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人心”是证严法师一生的宏愿,其思想与著作,对世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法师的“人生系列”丛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为此,江苏人民出版社独家出版了这套书的中文简体字本,希望有助于大陆读者了解和研究证严法师及其思想。
证严法师是台湾著名僧人和社会慈善家,他于1966年创办了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四十多年来,证严法师与其弟子,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自立清修的生活,并以出世的精神,积极投入入世的社会救助工作。
本书包括静思、智慧和爱三个部分,体现了证严法师以爱一切众生的心,来救度一切众生,护持一切众生的精神。
心灯
常有人说,修行学佛要学什么呢?就是要洗除我们的心源恶念。用什么方法来洗除呢?用什么方法可使凡夫的观念,进入圣人的境界呢?那必须走上学佛的轨道;有了轨道,就不容易出轨,这也是学佛的目的。
人生迷茫,是心迷而不是入迷。迷就是不觉,不觉就是不知。但是,知而不去做也无用,知而且又肯身体力行,才会有成就。佛教徒不可有自私自利的心,有的人听说某寺院有法会,就赶去拜拜,吃一餐保平安……其实,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须先得理;理得心安,即合家平安。
也有人说要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是要从我们的心点起来,佛前的灯你们不必刻意去点,最主要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要如何点燃心灯呢?我们去寺院拜佛最主要的是要礼佛求法,有了佛法,才能滋润我们的慧命、智识。所以,我们如能懂得佛法,能体会佛陀的精神,才能够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
财物如能善用,除了能养家无乏外,又能救助别人,那才是真正的福利事业,福利人群。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平时念佛,这分心就是大善根,热心于慈济志业就是大福德。但是这分大善根、大福德若是不能持久常行,那只不过是一粒种子,把善因种子种植在心田,必须不断地培育它。
要如何培育呢?必须身体力行。
有这分救一切众生的心,有这分解救众生的大愿,就是佛陀的心,若仅有心(善根)而没有行(福德),也难成就;所以说念佛是善根,布施救济是福德,必须要善根福德并行,才能有所成就。
以佛心为己心
当初我设立慈济的目的是为佛教、为众生,希望佛教不只是挂在嘴上而已,而是要显扬出来,把佛陀的精神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现,使事(慈济精神)、理(佛陀精神)并行;同样,善根是理,福德是事,善根福德具足也就事理圆融。
我们庆祝佛陀的诞生,就是自己的心中时时有佛,每日每时都是佛陀的诞生纪念,把佛心永远存放在我们的心中,时时勉励己心要如佛心。
启发良知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有人带福来人间,也造福在人间;有些人是带业来人间,也造业在人间。学佛就有自己转“业”为“福”的能力。
要如何才能转恶业而造福人间呢?那就需要接受佛教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力量能把我们本具的良知启发出来,亦即将慈悲本性——“良知”从欲尘中显现出来。
P8-10
证严法师是台湾著名僧人和社会慈善家,他于1966年创办了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四十多年来,证严法师与其弟子,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自立清修的生活,并以出世的精神,积极投入入世的社会救助工作。
1991年大陆华中、华东地区发生大水灾,证严法师发起了对受灾同胞的赈灾活动。从粮食、谷种、衣被、慰问金的援助到房屋、学校、敬老院、福利院、海堤、集水窖的援建,乃至文化交流、骨髓捐赠等等,只要力量所及,慈济人无不全力以赴,其慈悲的足迹已遍布安徽、江苏、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河北、江西、辽宁、青海、福建、湖北、浙江、贵州、甘肃、宁夏、四川、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现在,援助工作仍在各地持续进行中,慈济人以“直接、重点、尊重、及时、务实”的原则,透过实践力行的力量,在一步一脚印中,深蕴着同为中国人的浓郁乡土情、同胞爱,亦传达出大爱的普世价值。
“净化人心”是证严法师一生的宏愿,其思想与著作,对世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法师的“人生系列”丛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为了便于大陆读者了解和研究证严法师及其思想,我社经静思文化志业公司授权,独家出版了这套书的中文简体字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