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芈一之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了解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上游地区历史文化的一本入门书,融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该书是在近若千年来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参考各种历史文献,结合作者研究所得,对黄河上游地区纵横数千里、上下几千年的各种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军事、交通、贸易、文化、宗教、中西交流以及资源开发和旅游诸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对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山川名胜、世家大族作了考察和描述,言必有据,论有所依,并配图片48幅。是具有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又具有知识性的一部著述。使这块过去被视作神秘空旷而受到冷落的多民族地区的各种历史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是发掘西部人文资源的一部学术佳作。对于有志于或有趣于这片西部热土或有意于向这里投资建设的中外各界人士,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内容推荐

该书是在近若千年来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参考各种历史文献,结合作者研究所得,对黄河上游地区纵横数千里、上下几千年的各种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军事、交通、贸易、文化、宗教、中西交流以及资源开发和旅游诸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对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山川名胜、世家大族作了考察和描述,言必有据,论有所依,并配图片48幅。是具有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又具有知识性的一部著述。使这块过去被视作神秘空旷而受到冷落的多民族地区的各种历史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对于有志于或有趣于这片西部热土或有意于向这里投资建设的中外各界人士,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目录

平装本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卷头语

二 黄河上游地区古地貌与古人类

三 彩陶与新石器文化

四 青铜文化与诸羌戎

五 长城堡与西段长城

六 马踏龙雀与汉开河西

七 引黄灌溉与宁夏平原开发

八 破羌城与湟中屯田

九 虎符石柜与王莽西海郡

十 铜印、画像砖与汉代经营河西

十一 三老石碑与汉羌关系

十二 曹魏抚定河湟、河西与西平郡

十三 鲜卑人南迁与黄河上游地区的鲜卑人

十四 神祠石窟与石窟文化

十五 姑臧、敦煌与河西四凉

十六 广大阪与叶延建立吐谷浑国

十七 早期道路桥梁与水上交通工具

十八 虎台与秃发南凉

十九 勇士城与乞伏西秦

二十 统万城与朔方地的历史沧桑

二十一 折箭遗教与吐谷浑国的兴盛

二十二 氐人与仇池政权

二十三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流

二十四 都兰大墓与丝路东段南道

二十五 凉州、鄯州与北朝统治

二十六 乙弗国与乙弗后

二十七 伏俟城与隋浑联姻

二十八 临津关渡与隋帝西巡

二十九 黄河源与河出昆仑和积石山

三十 黄河源头一带古代民族和部落

三十一 日月山与唐蕃和亲

三十二 弘化公主墓与吐谷浑王室播迁

三十三 石堡城、应龙城与唐蕃对峙

三十四 萧关与陇右牧马

三十五 六谷与六谷政权

三十六 青唐城与青唐政权

三十七 西夏王陵与西夏王国

三十八 熙河路与熙宁开边

三十九 宋代花瓷与宋军人湟

四十 岷州广仁禅院与乐都瞿昙寺

四十一 蒙古军灭夏攻金与元朝统治

四十二 骆驼泉与撒拉族

四十三 李氏族谱与西宁州土人

四十四 赵氏后裔与河洮诸土司

四十五 南山拱北与回族

四十六 武威文庙与西北汉族

四十七 金书铁券与河湟诸土司

四十八 仰华寺与西海蒙古

四十九 塔尔寺与藏传佛教格鲁派

五十 西宁大寺、同心大寺与伊斯兰教

五十一 金牌信符与茶马互市

五十二 盐湖宝藏与盐业开发

五十三 东科尔寺与固始汗

五十四 南北古城与罗卜藏丹津事件

五十五 拉卜楞寺与河南亲王

五十六 总督衙门与甘肃历代建置

五十七 银川城与宁夏府、宁夏省

五十八 河州城与河州

五十九 陇西城与巩昌府

六十 蒙古祭海与成陵西迁

六十一 华林山城与苏四十三事件

六十二 乾隆祭文与清代诸将军

六十三 东乡与东乡族

六十四 红湾寺与裕固族

六十五 保安城与保安族

六十六 五屯艺术与同仁土族

六十七 金积堡与马化隆

六十八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六十九 韩家集与马福禄、马福祥家族

七十 上将府与马安良家族

七十一 馨庐与马步芳家族

