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美德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作者 沐欣之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经典故事,诵千古文章,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承继5000年的美德与智慧,让愉悦伴成功起飞。本书针对转型期中国人、特別是青少年的理想信仰缺失和日常道德饥渴状态,它用日常话语叙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经典行为范式,益智、益德、益言、益行。在本书中,孩子们可以首先享受故事和歌谣,从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到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张自忠这些激励整个民族的历史故事,从《诗经》、陶渊明、李白、杜甫到鲁迅、巴金这些文豪的传世名篇。相信这本让人兴趣盎然的枕边书可以成为大家可以读一辈子的大书。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人,流着中国人的血,守着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根基,祈望发扬中华文明。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黄帝、神农,到尧、舜、禹、商汤、周公,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故事。距今两千七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文明迎来了自己第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群星璀璨,炳耀数千年。秦汉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我们历史发展的主流,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和生生不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间有许多不该忘记的故事和教训,维系着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编者将这些民族集体记忆的珍珠串联起来,编成此书。本书大体上按照家庭、学校、个人、社会、自然来安排美德条目。它务求简洁、切身、得心,能够使读者阅读时,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大家各有所悟,各有所得。循序渐进,这是可以读一生的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目 孝顺父母

舜孝感天动地/5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7

黄泉相见/8

亲尝汤药/10

缇萦救父/11

芦衣顺母/13

温席扇枕 恣蚊饱血/14

沉香救母/16

木兰从军/18

孝文帝登基泣父/20

吉酚千里申冤/21

不合理的法律/23

望云思亲/25

东海孝妇 六月飞雪/26

五世同堂,家和万事兴/28

千古文章

孝经(节选)/30

唐诗宋词五首/32

纸船——寄母亲/34

第二目 勤劳节俭

晏子拒奢/39

驴入牛群/41

“小气”的陶侃/42

身无长物不失其本/43

门外韩擒虎 楼头张丽华/44

隋文帝与隋炀帝/46

千金当厨/49

“豪华的大屋”/50

范家门风/52

破袍倡俭/53

一代廉吏于成龙/55

林则徐的“五不准”/56

千古文章

伐檀/58

悯农/59

训俭示康/6Q

朱子治家格言/62

人生,以俭为宝/63

惜福·习劳/64

第三目 好学惜时

孔子读《易》 韦编三绝/71

庖丁解牛/73

纪昌学射/74

悬梁刺股/75

半途而废/76

“三余”与“三上”/78

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79

凿壁偷光/81

枕戈待旦闻鸡起舞/82

负薪挂角/83

囊萤映雪/85

墨池笔冢/86

江郎才尽/87

欧阳询读碑/89

划粥苦读/90

司马光的“警枕”/92

抄书成才/95

为读书“生” 为读书“死”/96

千古文章

论语(节选)/97

劝学/100

诫子书/101

教条示龙场诸生/102

匆匆/104

第四目 尊师重道

孔子和教师节/111

颜回输冠/113

鲁班学艺/114

扁鹊拜师/117

桥头纳履孺子可教/119

人府为奴只为师/121

一字师/122

木棉袈裟/124

程门立雪/126

七十拜师/128

史可法冒险探师/129

幸有梅郎识姓名/131

护生画集/132

南开之父——张伯苓/134

拟就罪言二百万 藏山付托不须辞/136

千古文章

学记(节选)/138

师说/139

白鹿洞书院学规/140

弟子规/141

尊师重道与孔子/144

第五目 求知求真

神农尝百草/151

偃师造人/154

九方皋相马/155

孔子学琴/156

田忌赛马/157

邯郸学步/158

纸上谈兵/159

蛤蟆戏龙/16l

华佗两次拜师/163

盲人摸象/165

有一颗叫祖冲之的星/166

玄奘西天取经/168

郭守敬和《授时历》/Ⅱ70

密林观虎/171

我随身带一把铁锨/172

药圣是这样炼成的/174

开眼看世界/177

