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宗旨的“关爱”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治疗和政策来改变个人和社群的福祉。作为社会工作者,要在理性和情感互相交织的状态中,在资源和制度的限制下,努力去完成一桩桩在理性“经济人”看来“意义不大”甚或“没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受助者没有一份“真爱”和持续的热情、理解、尊重是不可能的。
本书收录的就是这方面文章,共分8个栏目,包括:卷首语、高层言论、本土观察、模式与案例、理论探索、社工教育、社工讲堂和海外经验。
卷首语
米有录 用生命影响生命
高层言论
李建华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本土观察
丁安祥 社会工作本土化,民政工作社工化——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路线图
高万红 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的现状和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
朱爱华 “社区民主评议街道”的实践与思考——兼议社会、学校间实习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模式与案例
史铁尔 小组工作理论模式比较及互动模式在本土的运用分析
蔺文钧 供应链视角下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实务模式——以天津市体育馆街试点的实践为例
赵婷婷 青春的悸动——青少年行为偏差矫正个案
俞 茜 特殊活动消除亲子隔膜
卫 琳 他再次把准了人生航向
王静晶 社T助他走好人生路
屠一鸣 老人把晚年交给了福利院
理论探索
闫 闻 论中国社会工作在当代的建构
王金山 周琳琳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路径浅探
社工教育
樊金娥 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应当从边缘走向中心
左 鹏 基督教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现实困境谈起
社工讲堂
韩晓燕 社工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模式有哪些
佚 名 老年个案工作有哪些技巧
屈 勇 崔香芬社工应如何在农村养老问题上有所作为
海外经验
游达裕 读中国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实务指引》
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 美国目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
童小军 美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