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济深画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慈君//王秉默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济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首任主席。该书翔实地记录了他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一生。其中还编入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融生动的文字传记、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为一体,形式新颖,资料丰富,是教育启迪当代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好教材。

内容推荐

该书翔实地记录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首任主席李济深先生的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一生。其中还编入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融生动的文字传记、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为一体,形式新颖,资料丰富,是教育启迪当代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好教材。

目录

序 

孙中山麾下的名将

习武报国 满腔热情参加辛亥革命

整训一师 为“铁军”奠基

临危受命 卧薪尝胆

深谋远虑 统一广西

鼎力建校 黄埔功勋

战功监赫 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运筹北伐 保障军需

反蒋抗日的民主派领袖

调解“湘案” 遭到囚禁

发动闽变 反蒋抗日

组建大同盟 与中共密切合作

支持六一运动 推动全民抗战

坚持合作抗日的政治家

为抗战大局 逼蒋抗日 

多次建言 促进国共合作

领导战地党政委员会 团结抗日 

主持桂林办公厅 开展抗日民主运动

在桂东南组织民众抗日 

卓越的民革创始人

反对内战 反对外国势力干涉

集合同志筹建“民革” 

配合解放战争 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

响应“五一”号召 北上参加新政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

在政协为制定大政方针尽心力 

带领民革接受共产党领导 

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

经文纬武的儒将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以诗言志 以歌咏言

精书法而娴文翰

永远的怀念

纪念篇

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李济深生于1885年。此时,帝国主义列强正在加紧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而不甘受辱的中国人也正在奋起反抗,“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这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忧患伴随李济深的成长,使他感到痛苦,也使他奋发图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1902年,李济深进入梧州中西学堂读书。这是一所新式学堂,除开设中文之外,还开有数学、地理等学科。一些具有现代知识、民主革命思想的人在这里任教。在中西学堂,他“初步睁开眼光看世界,对于满清政府丧权辱国与帝国主义侵略步步深入,感到痛愤。认为要救中国,非推倒满清不可;要推倒满清,非用武力不可。”1904年,19岁的李济深未经家中同意,便报考了广东武备学堂。1907年,李济深从陆军速成学堂毕业,被分配到广东新军当见习军官,后调任为新军学兵营排长,在这里结识了邓铿。1909年李济深作为优秀人才被选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接受高等军事教育。P32

序言

李济深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卓越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事业,为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进程: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经历坎坷,面对时代的挑战始终坚定不移,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力量和道德勇气。

李济深出生于十九世纪末,国家深重的灾难,民族深刻的危机,使他从青年时就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他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痛恨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军事救国,是他最初的选择。辛亥革命爆发,李济深满怀希望地南下,投身孙中山的北伐军,参加了迫使清室退位、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然而,革命的果实落入大大小小的军阀手中,帝国主义依旧在中国横行霸道。

李济深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求索救国之道,曾穷尽书林,借鉴中西兴国之策,直到他了解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才豁然开朗。1921年,他再次南下追随孙中山,以铲除军阀、统一全国,实行民主政治为己任。他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先后平叛广东军阀陈炯明,出任西江善后督办,成为孙中山麾下的名将。他兼具政治家的智慧、军事家的战略,在广西吸纳革命力量,扫平境内军阀,使两广成为孙中山革命政权的根据地。他赞同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先后出任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副校长。他努力促成国民革命军北伐,担任过北伐军的总参谋长、第四军军长和北伐军后方留守总司令。他运筹帷幄,参与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北伐战略方针;他大智大勇,指挥广东7个警备区,保证后方根据地的安全、保证北伐军的军需补给。北伐后,李济深出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广州分会主席,管辖两广、福建,威望日重。孙中山逝世后,北伐虽然成功,旧军阀倒了,而蒋介石利用手中的权力实行独裁统治又成为中国最大的新军阀。1929年,蒋介石为达到铲除异己的目的,以“湘案”为借口,将李济深囚禁于汤山。

李济深善于思考,在挫折和困难中,他认识到:单纯军事救国的努力,只会成为野心家实行独裁政治的砝码。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只有实行民主政治才是救国的根本,从此他致力于中国的民主宪政。1931年我国东北三省沦陷,李济深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主张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他激于爱国义愤,支持蒋光鼐、蔡廷锴率领十九路军在上海打响正面抵抗的第一场战斗。淞沪抗战后,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到福建“围剿”红军。李济深与十九路军集结国民党民主派,主动同中国共产党联系,签订合作抗日协定,成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毅然举起反蒋抗日的旗帜。闽变失败后,李济深在香港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继续从事反蒋抗日活动。

