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劳伦斯作品精粹(散文卷英汉对照)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英国)D.H.劳伦斯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生前曾抱怨,300年内无人能理解他的作品。但从20世纪60年代其作品开禁之后,他立即成为人们最熟悉与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

在短短20年的写作生涯中,出版了12部长篇小说、50多篇中短篇小说、多部诗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一些翻译作品,是英国现代文学艺术领域内罕见的文艺通才。其散文随笔鞭辟入里,汪洋恣肆,激情四射,颇具可读性。

本书为英汉对照读物,收录了劳伦斯散文作品中的精品。

内容推荐

收在这里的二十篇译作劳伦斯散文按写作和发表的年代排列。多为劳伦斯的晚期作品。

1926年劳伦斯在终于查出了致命的三期结核病后结束了他的美洲羁旅,彻底返回欧洲,中间两度拖着赢弱的病体回英国探视亲人并与故乡小镇诀别。 《还乡》、 《我算哪个阶级》和《诺丁汉矿乡杂记》等大爱大恨之作便是他回眸已往经历的生命真言,可谓字字啼血,心泪如注。

《为文明所奴役》和《英国还是男人的国家吗?》等随笔在讽喻鞭挞的芒刺之下,袒露一颗拳拳爱心,爱英国,爱同胞,其爱之深。其言也苛,如荆棘中盛开的玫瑰一样可贵。

目录

Love

Whistling of Birds

鸟语啁啾

The Spirit of Place

地之灵

On Coming Home

归乡愁思

The Nightingale

夜莺

Return to Bestwood

还乡

Getting On

出人头地

Which Class I Belong to

我算哪个阶级

Flowery Tuscany

花季托斯卡纳

Sex Appeal

性感

Myself Revealed

自画像一帧

Why I Don’t Like Living in London

我为何不爱在伦敦生活

Is England Still a Man’S Country

英国还是男人的国家吗

Enslaved by Civilisation

为文明所奴役

Introduction to Pansiv$

三色紫罗兰

The State of Funk

恐惧状态

Making Pictures

作画

Pornography and Obscenity

色情与淫秽

Pictures on the Walls

墙上的画

Nottingham and the Mining Countryside

诺丁汉矿乡杂记

试读章节

我为何不爱在伦敦生活

你刚刚走下舷梯上岸,心儿就突然莫名其妙地一沉。不是因为恐惧,恰恰相反,似乎是因为生命的冲动消退了,心也就随之黯淡下来,沉了下去。你随人流穿过慈悲的警察和善良的护照官身边,穿过烦琐又有点愚蠢的海关——如果有人偷带进两双冒牌丝袜似乎算不得什么大罪过——然后上了慢吞吞的火车(它慢,但不伤害你),与懒散但不会伤害你的人坐在一起,从好心肠的侍者手中接过一杯无害的茶水。我们坐着车穿过狭小、慵懒但淳朴无害的乡村,直到抵达庞大但毫无生气的维多利亚火车站,随后一个不错的脚夫过来把我们送上一辆不坏的出租车,车子穿过拥挤但出奇乏味的伦敦街市来到旅店,这旅店舒适但让人觉得慵懒、乏味得出奇。出国几年回到伦敦,这头半个钟头过得真叫难受,心头只觉得让一种难言的沉闷压抑着,几乎要被它压死。不过,很快这感觉就会过去,你会承认刚才的说法有点夸张。你又合上了伦敦的节拍并告诉自己伦敦一点也不乏味。可是,无论你睡着还是醒着,那可怕的感觉一直都挥之不去:乏味!无聊!这里的日子十分乏味!没劲!我让它弄得没劲!我精神没劲!我的生命与伦敦的乏味一起乏味。

这就是初来伦敦几周内纠缠你的噩梦。自然,待长了,这感觉会消逝,你会发现伦敦与巴黎、罗马或纽约一样令人激动,可这里的天气我受不了,我在这儿待不长。离开伦敦的那个早上,我睁着酸痛的眼从出租车中好奇地往外看去,眼看着伦敦一阵阵乏味起来,死一样的乏味。只有当我坐上了赶班船的火车,才觉得生命与希望又还阳了,我听到一阵阵的“再见”声!感谢上帝,再见了。

对自己的故土生出这种感受来,真是可怕。我相信,我是个例外,或者说我的情况至少是个被夸大了的例子。可我看得出,我的大多数同胞都是一脸的痛苦和可怜,隐约透着这样的感受:没劲!压根儿就没劲!我的日子太乏味了!

当然了,英国是世界上顶安逸的国家了,安逸、闲适而美好。人们个个儿不错,个个儿好脾气儿。总的来说。英国人是世界上顶好的人,人人都为别人创造了方便,没有什么跟你过不去的。可就是这种方便与善良最终变成了噩梦。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这样那样的麻药,它让一切都变得容易美好,祛了一切东西的锐气,无论好坏。你吸进这种安逸与美好之药,你的生命活力也随之下降——倒不是你的肉体生命,而是别的——你个性生命的熊熊火焰。英格兰本来是能自由起来,能个性起来的,可现在没有哪团个性的生命之火燃得猛烈而生动。这里的火只是温乎乎的,手指头伸过去都烧不痛。善良、安全、安逸,很理想。可在这一切安逸之下埋伏着不安之痛,这情形正如吸毒者一样。

早先可不是这样。二十年前的伦敦在我看来是个十分十分刺激的地方,特别刺激,是一切奇特经历的巨大喧嚣中心,它不仅是世界的心脏,而且是全世界奇特经历的心脏。斯特兰德大街,英格兰银行,查灵克罗斯之夜,海德公园的清晨!

