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明主编的这本《在这里追求富强》汇聚了青年学子亲临现代化大企业参观访谈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书选取了广东12个代表性的知名企业,以他们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涌现的人与事为主线,通过富强梦萦、赤子情深、求是心语、千里足下等版块,反映了“敢”“活”“实”“新”的广东精神的精髓,记录了青年学子实地参观学习、接受精神洗礼的点滴感悟,同时还紧密结合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了切合学生成长实际、便于参观学习的路线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在这里追求富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
出版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杜小明主编的这本《在这里追求富强》汇聚了青年学子亲临现代化大企业参观访谈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书选取了广东12个代表性的知名企业,以他们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涌现的人与事为主线,通过富强梦萦、赤子情深、求是心语、千里足下等版块,反映了“敢”“活”“实”“新”的广东精神的精髓,记录了青年学子实地参观学习、接受精神洗礼的点滴感悟,同时还紧密结合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了切合学生成长实际、便于参观学习的路线图。 内容推荐 在由杜小明主编的这本《在这里追求富强》里,与现代企业一起追求富强;在这里,与优秀人物一起探寻梦想。 翻看书卷,扑面而来的是一幕幕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曲曲斗志昂扬的赞歌、一种种沁人心扉的情怀。12个优秀企业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所涌现的人与事,正是广东发展的精彩缩影和鲜活写照。跟随“富强梦萦”“赤子情深”“求是心语”“千里足下”四个板块的清新图文,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那抹勃勃生机、那股踌躇满志、那份广东精神。让我们徜徉在文字里,接受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升华,为共筑富强梦,吹响前行的号角! 目录 老当益壮的百年巨轮——招商局集团 引领世界的中国制造——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亚湾畔的试验田——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荣耀之路的开拓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企鹅的大帝国——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铸梦海洋的坚强脊梁——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空中盛开的木棉花——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汽车工业的璀璨明珠——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塑料的王者传奇——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丽转身的家电航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农民富裕的领路人——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粤北山中的钢铁城——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试读章节 华为,于细微处见精神 沿着深圳梅观高速一路前行,在华为专用的出口下了高速后便进入了深圳龙华坂田华为基地的版图。可能是受影视作品的影响,我想象中的高科技公司应该是充斥着高冷和奢华的。然而,从我踏入华为总部大门的那一刻起,这个想象被完全打破了。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冰冷的钢筋铁骨,取而代之的,是低矮亲切的建筑群,茂盛葱郁的绿树繁花,古韵风雅的青砖小道。这是一个公司吗?我觉得这里更像一个亲民温馨的社区。 是的,亲民,这是华为带给我的深刻印象。穿梭在一幢幢建筑里,随处可见环境优雅的咖啡厅、商品林立的便利店、景观优美的小庭院。进进出出的人群,仿佛是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居民,在努力为自己的家而奋斗。眼睛累了,注视一下办公桌前的小盆栽;脑子乏了,走到落地窗前看看风景;精神倦了,坐在沙发上品品茶,这就是华为人的工作场景,一切都是那么的舒适惬意,难以想象他们就这样正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奋勇打拼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亲民温馨的环境下孕育的人们似乎也格外平易近人。来到华为,热情接待我们的是两位资深员工,一位是来自产品与解决方案部的孟先生,一位是来自人力资源部的胡先生。他们是那么的谦和友善、谈笑风生。 当问到他们对华为感受最深的特点时,两位员工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个词,华为的企业文化。孟先生告诉我们,公司为每个员工都配备了导师。这些导师或许不是技术最好的,也不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但却是阅历最丰富的。他们不仅仅在技术层面,更在生活、交际等方面帮助员工成长和融入。胡先生说,华为构建的是一个基于共享的平台。华为没有“部门墙”,员工不会被拘束在一个小天地之中,而是随时可以跨部门求助、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员工眼界更高、视角更广。华为建设了内部资源共享平台,在那里部门自由分享、员工各抒己见蔚然成风。总而言之,只要你有能力、有爱好、愿意学,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华为将倾其所有助你前进。 孟先生向我们说起自己初入华为的故事。他并不是科班出身,但自己对通信技术充满了兴趣和热爱,靠自学打下了知识基础。华为并没有因此而拒绝他。当时,华为正在研发程序交换机,孟先生跃跃欲试,但知识有限,毫无头绪,所幸得到了同事的热情帮助,大家无私地交换着有用的书籍和经验。通过这种组织型学习,孟先生很快掌握了技术和方法,步入了正轨。孟先生说:“我们从事的是一份产品更新换代飞快的技术工作,压力很大。但是身处的部门人际关系融洽,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阳奉阴违,有的是真挚的关心和热情的帮助。这使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虽然累,但快乐!”企业文化的确是企业的软实力。过去,企业都在比拼待遇留人,只要待遇足够高,员工就不会离职,但仅限于员工不离开,员工工作效率呢?无从得知。而到了当今社会,企业更愿意用感情留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会因为感情的起落而影响工作效率。员工只有获得了充分的归属感后,才可能百分百地挥洒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华为能够到达今天的高度,源自一大批像孟先生这样的员工全身心地付出、全身心地奉献,真正地把华为当作自己的家园来对待、来建设。 人力资源部的胡先生说:“在华为工作没有不加班加点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身边的同事高手林立,你会不自觉地觉得自己缺乏优势,所以就会主动地找时间给自己充电、提升。当然,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成长,会得到公司的认同和嘉奖,你在进步,公司也在获益,到了一定阶段你自然而然地配股了、加薪了、升职了。这是双赢的结果。一旦尝到这种甜头、一旦保持了这种上升势头,没人愿意停下来,而是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看齐、迈进。这个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有同伴相随、有公司支持,也可以很幸福!”其实,这是价值观取向的问题。有人视压力为包袱、为重负,因此他选择逃避、选择离开。而有人则视压力为进步的动力、成功的源泉,因此他会趁势而起、更上一层楼。我想后者应该是华为最看重的人才,也只有这种人才能在华为安身立命。我记得在一篇报道中一名员工是这样评价华为的:“基本公平,不养闲人!”华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它设计的一套公平的游戏规则是至关重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每个员工就可以依据这套规则,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定位、决定自己的去留。