。后来有人把它改写成散文,作为一部生动优美的童话,流传于全世界。今天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法国女作家M.H.吉罗夫人改写的散文体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自己的个性。故事从列那的出世开始,气愤的夏娃把上帝送的神棒折成两半扔进了海里,顿时,海面波涛汹涌,海里出现了一只怪兽,这只怪兽就是整个故事的主角——狐狸列那。
整个故事以列那和代表贵族的雄狼叶森格仑的斗争为主线:他以美味的烤鱼为诱饵,用开水把叶森格仑烫得皮开肉绽;他让叶森格仑在寒冷的冬天把尾巴伸进河水里钓鱼,结果河水结冰使叶森格仑无法动弹,被人们狠狠地痛打了一顿;他还以为狮王治病为由,让叶森格仑献出了自己的皮毛,使叶森格仑狼狈不堪……
在动物的王国里,列那的形象是复杂的。一方面,他运用各种诡计,欺骗和愚弄了狮王、狮后、狗熊等一大批贪婪、自私自利的大臣贵族,他的胜利标志着平民智慧战胜了封建势力;但另一方面,对那些弱小的动物,列那的手段又是异常毒辣,他假装为麻雀特路恩的孩子治病,最后却吃掉了两只小麻雀;为了报复公鸡向特格雷,列娜狠心吃掉了他的孩子,从这方面看,他又是上层阶级的代表。
《列那狐的故事》虽说描写的是发生在动物世界里的生活,但它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人的故事,暗喻了那个时代里形形色色的人。作者用嘲讽的笔法描写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揭露了宗教人士的虚伪,同时也对平民中存在的一些缺点进行了批评。这部故事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昏天黑地的封建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只有像列那这样善于撒谎、狡诈奸猾、阿谀奉承的家伙才能生存并占上风。
《列那狐的故事》对法国和欧洲文学都产生过影响,它不仅是法国中世纪动物故事的代表,而且是世界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一篇篇趣味横生的故事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