修条路,还要靠外国人!/178

中国飞行之父/180

张大干画知了/181

“无论到哪里,他都值5个师!”/182

独立思考的大脑/184

让真相诉说/186

千古文章

大学(经)/188

为学/189

差不多先生传/189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91

第六目 诚信负责

财神爷比干/197

烽火戏诸侯/198

季札挂剑/199

管仲以信服诸侯/200

商鞅立木取信/202

退避三舍/203

赵盾弒君 董狐直笔/204

赵氏孤儿/205

中山狼/207

完璧归赵/209

曾参杀猪/212

何待来年/213

商丘开/213

一诺千金重/215

贯高:造反的是我!/216

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法律/217

周亚夫驻军细柳营/219

范张鸡黍/220

阎敞不昧故友钱/223

陈寿写诸葛亮传/225

明山宾卖牛/226

晏殊应试不欺君/228

一生做个诚实的人/229

包青天为民做主/231

海瑞罢官/232

千古文章

贵信/235

改过之法/236

敬业与乐业/238

说真话/241

第七目 自尊自律

采薇,采薇!/247

霸主齐桓公之死/248

嗟来之食虽死不受/250

于思拒绝收礼/251

讳疾忌医/252

从谏如流 一鸣惊人/253

孟母教子/255

五十步笑百步/257

约法三章/258

司马迁“白璧无瑕”/259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260

一钱太守/261

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自贬三级/263

周处除三害/265

吴隐之:饮泉明志/267

罪已诏/268

□□传/270

义山十戒/271

黥面大将军/271

河豚妄肆/273

林积计还珍珠/274

发怒的蛤蟆,你威风吗?/275

不要随便摘路边的果子/277

借钱还钱/278

好模样坏模样/279

一串铜钱/280

千古文章

相鼠/281

原毁/282

家训/283

廉耻/284

致沅弟书/285

第八目 坚毅勇敢

夸父逐日/291

刑天舞干戚/292

后羿射日/293

精卫填海/295

愚公移山/296

三王冢/297

伍子胥灭楚/299

卧薪尝胆/301

毛遂自荐/303

看谁更勇敢?/305

荆轲刺秦王/305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308

忍胯下之辱 成千秋功业/311

慕义死节海岛传声/314

司马迁著《史记》/31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17

硬脖子:不让法律成空文/319

关云长刮骨疗毒/321

皇甫谧忍痛著医书/323

乘风破浪/325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326

郑和七下西洋/327

谭嗣同横刀向天笑/329

监狱与研究室的人生二重奏/331

千古文章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333

养心语录/334

这样的战士/335

没有勇气不行/336

给盲童朋友/337

第九目 谦恭守礼

文王渭水遇子牙/343

周公一饭三吐哺/345

范武子崇礼弭盗/346

孔子师项橐/348

季札让国/349

魏文侯敬马贩/350

一碗羊肉汤和一壶稀饭/351

千金买骨/352

信陵君谦恭下士/353

孔融让梨/355

三顾茅庐/356

唐太宗纳谏/357

叶桂薛雪摘匾额/359

林白水崇礼感容庚/360

蔡元培尊学生为“先生”/361

千古文章

老子(节选)/363

礼记·礼运篇/366

诫兄子严、敦书/368

第十目 友爱乐群

管鲍之交/373

高山流水 千古知音/374

“足下”的来历/375

唇亡齿寒/376

楚庄王绝缨宥臣/379

子发认错/380

马陵道/381

负荆请罪和刎颈之交/383

鸡鸣狗盗之徒/385

左伯桃舍身为友情/386

曹操火烧告密信/387

桃园三结义 关云长封金挂印/389

荀巨伯冒死护病友/390

朱冲还牛/391

千匹绢/393

柳宗元以柳易播/395

范氏义庄/396

诃额伦折箭教子/398

国学双子星座/399

谋共和,章邹狱中共患难/400

李大钊救陈独秀/401

三邻舍/403

“好事做了一火车”/406

千古文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408

人生的择友为第一事/408

与人为善/409

说朋道友/410

第十一目 爱国奉公

鲧禹治水/417

弦高犒师/419

晏子使楚/420

封豕长蛇/422

屈原怒沉汨罗江/423

苏武牧羊十九年/425

陶母封坛教子/427

“安得广厦千万间”/429

精忠报国 壮怀激烈/431

留取丹心照汗青/433

父子焚家救乡亲/435

两袖清风社稷为重/436

戚家军和鸳鸯阵/439

最后一战/441

虎门销烟/442

救治国民的心灵/444

侨魂陈嘉庚/445

张自忠将军以死报国/447

闻一多拍案而起/448

从“娃娃博士”到“两弹元勋”/451

千古文章

岳阳楼记/452

呵旁观者文(节选)/453

遗嘱/456

第十二日 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盘古开天 女娲造人/461

网开一面与商汤革命/463

墨子破云梯/465

里革禁渔/467

牛山之木/468

庄周化蝶 濠梁观鱼/469

