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谋略高峰在三国,三国的谋略高峰在“赤壁之战”中。世界读者钟情于三国,因为那是典型的中国式博弈。要学习博弈论和谋略学,“赤壁之战”就非读不可,因为“赤壁之战”是博弈论的千古经典。公瑾雄姿英发,孔明聪明睿智,全在苏东坡的千古一叹中。要学诸葛亮的计谋,“赤壁之战”是门必修课。
本书采用一边叙述”赤壁之战“、一边点评其中的谋略运用的技法,给读者一个欣赏与品评中国谋略学与西方弈论的机会。读罢本书,虽然你还不能成为诸葛亮式的人物,但也起码具有了相当的智算方面的知识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品赤壁论博弈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王颖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的谋略高峰在三国,三国的谋略高峰在“赤壁之战”中。世界读者钟情于三国,因为那是典型的中国式博弈。要学习博弈论和谋略学,“赤壁之战”就非读不可,因为“赤壁之战”是博弈论的千古经典。公瑾雄姿英发,孔明聪明睿智,全在苏东坡的千古一叹中。要学诸葛亮的计谋,“赤壁之战”是门必修课。 本书采用一边叙述”赤壁之战“、一边点评其中的谋略运用的技法,给读者一个欣赏与品评中国谋略学与西方弈论的机会。读罢本书,虽然你还不能成为诸葛亮式的人物,但也起码具有了相当的智算方面的知识了。 内容推荐 就中国而言,战国时代和魏、蜀、吴的三国时代,是两个精于谋略学的时期,几乎所有的战将与谋士都会使用几手计谋,因此,我们可以说,《三国演义》所以能够传世,那里面的情节还在其次,更为主要的是那里面的谋略运用,可供千百年来中外人士细细解读。而具体到“赤壁之战”这一战役,在“舌战群儒”、“苦肉计”、“蒋干盗书”、“连环计”、“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等情节里面,处处有计,计中套计。所以,我们只需解剖“赤壁之战”这样一个具体的战役,就能够窥视、领略到中国谋略学的要旨,同时也能领悟西方博弈论的精髓了 本书采用一边叙述”赤壁之战“、一边点评其中的谋略运用的技法,给读者一个欣赏与品评中国谋略学与西方弈论的机会。读罢本书,虽然你还不能成为诸葛亮式的人物,但也起码具有了相当的智算方面的知识了。 目录 绪言 东方谋略学与西方博弈论 西方博弈论浅述 中国是谋略学高度发达的国家 “博弈论”与“谋略学”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章 “三分天下"成竹在孔明胸中 当我们要入局的时候 掌握与分析信息是博弈的首要条件 判断形势和分析对手是两项必要的工作 第二章 孙权、刘琮策略的选择 总会有上中下三类马 重要的是策略选择能力 策略之树常青 第三章 结盟——孙刘抗曹的唯一出路 从桃园三结义到孙刘联盟 刘备在结盟时的实力指数 合纵为什么斗不过连横 第四章 赤壁胜利是怎样取得的 增一与减一的积累技巧 等待着那个阶段的来临 借势——增加自己力量的有效方法 第五章 战前语言和信函的博弈 “威胁”与“承诺”的博弈 激怒性语言的博弈 欺诈性语言的博弈 第六章 捕捉曹操与曹军的“软肋” 攻击敌人的“软肋”非常重要 捕捉战机其实是寻找“时机软肋” “三而竭”就是周期走势的最低点 第七章 赤壁战中领导者的智算能力 提升刘备实力指数的诸葛亮 周瑜与曹操思想上的博弈 性格在博弈中的成败得失 第八章 曹操的败军会走哪条路呢 诸葛亮与关羽的赌博 对不确定性问题如何决策 最高的智谋是前期的预测 揣测——预测的一—个重要法则 第九章 激情给博弈带来的致命伤 情绪是理性博弈的大敌 感情的砝码究竟有多重 韩信与杨志给我们的启示 第十章 最好的策略是针锋相对 从囚徒的两难到针锋相对 针锋相对策略的优越性 针锋相对背后的长远利益原则 第十一章 双赢——孙、刘合作的最佳结果 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为什么合作与联盟是最好的 打胜了,孙、刘双方各有所得 第十二章 新的博弈紧随在赤壁之后 从科索沃外争与内斗说起 矛盾升级与结盟的变化 诸葛亮修复结盟的努力 附录 附录之一 赤壁之战前三方形势概述 附录之二 赤壁之战的经过 附录之三 赤壁之战以后形势概述 试读章节 掌握与分析信息是博弈的首要条件 读诸葛亮的《隆中对》,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把握真可谓是了如指掌——哪个枭雄是如何起家的?他个人的领导能力如何?他有多大的实力?当地的民众情绪与条件如何?当然,还不只是“人和”这一方面的条件,还有“地利”与“天时”的条件。例如孙权有长江之险可以依仗,益州有山川之险可以凭借,他几乎全知道。别看他整天摇着羽毛扇,在隆中与几位名士闲聊清谈,在掌握信息方面,他是一点也没有闲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博弈对立方情况的了解,对尔后分析形势和作出决策是何等的重要。 这一点,江东的孙权集团同样知道它的重要性。 刘备采用诸葛亮的妙计,在博望一把火烧了夏侯悖的一半兵马,又在新野的空城中放第二把火烧了曹操的大军,然后带着十余万老百姓渡江走避。因为他是在最前线与曹军接触的,所以知道曹军的兵力和实力情况。而孙权远在江东,只听到曹操带着八十万大兵南征,具体的情况他是不清楚的。不知道就不能判断自己是战还是降,所以要派人去了解情况。他派出鲁肃来到江夏,名义上是给刘表吊丧,实际上是通过刘备集团了解曹操的情况。 