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王伟光、李慎明主编的这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之一,是2012年11月2日至3日,在河南大学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的优秀论文的结集。本次论坛紧紧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以及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本书的主题也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本书共收入主编单位所遴选的大会提交的35篇相关论文,论文主要围绕马克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问题展开讨论,回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在中国现当代革命历史、建设、改革开放各阶段的产生、发展,以及在今天开花结果的历史,深入研讨了我党我国几代领导人在这一重大主题上的实践与探索;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政治、社会、治军思想、文化等等方面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在这种摸索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杨金海 全面把握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曹林 曹霞昇 廖瑜 程金鹏 马云鹏
《费尔巴哈论》是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之一
鲍世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学领域的独特创新——胡锦涛治军新三论
张伊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基本原理——关于当前军事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张奎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季正聚 赵付科 “一把手”监督与党内民主建设
冯景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定位”及其内在关系研究
张兴茂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
张树德 康明旭 李晓辉 胡锦涛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贡献
汪青松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模式的新境界
韩喜平 周成贤 从“我”到“我们”:人类解放的共和逻辑——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赵连文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分析
陈立明 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寇东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胡连生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划分问题
赵铁锁 肖广文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吕冬冬 刘 锋 中国特色党建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研究
王永芹 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讨
颜 岩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的需要”概念——评阿格妮丝?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刘长军 实事求是地对待经典作家的社会现代化思想
徐艳玲 全球化视角: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郭大俊 刘之扬 实践与人的发展
莫 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破解社会风险难题的理论与实践
郝贵生 马克思恩格斯对亚当?斯密人性论的批判
冷树青 人类系统发展的纵横向统一性——再论和谐世界思想的理论创新
平 飞 刍议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及其世界意义
刘歆立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贡献探析
孙国栋 论马克思恩格斯革命观的差异及其演化
蔡华杰 生态资本主义批判——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高 宁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李芳云 李安增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
王 浩 城市化、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理性思考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