鲁侯养鸟/471

海鸥/471

简子放生/472

谁为谁生?/473

树难去易/474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474

仁厚将军曹彬/475

梅妻鹤子/478

千年井 不反唾/479

永禁虎丘染坊碑/480

灌园叟晚逢仙女/482

追寻天鹅的姑娘/483

喜马拉雅山的黑雪/486

熊猫爸爸/487

可可西里/489

千古文章

戒杀生/491

山水田园诗五首/492

爱莲说/494

识仁篇/495

白鹅/496

新诗三首/499

试读章节

    亲尝汤药

侍奉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无论是帝王还是乞丐,都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伺候自己的父母并不会降低你的身份和地位,让你显得卑微,相反地,这样的行为会无限地提升你的形象,闪现出熠熠的光彩。深情厚爱往往在身体力行的一些小事中得以更好地呈现。

汉高祖刘邦在讨伐英布的时候,胸部中了流箭。眼看着伤势越来越重,汉高祖把大臣召集在他跟前,又吩咐手下人宰了一匹白马,跟大臣们歃血为盟。大伙儿当着高祖的面,歃了血,起誓说:“从今以后,不是姓刘的不得封王,不是功臣不得封侯。违背这个盟约的,大家要共同讨伐他。”

可是,汉高祖死后,他的妻子吕后却没有遵守这个盟约。即位的汉惠帝为人软弱,朝中大事基本上都由吕太后决定。吕后封了许多吕家的子弟为王,还让她的侄子吕禄和吕产掌管北军和南军。整个朝政大权几乎都落在吕家人的手里了,大臣们都是敢怒不敢言。后来吕后病死了,齐王刘襄就起兵攻打长安,想替刘家夺回国家的统治权。借这个机会,周勃和陈平在城里设计接管了北军,带兵杀掉了掌管南军的吕产。接着,周勃带领北军,把吕氏的势力消灭了。吕家的人都被除掉了,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当皇帝。

有人推荐在平定吕家叛乱中立了大功的齐玉刘襄。刘家的元老刘泽反对说:“刘襄会是一个好皇帝,可是他的舅舅驷钧却不好,如果他们家的人掌了权,不是又会像吕后一样了!”议论来议论去,最后周勃建议说:“现在高祖的儿子里面,数代王刘恒的年纪最大,为人又老实厚道,他的母亲薄氏一家也非常安分,一向不参议朝政,不如让刘恒当皇帝,这样才能免除母后夺权的后顾之忧啊!”于是,刘恒坐上了皇位,这就是汉文帝。

刘恒没有辜负大臣们的期望。还在做代王的时候,刘恒就知道百姓的疾苦。一即位,他就大赦天下,取消了连坐的法令。在位期间,刘恒不仅亲自耕作,多次下诏劝课农桑,还免除全国十二年的民田租税。汉文帝这些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民安居乐业,国库也日益充足。后来,汉景帝也继续采取这样的政策治理国家,汉朝的国力逐渐昌盛起来,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汉文帝不仅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出名的大孝子。汉文帝刘恒对他的母亲薄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敢轻慢。虽然有侍女和女官伺候母亲的起居饮食,可他还是事必躬亲。有一次,母亲患了重病,卧床不起,一病就是三年,这可急坏了刘恒。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并且每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刘恒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汉文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的孝行。

后人赞扬说:“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还将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收入《二十四孝》中,成为万世效仿的榜样。

         P10-P11

序言

作为中国人,流着中国人的血,守着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根基,祈望发扬中华文明。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黄帝、神农,到尧、舜、禹、商汤、周公,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故事。距今两千七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文明迎来了自己第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群星璀璨,炳耀数千年。秦汉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我们历史发展的主流,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和生生不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间有许多不该忘记的故事和教训,维系着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民族集体记忆的珍珠串联起来,编成这本《中华美德书》。它务求简洁、切身、得心,能够使读者阅读时,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大家各有所悟,各有所得。循序渐进,这是可以读一生的书。