李济深政治上敏锐,富于远见卓识。在历史转折的年代里,他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救国的中流砥柱。1936年,中共发出通电,主张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李济深积极响应,他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实行团结抗日。193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电邀李济深到南京共赴国难。李济深心胸宽阔,为了民族大义捐弃前嫌,与蒋介石合作。他致函蒋介石,主张邀请毛泽东、周恩来、冯玉祥等参加组织最高国防委员会,共负抗战大责;他告诫蒋介石,必须坚持抗战、实行民主。武汉沦陷后,蒋介石请李济深出任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李济深主张用人不分党派,邀请周恩来、张友渔等担任该会政治委员和设计委员,开展抗日民主活动。1940年,他出任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虽然这是个无指挥权、无军队的机构,但李济深在国民党军队和政界中都有很高的威望。他利用这个职位和声望,坚持抗战、坚持团结、真诚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皖南事变后,他积极联络国民党内部的爱国民主力量,维护国共合作,支持抗日民主运动,对共产党员及爱国民主人士多方保护。

李济深有很高的政治智慧、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都渴盼和平、渴望实行民主政治,而蒋介石于1 946年撕毁政协决议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再次把人民置于战火中。李济深领导国民党民主派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继续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面对残暴的特务他毫不畏惧,多次发表声明、谈话和文章,从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出发,揭露和谴责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

1947年冬,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李济深联合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在香港召开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1948年1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上,李济深当选为主席。在民革的成立宣言中明确提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独立、民主与和平”。当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展开时,李济深领导民革积极配合,大力开展革命宣传和策反工作,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号召。李济深代表民革和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起联名致电中共中央表示热烈响应。1949年他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为新中国的创立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0月1日,他作为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民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他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动员和团结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历史关系的人士,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为制定国家大政方针,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尽心尽力;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增强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奉献,他是共和国初期享有声望的领导人。

李济深的一生,伴随了中华民族从危机中艰难自救的过程。由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执着的救国理念,所以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能够不断调整方向,顺应时代潮流,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政治财富。其中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与坚持合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两条最重要的经验。李济深高尚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后记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我们先辈李济深先生诞辰120周年。年初,我们讨论如何缅怀和纪念这两个有意义的日子时,大家一致认为,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条统一战线下,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最终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李济深先生从一开始就积极主张与中共合作,坚决抗日,并逐步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为了更充分、更生动的展示李济深先生一生的伟绩,我们决定编撰出版一本李济深画传,来纪念这两个有意义的日子。

为了进一步发掘史料,我们分赴北京、广州、梧州、南宁、桂林、南京、上海、保定等地进行搜集资料和调查访问,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宝贵史料。本画传在搜集资料工作中得到了在北京的中央档案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华社信息中心、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档案处、民革中央档案处、北京市档案馆、解放军图片社、徐悲鸿纪念馆、袁崇焕祠、北京画院;在广州的广东省档案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市档案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管理处、广州中山纪念堂;在梧州的梧州市博物馆、梧州中山纪念堂、苍梧文物管理所、李济深故居、李济深小学;在南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档案馆;在桂林的桂林市档案馆、桂林市图书馆、李济深故居;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上海的上海档案馆;在河北省的保定军校纪念馆等单位,以及北京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河北省等地民革组织的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今年正值民革广西区委成立五十周年,在此表示衷心地祝贺。

画传的出版,除了海内外亲属的鼎立相助外,还得到了民革北京市委、民革广东省委、民革广西区委的资助,及北京市东城区民革党员的捐赠。

画传的出版还得到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热情支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在百忙中为画传写了序言,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为画传题词。

对所有支持、帮助过本画传的编撰、出版及赞助的单位和个人,我们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鉴于李济深先生生平年代久远,有些资料和照片一时无法找到,有的照片作者难以确认,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作者、读者谅解。

画传的出版不仅是我们学习缅怀先辈伟大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将成为激励我们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贡献的动力。同时,我们还希望,这本画传能为社会研究李济深先生一生、民革党史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殷实史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