七十二 地震构造与地震

七十三 《格萨尔王传》与纳顿、花儿及藏戏、平弦

七十四 红旗漫卷西风

后记

历史文物照片来源

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书目

试读章节

河西先民

河西,指的是甘肃、青海两省间黄河以西的地区,主要包括今甘肃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的湟中地区。河西走廊之所以称其为走廊,是因为其北为北山、合黎山、龙首山,其南为祁连山,在南北两列山脉之间,形成了一个狭长的通道,形似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北部合黎诸山,虽共同起着屏障的作用,然各山之间互不相连,缺口亦复不少,成了匈奴南下的主要通道。从河西走廊越过祁连山,就进入了青海的湟中地区。湟中之地,北为祁连山,南为青海南山,两山夹峙,湟水中流,自古便是形胜之地。河西地区早在出自战国时期人士之手的《尚书·禹贡》篇中,就见于记载,而其为世人所注重,则是到张骞通西域之后了。据有关史书记载,河西地区最早的居民是大月氏、乌孙和西羌。

大月氏(音肉支)和乌孙起先都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敦煌与祁连山之间,过着依随水草移徙的游牧生活。当时,大月氏凭靠祁连山北坡优美的草场,牛羊遍野,国富民强,“控弦十余万”,争雄一方,很轻视匈奴,常向匈奴强行征掠财物。此时,匈奴单于是头曼,头曼单于有一太子,就是后来称雄塞北的冒顿。不久,头曼单于所宠受的阏氏(意即皇后),又生一少子,深得头曼单于喜爱,便想废冒顿而传位于少子。于是,头曼单于遣冒顿到大月氏国当人质。冒顿刚去不久,头曼便率大军急攻大月氏,想借大月氏之手杀掉冒顿。果然,大月氏国王十分气愤,欲杀冒顿,冒顿被迫盗得一匹良马,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见其逃回,很欣赏他的勇敢、剽悍,让他率领一支万余人的骑兵部队。冒顿靠着这支骑兵部队,于公元前209年,以“鸣镝”射杀了其父头曼,而自称单于。时隔不久,冒顿单于兴兵大败大月氏。到老上单于时,再次攻破大月氏,杀月氏王,并以月氏王的头颅为饮器。月氏王的夫人乃率其部众,含恨离开河西走廊,远徙到今阿富汗境内游牧。有一小部分不愿远徙的赢弱妇幼等月氏人,翻越祁连山,定居在湟中地区,号为小月氏。

乌孙国在西域诸国中,曾号为强国,可在大月氏被匈奴打败之后,也就臣属于匈奴了。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的最高统治者是单于,单于以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贤王以下设有诸王、将,而且各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游牧地区。单于居中,单于庭设在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一带;左贤王及其所属诸王将居东,管辖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一带)以东地区;右贤王及其所属诸王将居西,控制着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一带)以西的地区,河西走廊便成了匈奴右贤王属下休屠王、浑邪王的游牧地了。

西羌族人主要活动于湟中地区。据史载,战国时无弋爰剑从秦人拘执中逃来湟中,教众羌种植五谷,被拥戴为众羌首领。以后,子孙繁衍,世代为豪。到秦始皇时,专力东向,务并六国,兵不西行,羌人无战火之虞,得以繁衍生息。自匈奴右贤王控制河西走廊之后,羌人与匈奴人联系交关,成为汉王朝的一大边患。               P36-37

序言

莽莽昆仑,雪域草原,黄土风情,对我们广大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也许多少还有一点神秘色彩。然而就在这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发源地及其上游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发掘和整理,它的熠熠发光的灿烂文化和珍贵文物证明,这里既是各民族人民相互往来、辛勤耕耘的热土,更是中华民族与中东及欧亚交往的重要通道。这里曾经有过各兄弟民族的政治上的风云消长,也有过早期市场经济萌芽的茶马互市和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经济繁荣。这里有反映各民族征服自然的粗犷豪放的西部文化,也有历史悠久带有神奇色彩的寺院宗教文化。

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我国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逐步转移的重要时刻,认识西部,认识黄河上游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理所当然地为各界人士所关注。有鉴于此,在民盟中央倡导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思想指导下,芈一之教授及其他作者们殚精力以收集整理,竭睿智于文章论证,奔波、跋涉,时逾两年,终于不负国人期望,依托于五彩缤纷的文物史料,以生动写实之文笔,呈书于读者面前。诚乃本书书名所示,作为了解黄河上游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及经济发展脉络的一本入门书,有识之士当不可失之交臂,聊以为序。

