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少年一看到课本就头疼,一拿到试卷就心烦,认为化学是抽象的,也是枯燥无味的。喜欢化学,爱上化学,才能学好化学。让每一个青少年朋友学好化学,是本书出版的最主要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把枯燥变得生动有趣呢?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以故事形式贯穿始终,并从神奇的化学魔术、令人着迷的元素、丰富多彩的发明创造、趣味无穷的生活、不可思议的文体用品、奥妙无穷的工业化学、难以琢磨的军事七个方面介绍化学知识,有助于青少年朋友解开许多谜团,开阔视野,打开智慧之门。
本书以休闲的笔调、有趣的故事、实用的内容,取代课本书籍的生硬刻板,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畅游于化学知识的海洋。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以故事形式贯穿始终,并从神奇的化学魔术、令人着迷的元素、丰富多彩的发明创造、趣味无穷的生活、不可思议的文体用品、奥妙无穷的工业化学、难以琢磨的军事七个方面介绍化学知识,有助于青少年朋友解开许多谜团,开阔视野,打开智慧之门。
小新的村子里来了一位据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仙”。有一对年轻人打算结婚,于是请来“大仙”为他们合生辰八字。这天,“大仙”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小新也好奇地凑到跟前。
“你们看,这是不是一张白纸?”“大仙”举起一张“白纸”请这对年轻人验证。
年轻人仔细看了看:“嗯,的确是一张白纸。那我们的婚姻到底合不合呢?”“大仙”笑着说道:“别着急,再验证一下这盆清水,一会儿就见分晓。”
年轻姑娘用手指沾了点水尝了尝,默许后,“大仙”开始把那张白纸轻轻地浸到了水中。
“瞧,合与不合马上要显现出来了!”话音刚落,只见那白纸上出现了一湖水,一对鸳鸯正在嬉水,湖边放着各种各样的鲜花。“好了,你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放心结婚吧。”
小新迷惑了:明明是一张白纸啊,怎么放在水里就有图案了呢?带着这个问题,小新请教了老师。原来,那画是用硼酸勾兑成墨水画成的,墨汁干了就看不见画了,放到水里就又会显现出来。
一位魔术大师在表演完烧手绢的魔术后,又表演了一个节目:
随着音乐的响起,魔术大师便跟着节奏动了起来,只见他拿出一块普通的棉布用火柴一点,顿时棉布便燃烧起来,烧到一半时,魔术大师跳着舞步把火踩灭,然后把烧剩下的那块棉布浸在一盆水里,片刻之后取出。在晾干的过程中,魔术大师迈着猫步在台上走来走去,还时不时地向棉布吹上两口“仙气”。一会儿棉布晾干了,魔术大师让坐在前排的观众看看棉布,并作一下证明:棉布已经干了。
“没错,干了。”前排的人证实后,魔术大师才掏出火柴点燃棉布。但奇怪的是,这次棉布不但点不着,还冒出白色的烟雾。观众都纳闷了,刚才还能点着,怎么放在水里然后晾干就点不着了呢?烧手绢时,手绢烧不坏可能因为手绢是湿的,而现在可是干的啊,难道是那盆水有问题?
不错,其实那不是水,而是氯化铵溶液,棉布被氯化铵溶液浸泡后便变成防火布了,晾干后,这种经过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物质是两种气体,它们会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像白烟一样。
实际上,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P2-5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思考。于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逐渐汇聚成今天浩瀚的知识海洋。生于今天,我们是幸福而且幸运的,因为我们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俯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又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开启神秘的未来之门。
然而很多读者都会觉得,学习是让人心烦的事,尤其是学习科普类知识更是如此。这个的确没错,比如说当你绞尽脑汁想弄明白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你首先要做的是周旋于“染色体”、“基因”等这些抽象可怕的词汇中。要不了多久,你的大脑就会发出疲劳的信号,同时你的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效率肯定就更谈不上了,结果是很多时候你都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因为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兴趣能够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只有喜欢某一学科才能学好它!本套故事丛书正是从这一主旨出发,设计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翻开本套丛书,你会惊奇地发现:好好的一张白纸怎么能“生”花?小数点怎么能引发空难?对联是怎样来的?海参为什么要抛弃它宝贵的内脏?奇妙的闪电摄影,让手不沾水就能够取出硬币……这些都会引起你浓厚的兴趣,你会猛然发现:原来学习科学知识也可以这样轻松、有趣!并且这些故事都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课本内容为依据而设计的,并且贯彻了新课程的标准理念,与现在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素质教育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并不是学会某项科学知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在于对科学和知识的创新,而创新又都是从问题中来的。本套丛书正是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不仅仅是给读者朋友们提供广泛的知识,更注重引导读者不断地思考和提问。此外,任何知识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丛书中也存在许多无法解释的问题和现象,这些都给了读者们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本套丛书采用了活泼的体例和风格,趣味性、可读性强,可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领悟更多科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当你读完这些有趣的小故事后,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在未来的科学道路上更加自信、勇敢,取得辉煌的成就!
编者
2006年11月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以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欧阳勇富、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周婷、但佳玉、杨艳丽、柳絮恒、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杨广东、王菲庶、李淑敏、李海霞、李秀敏、关丽莹、宋桂花、杨海莲、王杰、张保文、熊永鑫、李亚莉、于心愿、蒙明炬、胡葳、何瑞欣、杜莉萍、侯伟宁、李卫平、李敏、徐保忠、孙敬华、李楠、梁素娟、许庆元、刘娜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编者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