不错,我现在是老了二十岁,可我并未失去冒险精神。我觉得伦敦与惊心动魄无缘了。交通太拥挤!这里的车辆曾驶向某个冒险的场地。可现在,它们只是挤成一团向前涌着,没个方向,只是成群结队无聊地向前拱而已,前头半点历险也没有。车辆陷入了一种乏味的惯性中,然后再乏味地重新启动。伦敦的交通车辆曾经与男人在生命的大海上冒险的神秘同咆哮,如同一只巨大的贝壳在喃喃着,讲着一个激动人心但又含糊其辞的故事。这会子她发达了,倒像一门遥远但声音单调的大炮,乏味地轰炸着这个那个,粉碎了大地。毁灭了生命,把一切都炸死。

那么,在伦敦做点什么呢?我没个事由儿,就只剩下闲逛,为这里无尽的乏味百思不得其解。我也时而与朋友吃个午饭晚餐什么的,边吃边聊。现在我对伦敦感到最害怕的就是这种聊天了。我在国外的日子中,大多数时间里没什么话可说,偶尔说上几句也就沉默了。而在伦敦,我感到像一只蜘蛛,我的蜘蛛线让某个人给逮住了,被人给拉扯着没完没了地织网,织呀织,毫无目的。他织的甚至压根儿不是自己的网。

因此,在伦敦的午餐、晚餐或茶会上,我不想开口说话,无意说。可我的话被人无休止地拉扯了出来,别人也是没完没了地絮叨着。说不完的话,人人沉醉其问,这是我们这些不会演奏爵士乐或随爵士乐跳舞的人的唯一真正职业。简直是徒劳,这就像俄国人那样为谈话而谈话,没有半点儿行动。干坐着大聊特侃,这也是我眼里伦敦的一面。由此而生出的可怜徒劳感只能加深可悲的乏味感,摆脱它的唯一办法就是一走了之。

P192-197

序言

收在这里的二十篇拙译劳伦斯散文按写作和发表的年代排列,多为劳伦斯的晚期作品。

1926年劳伦斯在终于查出了致命的三期结核病后结束了他的美洲羁旅,彻底返回欧洲,中间两度拖着赢弱的病体回英国探视亲人并与故乡小镇诀别。 《还乡》、 《我算哪个阶级》和《诺丁汉矿乡杂记》等大爱大恨之作便是他回眸已往经历的生命真言,可谓字字啼血,心泪如注。

《为文明所奴役》和《英国还是男人的国家吗?》等随笔在讽喻鞭挞的芒刺之下,袒露一颗拳拳爱心,爱英国,爱同胞,其爱之深,其言也苛,如荆棘中盛开的玫瑰一样可贵。

而《花季托斯卡纳》和《夜莺》等篇则秉承了劳伦斯中期诗集《鸟·兽·花》的抒情写意风格并将这种风格推到极致,移情共鸣,出神入化,发鸟之鸣啭、绽花之奇艳。此等散文,倜傥不羁,刚柔并济,如泼墨,似写意,一派东方气质跃然纸上。

倒数2~6篇文字均写于他的传世大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画展被禁期间,祸不单行,他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在这三重的灭顶之灾压迫下,在生命的终点回眸人世间的一切不公、丑陋、狭隘,劳伦斯真正看破红尘,从容不迫地论诗、论画、论小说,时而如爱的牧师讲经,时而似丹青大师坐而论道,语调激昂、慈悲、反讽,嘈嘈切切,珠玑四溅,一派救世气度,一腔大爱之情,一番醍醐灌顶之言,叫人彻悟许多世情、领悟恁多道行、感悟几多性情。

有幸翻译这样的非凡文字。无异于一番神交,感受良多,受益匪浅。借自序之机,浅记一二,与读者共勉。这些年翻译劳伦斯,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但一直锲而不舍,皆因从弱冠之年始便被其文学魅力吸引而亦步亦趋,筚路蓝缕,尽力使译文随年轮递进而有所长进,才不至于马齿徒增,也算不愧对这等“现代经典”大师。

此次中国书籍出版社决定以双语出版示人,很是令不才踌躇一番才应承下来。我深知这是对拙译的信任,亦是考验,更是明镜照妖。英文修养深湛的读者还是以阅读原文为主,以切实领会劳伦斯的精义,拙译不过是劳伦斯锦绣的背面,为英文程度尚浅的读者起抛砖引玉作用,权当是给劳伦斯佳作所做的中文注解,残次之处,贻笑大方。斗胆献丑,敬请批评指点。

黑马

2007—5—6槐香书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