后记

我们编写这本《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的宗旨,是与“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相配合,全面而系统地向世人展示这个地区悠久而具有特色的色彩纷呈的历史。

1988年7月,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费孝通教授、副主席钱伟长教授,代表民盟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议”,这是民盟进行参政议政、国是咨询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建议,得到甘肃、青海、宁夏和内蒙古四省区党政领导同志的热情欢迎和合作。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不久以后即得到批准并付诸实施。

黄河上游地区土地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曲折发展,特色浓郁。由于种种原因,她受到了时代的冷遇,在过去世人对她缺乏青睐,知之不多。在继续深入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对她的今天和明天给予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她的昨天和前天,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给予关注,需要有一本全面的而非偏颇的,系统的而非片断的综合性的历史书,以便使她昭然于世。1990年冬,本书主编为此事与民盟中央有关同志交换意见,提出设想。得到了民盟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和关怀,又得到重庆出版社有关同志的支持。于是,依照具体要求,拟定编写计划,并送审、修改、立项、备案。编写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作指导思想,贯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并力求把有关本地区的各种历史课题研究中的最新成就写在书上,展示于读者。于1991年夏开始进入编写工作。

为要在不长的时间里如质如量的完成编写任务,达到编写要求,在民盟青海省委和青海民院民族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采用主编负责制,组成工作班子。各位撰稿人服从统一计划安排,统一提纲要求,分工执笔。交稿后,由主编统一增删修改,统一论点,统一体裁,统一文风,统一定稿,统一抄正。本书是一本系统的地区历史专著。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各篇论文汇集。从古至今,以时为序,事类相从,相互衔接,把几千年历史,基本上按纪事本末体撰写文稿,组成完整体系,凝聚于74篇之中。各篇撰稿人姓名,列于该篇之末。这种写法,避免了编年体史书的破碎支离和纪传体史书的重复矛盾,篇幅省,文字简,用了56万字,铺叙出这一地区的包括十几个民族在内的种种历史。各篇所展示出的学术资料和基本观点,既是属于各该篇撰稿人的,更主要的也是属于主编的。因之,如有不妥之处,主要应由主编负责。还须说明的一点,本书中对近年来颇显热门的敦煌文化和河西走廊,所列篇目不多,这是考虑到河西走廊西端从水流地域说,不便归属于黄河上游地区,而且对该地的历史文化的有关论述颇多,随处可寻,本书不必予以重复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声道同志和民盟青海省委常务副主委王丰才的热情支持,担任本书顾问,并为本书写序。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尹克升同志也给予关怀支持,并题签书名。青海省文物管理处和博物馆,在珍贵历史文物拍照方面,给予密切配合。在此,对给予本书关怀支持的所有部门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副主编一人,协助主编工作,承担一定任务。助理二人,系主编教学科研中的助手,在主编领导下承担具体技术性、事务性工作。各位撰稿人分工任务,多少不等,有的撰稿一篇,有的数篇,有的十数篇。但都各尽其力,共襄盛举。同时,青年学子从中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书中历史文物照片48幅,集中排印于正文之前,使图文相关,佐证历史,相得益彰。由于条件所限,还有一些珍贵历史文物图片,不得不割爱了。各图片的名称及其提供者,列有目录,附于正文之后。

由于主编和各位参加编写的同志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尚希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费孝通先生生前亲笔写信摧荐: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它是了解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上游地区历史文化的一本入门书;有很强的可读性;精装本荣获四川省1995年度最佳图书奖;学界好评如潮。

魏绛:融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陈秉智、苏生秀、李智信:一部信史;化专家之学为人人可读之书;引导读者一步步拂去沉淀在文物上的尘土,去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  

杨效平:第一次把人们审视历史的目光引向黄河上游广大地区;集黄河上游地区人类历史文化研究之大成:史志编纂方法上一次新的突破和有益尝试;使人在领略历史沧桑的同时,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费孝通先生:对于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应该加到西部开发的这个大的战略中去。  

时间和社会发展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本书历久弥新的重要价值,不愧为发掘西部人文资源的一部学术佳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