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光爆的评价方法和控制技术。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隧道光爆基本原理、隧道光爆质量影响因素、隧道光爆质量控制因素现场试验、隧道光爆质量控制因素数值试验、隧道光爆质量评价体系、隧道光爆质量控制体系、隧道光爆智能评价和控制平台研发等。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隧道工程建设的管理、施工、设计、勘察和监理等工作时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体系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作者 | 邹宝平//胡力绳//王建秀//牟军东//李亚鹏等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光爆的评价方法和控制技术。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隧道光爆基本原理、隧道光爆质量影响因素、隧道光爆质量控制因素现场试验、隧道光爆质量控制因素数值试验、隧道光爆质量评价体系、隧道光爆质量控制体系、隧道光爆智能评价和控制平台研发等。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隧道工程建设的管理、施工、设计、勘察和监理等工作时参考。 作者简介 王建秀,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生,吉林双阳人。1995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今成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1999年与2002年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随后留校任教。2013年至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访问学习。现就职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IAEG、ISSMGE、AGU、EAGE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坑降水沉降与沉降控制;隧道光面爆破质量评价与控制;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抗水压隧道与膨胀土盾构隧道等。先后主持纵向课题10项、横向课题1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13篇,EI检索27篇,参编上海市规范2部,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第1,第1,第3,第4,第5,第5)、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2)、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发展计划基金。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光爆质量试验研究现状 1.2.2 隧道光爆质量数值试验研究现状 1.2.3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2.4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现状 1.2.5 隧道光爆智能评价、控制平台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隧道光爆基本原理及光爆质量影响因素全分析 2.1 光爆的定义与分类 2.2 光爆基本原理 2.2.1 炸药的爆炸作用 2.2.2 岩石的破碎机理 2.2.3 光爆周边孔起爆原理 2.3 隧道光爆质量的定义 2.4 隧道光爆质量影响因素全分析 2.4.1 地质条件 2.4.2 钻爆设计 2.4.3 施工因素 2.5 小结 第3章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因素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隧道工程背景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层岩性 3.2.3 地质构造 3.2.4 水文地质特征 3.2.5 有害气体 3.2.6 岩石物理力学指标 3.3 现场试验设计 3.3.1 隧道试验段选取与技术特征 3.3.2 隧道光爆设计试验方案 3.3.3 隧道光爆质量数据采集设备 3.3.4 隧道光爆质量数据采集方案 3.4 断面量测数据分析 3.4.1 横断面量测分析 3.4.2 纵断面量测分析 3.5 隧道光爆质量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 3.6 红外热像扫描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基于岩石动力响应的隧道光爆质量控制因素数值试验 4.1 引言 4.2 程序算法 4.2.1 LS-DYNA程序算法 4.2.2 HyperMesh程序算法 4.3 隧道光爆质量3D数值模型构建 4.3.1 三维数值试验的目的 4.3.2 隧道光爆质量3D数值试验方案 4.3.3 材料本构模型与参数 4.3.4 岩石强度破坏准则 4.3.5 Erosion算法 4.3.6 无反射边界条件 4.3.7 隧道光爆质量3D数值模型的建立 4.4 数值试验结果与光爆参数敏感性分析 4.4.1 隧道光爆过程动态模拟 4.4.2 隧道光爆质量定量分析 4.4.3 隧道光爆参数敏感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5.1 引言 5.2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因素 5.3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5.4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体系框架结构设计 5.5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5.5.1 定性指标采集 5.5.2 定量指标采集 5.6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6.1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5.6.2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5.6.3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5.6.4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7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7.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5.7.2 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赋权法权重计算 5.7.3 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权重计算 5.8 隧道光爆质量等级综合评价模型 5.8.1 隧道光爆质量等级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5.8.2 隊道光爆质量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 5.9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研究 5.9.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采用的方法 5.9.2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建立 5.10 隧道光爆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应用 5.10.1 隧道光爆质量等级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应用 5.10.2 隧道光爆质量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的应用 5.11 小结 第6章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6.1 引言 6.2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原则 6.3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体系框架结构设计 6.4 控制指标数据采集 6.5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 6.5.1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5.2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初选 6.5.3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筛选 6.5.4 隧道光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 6.6 隧道光爆质量综合优化控制模型 6.6.1 BP神经网络 6.6.2 ANFIS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 6.6.3 Elman神经网络 6.7 隧道光爆质量综合优化控制模型的应用 6.8 小结 第7章 隧道光爆智能评价、控制平台开发 7.1 引言 7.2 Android平台软件框架设计 7.2.1 系统功能设计 7.2.2 系统模块设计 7.2.3 用户界面设计 7.3 Android平台软件实现 7.3.1 数据库模块的实现 7.3.2 评价功能实现 7.3.3 控制功能实现 7.3.4 主界面实现 7.3.5 添加断面界面实现 7.3.6 更新断面界面实现 7.3.7 设置界面实现 7.3.8 评价控制界面实现 7.4 实际工程应用 7.4.1 工程概况 7.4.2 实施控制前隧道光爆质量分析 7.4.3 实施控制后隧道光爆质量分析 7.4.4 软件平台性能评价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A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因素案例说明 附录B 隧道光爆质量评价指标解释 附录C 隧道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