诸葛亮想要与东吴联合抗曹,就请示刘备让他跟着鲁肃来到东吴,目的是说服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 曹操的实力如何,对于东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这时候东吴的内部,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正在说服孙权投降曹操。孙权手下全部动员也不过二十余万兵马,如果曹操果真有八十万乃至百万大军,孙权是无论如何也难于御敌的。 在同到东吴去的船上,鲁肃一再交代诸葛亮,不要把曹操的实际情况告诉孙权。要他少说一些曹操的实力,不要吓着孙权,怕他因此会倒向投降派一方。 然而诸葛亮做出的却是一种反常的举动,他反而夸大了曹操的实际力量。 当孙权问他说,你们刘皇叔曾经同曹操打过仗,一定知道曹操兵力的情况,曹操的兵马究竟有多少的时候,诸葛亮却发起“唬”来,说曹操的军队有一百万人,而手下能够打仗的将领,少说也有一两千员大将。 这话把孙权吓着了,但又有些不相信。诸葛亮不顾鲁肃如何使眼色,还在添油加醋地吓唬孙权。 孙权又问:“曹操这次南来的意图是什么?”诸葛亮回答说:“当然是来打你江东,不然他南来干什么呢?” 孙权再问:“与曹操战与不战,请您为我决策一下。” 诸葛亮便说:“你要是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干脆就投降得了。我们刘皇叔是没有办法才逃到荆州来的!”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感到又恼火又丧气,他问道:“要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你们刘皇叔为什么不投降呢?” 诸葛亮的回答更有意味:“当年在刘邦夺得汉朝天下的时候,齐国的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不堪受到侮辱,集体自杀。我们刘皇叔是一个英豪,加上又是皇族出身,他哪里会投降呢?” 言外之意就是,刘备是一个英雄,孙权不是,所以你孙权要投降曹操可以,我们刘皇叔是宁死也不会投降敌人的。这一番话把孙权说得勃然大怒。 我们知道,诸葛亮的话里除了夸大敌情之外,主要是想采用激将法来激怒孙权。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诸葛亮恐怕也讲出了曹操实力的部分事实,如果真是如此,恐怕江东的决断会是另一个样子了。 因为。周瑜在夜里来见孙权,他向孙权说出来的却是另一番情况。 他悄悄地告诉孙权,其实曹操并没有那么多的兵马,他北国的兵马不过十五六万人,他得到的袁绍军队也只有七八万,况且这些人虽然投降了曹操,其实都怀有二心。而曹操的军队都已经疲惫,他用疲惫的亲信控制疑惑不安的投降之众,这样的军队是不能打仗的,所以他说:“主公不必顾虑太多,只要给我五万精兵,我就能够打败曹操。” 两种说法相差如此悬殊,实在令孙权不知所措。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曹操有着一百万兵士,这还是少说了的;按照周瑜的说法,曹操只有二十二二三万人马,不但疲乏,而且有降卒军心不稳的情况存在。这样说来,如果按照诸葛亮的说法,那么孙权就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走;而如果按照周瑜的说法,他只需用五万兵马就能打败曹操,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曹操宣战。两种情报就会得出两种相反的结论,而这两种结论一旦实行起来,一种就使孙权成了亡国亡家之人;而另一种可能是击败曹操,保住了孙家的江山。那将是南辕北辙的两种结局。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主帅必须真实地掌握确切的情报(信息),情报的差异影响着主帅的判断,也影响着博弈的胜负成败,同时还必须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判断,所有参谋人员的意见都不能代替主帅的意见。这个问题当然用不着特别强调,不论是军事斗争,还是商战,情报的重要性和在决战中所起到的作用早已千万次地被史家所证明。没有情报的将军犹如瞎子摸象,非打败仗不可。当然,情报有真假之分,也有有用情报和垃圾情报之别,重要的不是你掌握的情报越多越好,而是如何来研究、分析和处理这些情报,从中判断和推导出正确有用的结论。 不过,我们还要说上一句,至于曹操到底带了多少军马来到长江边上参加这次“赤壁之战”,不仅当时的孙权没有弄清楚,就是到了今天,许多历史学家也还是搞不清楚。今天多数历史学家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曹操没有百万雄师,也就是七八万人,而周瑜从刘备手中借来的人数,加上自己的兵力总共有五六万人,双方决战时的兵力相差并不大。 也有这种可能性,曹操虽然带着几十万人马,但是他把其他的兵力留在了河南、安徽之地,没有用到与孙权对决的战场上,在长江边上赤壁这个地方与孙、刘交战的,不过七八万人马。 我们在这里还要着重说明的是:诸葛亮夸大了敌情,而周瑜缩小了敌情。这在每一次战争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不是左就是右的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情况的研究和判断,不利于最后决策的确定,所以对于所获得的情报,都应当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和再论证的过程,保证得到最后能够掌握敌方实力的确切数据,不然,就会引起主帅的怯敌或轻敌,只要出现其中的一种情况,都会使自己在最后的战争中失分。 P17-2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