制度公平了,人就纯粹了! 华为,一个在外界看似强悍的企业,在我眼中却多了许多温暖。虽然此行我没有看见波澜壮阔的商战,也没有看到翻云覆雨的高管,但是华为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让我获益匪浅,细微之处也可以见其精神,总的来说有两点:第一,一个敢于“叫板”世界的企业的内部必须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任正非设计的员工持股政策使员工和企业坐在一条船上,而华为实施的企业文化则让员工和企业真正地一条心,他们铆足了劲一起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奋斗。第二,一个敢于在“叫板”世界的企业里工作的人必须发自内心地追求卓越。只有让自己与企业一起进步、一起成长,自己才不会被淘汰。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平公正是大势所趋,付出与回报匹配是竞争法则,华为不养闲人,这个社会更不养闲人,所以,自我成长、自我超越是我们在这个社会能够扎根下来、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的唯一方法。 P52-54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也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使命担当和努力方向。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既是履行育人职责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在2014年年初的学生工作会议上我提出,我们所处的广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阵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资源。岭南大地,云山珠水,处处都有英雄儿女们奋勇抗争、追寻梦想、敢为人先的足迹。有中国近现代史的“活教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许多重大革命活动,都发生在广东;有改革开放前沿的“活样板”: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深圳特区、顺德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大事件,举世瞩目,影响深远;有现代工业化的“大标本”:珠三角高楼林立,总部云集,许多现代化的大企业扎根于此,鲜活地体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同时,也有发展不平衡的“大写实”:在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夺魁的光环下,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很多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上,科学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这些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对于我们更好地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刻地理解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的担当,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把它们串联起来,系列化编成教材和路线图,列为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党团活动的基地,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使同学们从这些活生生的历史和现实材料中汲取营养,感悟人生。 华南理工大学历来重视把广东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把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学生工作会议后,很多单位开始行动,其中党委组织部牵头实施“岭南追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行动,并组织物理科学与光电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着手编写《在这里追寻梦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系列读本》,带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沿着近现代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一串串足迹,深入广东各地的革命遗址、教育基地、现代企业、改革开放重大事件发生地和粤东山区对口帮扶村实地见学。他们边看边记,边学边思,用手中的纸笔和相机,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南粤儿女的飒爽英姿,同时也书写了年青一代踏着先烈足迹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 本书《在这里,追求富强》是系列读本的第三部曲,汇聚了青年学子亲临现代化大企业参观访谈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书选取了广东12个代表性的知名企业,以他们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涌现的人与事为主线,通过富强梦萦、赤子情深、求是心语、千里足下等版块,反映了“敢”“活”“实”“新”的广东精神的精髓,记录了青年学子实地参观学习、接受精神洗礼的点滴感悟,同时还紧密结合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了切合学生成长实际、便于参观学习的路线图。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学子在校园纵览群书、博闻强识的同时,也要走出校园、知行合一,拥抱大好河山,感悟革命精神,坚定成长步伐。希望本书能成为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食粮、“走读”岭南大地的行动指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专家学者编著的文献和资料,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老师们、同学们不吝指正,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提升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 是为序。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小明 后记 “在这里追寻梦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读本之第三部曲《在这里,追求富强》的编辑出版,凝聚了华南理工大学师生们的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 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同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琪瑾同志十分重视本书的编写,他们提出了系列读本的框架设计,亲自谋划编写方向,经常过问工作进度,多次提出修改完善的宝贵意见,并主持审定了书稿。 党委组织部、环境与能源学院党委具体承担了本书编写的组织工作。吴垒、孟勋、陈翠峰等同志对章节甄选、框架设计和书稿撰写进行整体策划,并统筹协调书稿的审定;吴红慧同志负责全书统稿;吴耀华同志负责采编指导和全书修订;陈浩文、邓晶、王燕林、申宏宇、韩红操、王荣、安娜等同志负责采编的具体实施,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邹相昀等十几名同学深入广东各地的知名企业开展参观访谈工作,收集了大量图文并茂的资料,为本书的编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商管理学院李敏、校友工作处陈艳、后勤处叶汉钧、环境与能源学院张建功、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雷育胜、出版社何丽云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陈占炬、胡一平、曾胡强、孙侠、杨琨、王小红等同志对书稿的完善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资料,走访了相关单位和人员,得到了热情、真诚的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