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审美趣味与文化权力的关系命题,从历史和社会两个维度进行开放性的辨析与延展,对美学目前出现的种种审美趣味理论进行梳理比较,对社会历史变迁中出现的趣味层级差异进行分析解读。同时,基于趣味与权力的关系视角分析审美文化生活和艺术实践,对生活、艺术、文化的一些关键性命题进行探讨,最终的指向是,探讨如何在现实的文化权力影响下,建构一种合理的、能优选限度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审美趣味形态,以实现社会审美文化的和谐发展。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审美趣味理论权力维度的伸张与遮蔽:从休谟、康德到布尔迪厄 第一节 休谟的趣味标准:无争辩原则与标准性原则的矛盾 第二节 康德的趣味判断:功利与无功利的悖论 第三节 布尔迪厄的趣味社会学批判:区隔与支配的真相 第二章 审美趣味与文化权力的纠结与缠绕 第一节 趣味与权力:从个体精神性到社会支配性 第二节 隐性“区隔”与显性支配:审美趣味与审美权力的双向建构 第三节 社会权力结构转型中的审美趣味:历史的维度 第三章 权力关系域下趣味的几种二元对立模式 第一节 东方与西方:趣味差异与地域差异 第二节 自身与他者:趣味差异与种族差异 第三节 男性和女性:趣味差异与性别差异 第四节 亲代与子代:趣味差异与代际差异 第五节 人类与自然:人的尺度与自然尺度 第六节 城市和乡村: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第四章 文艺趣味与权力冲突:艺术之辨 第一节 艺术发展与权力演进 第二节 高低之分和雅俗之辨 第三节 经典传承与权力播撒 第四节 趣味的标准与批评的标准 第五章 生活图景与趣味认同:生活之思 第一节 日常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 第二节 消费的趣味与趣味的消费 第三节 时尚的批判与趣味的批判 第六章 趣味观念与社会精神:文化之观 第一节 文化趣味脉络与人类精神史 第二节 文化趣味与文化格调 第三节 文化趣味与文化情怀 第七章 重塑趣味社会结构与价值标准 第一节 大众趣味权力化批判的反思 第二节 走向大众,而不是趋向大众 第三节 审美教育何为:一种基于审美的思考 第四节 趣味关系何以合理:一种基于正义的解读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