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罗马是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市,是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早期罗马帝国时代的都城,尤其是卡匹托利尼丘和帕拉蒂诺山一带,自青铜时代出现聚落后,至今仍是城市的中心区域。作者通过系统梳理罗马的考古学资料,为读者展现了罗马城早期的空间规划及各重要建筑群落的历史沿革、功能等。 内容推荐 罗马是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市,是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早期罗马帝国时代的都城,今天依然是意大利的首都。由于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又因其在历史上和宗教上的特殊地位而具有“纪念性”特征,因此城市景观保存良好。12世纪以来,教廷、贵族以至平民,对古罗马进行探究的兴趣日渐浓厚,由此逐渐孕育了科学和实证的古迹研究,尤其是对古代建筑、对大理石雕塑铭文的研究、考证更是持续不断。但是,由于早期的研究缺乏科学、系统的准则,缺乏专业的技术手段,没有建立完备的记录规范和体系,留下的文献多属于建筑遗迹的目录集,对遗迹性质的辨认与判断有不少谬误。18世纪末古典学科正式创立,罗马城考古自此开启了新的阶段,在理念、程序、方法和技术上都确立了更为科学和系统的原则,开始注重对遗址的整体性和研究性的发掘,并建立考古记录的规程。作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的空间布局视为各种关系和流通通道交织形成的网络系统,在此前提下集中讨论(1)明确城区和城郊的范围和布局;(2)按功能对建筑遗迹的空间分布进行聚类分析(功能分区);(3)功能分区的大致形态和配置组合关系,结合空间结构要素和流动模式,推演其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建城以前的意大利中部聚落 第二节 帝国以前的罗马城 第三节 帝国早期的罗马城 第四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史 第五节 现存问题及研究展望 第一章 罗马城区的边界及地形 第一节 界石 第二节 城墙 第三节 城区的边界问题 第四节 城区的自然地形 第二章 罗马城区的高地空间布局 第一节 帕拉蒂诺山 第二节 坎匹多伊奥山 第三节 埃文蒂诺山 第四节 切利奥山 第五节 维利亚山、俄斯奎里诺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