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可曾“哭个不停”,可曾极度“恐惧”,可曾“破坏东西”,可曾“骂人”,可曾“说谎”,可曾“诵读困难”,可曾“坐不住”……——这些者是心理学可以矫正的不良行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0~7岁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性格决定命运”,父母们请密切关注这段时期幼儿的不良行为!让孩子的性格也健康快乐地成长,未来充满阳光。
本书以心理学的观点,从教育学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教你解决你想知道的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为方便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作者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家庭。这个家庭是从现代家庭中抽象得出,一对夫妻和他们的独生子贝贝。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所有贝贝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他的育儿心得及专家建议。
1998年1月1日
(7个月)
贝贝现在特喜欢“扔东西”,这叫我和贝贝妈非常生气,给他什么东西,他都只玩一会儿就往地上扔。开始,我们以为他是不小心扔到地上的,就给他拾起,但他很快又往地上扔。这样反复多次,可把我们惹生气了,虽然知道他只是觉得好玩,但我们决定还是要改改他的坏习惯。
问题根源
婴儿扔东西、敲东西或松手让东西掉在地上是一种本能行为。他正在探索外界,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证实自己的判断。婴儿6个月左右时,多数已可以灵活地使用双手,并开始进行实验。他们想知道,如果这样做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婴儿要花费许多时间练习这些简单的技能。
对症下药
(1)如果父母不能花许多时间专门为孩子拾东西,可以让孩子坐在铺有席子或垫子的地板上,让他自己扔东西玩;教会他将扔出去的东西,自己爬过去或走过去拾起来。
(2)逐步教导孩子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不能扔。可以做一些沙袋、布袋,准备一些带响铃的橡塑玩具等给他扔。
(3)要制止孩子扔食物、某些玩具及易损坏的东西,但不要用训斥方式,以免强化了孩子这种不良动作。
另外,孩子喜欢扔东西,父母不必紧张、烦心,这个过程只是很短暂的一个时期,孩子慢慢学会了正确地玩玩具及使用工具后,他的兴趣及注意力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更有趣的活动上,“扔东西”的现象会自然消失。
专家提醒
孩子这样做并不是要激怒你,尽管有时看起来是这样。他只是在玩。
经验分享
还有一些方法,父母也可以试试:
(1)置之不理。如果婴儿只是扔着玩,不要总给他捡起来,让东西留在地上就是了,重新给他一件东西。
(2)如果是大些的孩子,你可以为他拾东西,但是你要告诉他,如果再扔就把它拿走了。如果他又扔了,你要把东西收起来一会儿。对那些不停地把玩具掉在地上的孩子,这个方法很灵。P28-30
你会如何教育你的孩子?是严厉点还是和蔼点?是“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是“赏识教育”?相信这些都不能解答你心中的疑问。现在普遍认为管理是门艺术,我想那教育就是学问+艺术了。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其实孩子从出生到七岁左右的时期是形成其日后性格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如心理学所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要忽略孩子在这段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本书就是作者以心理学的观点,从教育学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教你解决你想知道的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为方便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作者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家庭。这个家庭是从现代家庭中抽象得出,一对夫妻和他们的独生子贝贝。贝贝的父亲是一个心理医生,是一个育儿专家,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所有贝贝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他的育儿心得及专家建议。那贝贝就有幸成了我们的小主人公,他集合了许多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前(父母的亲身教育阶段)可能发生的大多数难于应付的问题,但他不是个坏孩子,因为他的父母爱他,更懂得如何教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