孩子们可以首先享受故事和歌谣,从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到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张自忠这些激励整个民族的历史故事,从《诗经》、陶渊明、李白、杜甫到鲁迅、巴金这些文豪的传世名篇。让孩子在真的感动和美的熏陶中,寻求自己向善的意义,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自己完满的人生。家长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做中国文化的读本,借它来加深了解我们的传统,丰富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所以我的奢望是孩子和家长一起来读书,暂别喧嚣,来享受自己安静的时光,来品味一种内在的宁静的力量。

本书大体上按照家庭、学校、个人、社会、自然来安排美德条目。第一部分是孝顺父母,因为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妈妈”。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孝亲”处于寸非常突出的核心位置,管子说:“不爱父母,何以爱人?”《大学》的君子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中间的逻辑就是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维系家庭,不但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心,砥砺我们自理自立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由己推人,推而广之,爱社区、爱家乡、爱祖国,从而生发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君子,最后的大境界,是范仲淹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儒家所主张的“仁爱天下”,是孙中山所主张的“博爱”和“天下为公”。这是人深刻自觉后,担当大责任,达到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和谐万物的大境界,所以本书最后一目是:热爱自然,敬畏生命。今天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产物,我们在自然中生存。为了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定位人在自然界的位置。谦卑,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也同样是包括基督教伦理在内的世界其他文化体系所要求的。谦卑,就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你不可能像羚羊一样善跑,不可能像狗一样嗅觉灵敏,当然也很少像狼一样既有骨气又极富合作精神。过多地强调人的绝对价值,强调对自然的索取,就会打破平衡,招致灾害。我们需要对生命多一份敬畏,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思想是儒佛道三位一体的,所以本书适当收入了一些佛和道的故事与训诫。无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寓言,以及名著名文、诗歌、演讲辞、家训、遗嘱,都在本书遴选之列。由于本书体例所限,还是有不少重要的内容未能涵盖进来,希望读者谅解。

本书从酝酿到成书已经三个年头了。美国人贝内特所著《美德书》的译者何吉贤先生,在那本书的《译后记》中较早地提出了这个选题。我曾经请他编写《中华美德书》,一向严谨的何先生,要组建一个写作班子,但我认为人多了,不容易统一思想。就在我们酝酿和探讨的过程中,相继有好几本类似的图书问世了。尽管它们各有特点,各有千秋,但我认为中华美德永远是一个值得阐发的主题。所以,我仍执意按照原来的想法再编写一本。各书的优劣,读者自有评判。  本书的框架确定和文章选择,复旦大学哲学系聂保平、历史系唐云松,北京大学中文系徐刚、李鹏飞和国学院王楷等这些我亦师亦友的先生,均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意见。

本书的具体执笔是苍松、雷文海和我,具体故事基本上是由主持条目的人参考各种资料,编写而成。全书最后由我做了统一的修订、增补以及润色工作。关于具体美德条目的诠释,如果有偏差,责任在我。我对以上支持本书编写工作的所有老师和朋友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的阅读范围和学识,本书的错漏在所难免,希望本书的最终裁判——读者不吝赐教。

                  沐欣之

                  2006年4月,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中华美德书》是近几年来我所读的少数好书之一。针对转型期中国人、特別是青少年的理想信仰缺失和日常道德饥渴状态,它用日常话语叙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经典行为范式,益智、益德、益言、益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夏学銮

我一直期待一本真正属于中国的《中华美德书》,来媲美美国前教育部长贝内特的《美德书》。让东西方拉起手来,铸就人类的美德宝典。现在这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它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美德书》译者、清华大学文学博士 何吉贤

从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到岳飞、张自忠等英雄故事,以及《论语》、《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这些恒久流传的文字,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民族集体记忆的珍珠串起来,荟萃我们关于美德的最重要的材料,成为中国文化的读本。

    ——《中华美德书》主编 沐欣之

《中华美德书》是一本让人兴趣盎然的枕边书,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大书。有了它,家长就不怕孩子追着要听故事了;有了它,孩子也不怕家长不给自己讲故事了。

    ——北师大附中教师 向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7: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