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突厥汗国/游牧文明与中华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学铫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可汗的故事已经逝去,只剩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仿佛仍在不停地叙说着他们的先祖,那属于“蓝突厥”的传说。刘学铫著的《突厥汗国》讲述原本只是柔然“锻奴”的突厥,如何利用时机成长与茁壮,改变中亚内陆地区的政治格局,促进佛教与伊斯兰教的融合,消弭游牧文化与农业社会的差异,对内制定完整且独特的官制;对外掌控隋唐时代的国际外交,最终统一中亚,成为蒙古高原新主人。
作者简介
刘学铫,山东诸城人。中国台湾文化大学教授。著有《五胡史论》、《匈奴史论》、《鲜卑史论》、《五胡与华》、《北亚游牧民族双轨政制》、《土尔扈特源流考证与校补》、《中国文化史讲稿》等。
目录
第一章 突厥的源起
北亚草原概况
突厥起源之说
浅析突厥种族
早期突厥与各族的关系
第二章 突厥的传说
祭拜天神与萨满信仰
突厥的语言和文字
第三章 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民族的形成
突厥联西魏抗柔然
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汗国的壮大
突厥汗国的外交政策
第四章 分裂的突厥
东、西突厥汗国
分裂的时间
突厥的政治及社会结构
突厥的官制
第五章 东突厥汗国与隋朝
西面可汗室点密
突厥与北周
突厥内讧
突厥伐隋
东、西突厥分立
东突厥与隋朝之争
第六章 东突厥汗国与唐朝
东突厥助唐灭隋
东突厥与初唐
东突厥与唐的冲突
第七章 第二东突厥汗国
薛延陀与突厥各部的关系
唐安置境内突厥人
突厥叛乱
第二东突厥汗国
第二东突厥征战
第八章 突厥与隋唐的和亲
隋安义公主、义成公主与启民可汗
隋向夫人与西突厥泥利可汗
隋淮南公主与东突厥
什钵苾
唐衡阳公主与东突厥阿史那社尔
唐定襄县主与阿史那忠
唐九江公主与东突厥
执失思力
默啜可汗嫁女求和亲
失败的东突厥和亲之议
失败的西突厥和亲之议
别具形式的另类和亲
突厥与西域诸国的和亲
第九章 西突厥汗国
西突厥概况
极盛的西突厥汗国
西突厥汗国的治理制度
东西突厥之争
统叶护可汗治理下的西突厥
统叶护可汗与东突厥
西突厥汗国的分裂
唐与西突厥争西域
第十章 隋唐盛世胡风炽
唐代胡风
饮食胡化
胡乐胡舞
序言
从秦统一华夏(前221)到清逊帝宣布退位
(1911),其间共两千一百三十二年。在这两千多
年里,朝代、政权更迭频繁,粗略估算一下,总共
有六七十个朝代或政权。
请看: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
、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汉(前赵)、成(成汉
)、后赵(魏)、前燕、前秦、成汉、后燕、北燕
、南燕、前凉、南凉、西凉、北凉、后凉、西秦、
夏]、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
、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吴越、南
汉、吴、闽、后蜀、南唐、荆南、楚、北汉)、北
宋、南宋、辽、金、西夏、元、明、南明、清:而
吐蕃王朝、高昌麴氏王朝、回纥汗国等都还没有计
算在内。
上面所提到的这六七十个王朝或政权,国祚超
过两百年的只有五个,分别是西汉(前206-25,共
231年)、唐(618-907,共290年)、辽(907-
1125,共219年)、明(1368-1644,共277年)及
清(1616-1911,共296年)。
在这五个朝代里,如果从民族的成分来看,唐
朝的建国者李氏家族是胡是汉向来是史学界争论的
焦点。李渊的先人曾在鲜卑族宇文氏的北周时被赐
姓“大野”氏,而高车族(也就是铁勒、敕勒)中
也有大野氏,可见李氏一族有着浓厚的少数民族血
统。明朝的创建者乃是古往今来许多民族混融后的
汉人。至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以及建立清朝的女真
族(后来称为满族),则是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
如此看来,中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构建而成的。
以往撰写、诠释历史之人,往往对少数民族的
史事一笔带过,而且经常以汉人的观点来叙述。所
以,打开二十四史或其他私家撰著的历史文献,对
少数民族的描述总是以对立面的文字出现,真是何
其不公平。
本书希望能开史家之先河,以客观公正为执笔
标准,力求展现这些建立草原帝国的民族之历史。
导语
铁与血的征战,游牧与农耕的碰撞,来自草原的力量引发世界的巨变。
充满谜团的民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开创者,锻奴出身,称霸中亚,改变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帮助隋唐开创盛世,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刘学铫著的《突厥汗国》图文并茂 通俗解读,开史家之先河,以客观公正为执笔标准,力求展现突厥汗国这个建立草原帝国的民族之历史,让你一本书读完中华游牧文明兴衰史。
精彩页
二、突厥与高车系各民族的关系
匈奴鼎盛时期,高车、突厥都是被匈奴统治的民族。一旦匈奴国力衰弱,这些被奴役的民族便奋起反抗,在反抗匈奴的诸多民族中,突厥的先人也参与在内。
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大兴战事。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匈奴实力已大不如前,之后又遭逢天灾,受到了巨大损失。西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西汉联合乌孙讨伐匈奴大胜。匈奴对强大的汉朝无可奈何,只能反击乌孙,于是就在次年,“(匈奴)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丁令(即丁零,也就是高车)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汉书·匈奴传》)突厥的先人很可能就参与了那次作战。
经过各族的反叛之后,匈奴内部趋向分裂,大约在西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向北迁徙,再度征服各族。后来北匈奴内部发生争夺单于宝座的内讧,实力削弱。被北匈奴征服的各族再度起来反抗,高车南下讨北匈奴,鲜卑也起兵东征,西域各国更认为机不可失,于是发兵西侵匈奴。汉朝也趁机协助南匈奴率兵北伐,北匈奴向西逃亡,最后不知所终。从以上这段历史过程看,突厥与高车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反抗匈奴统治的盟友之谊。
丁零系各民族是许多部落的联盟,先秦时期主要聚居在今天贝加尔湖东西两边。后代学者称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为东丁零;贝加尔湖以西向西延伸到今天锡尔河以北一带,与塞种人混杂而居的被称为西丁零。还有少部分进入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称之为“狄”,其中身材高挑者称为“长狄”,皮肤白皙者称为“白狄”。到了五胡十六国时代,称之为敕勒、铁勒,因为他们习惯驾驶高轮车,所以又称之为高车。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曾一度聚居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到包头一带,所以这一大片草原地区就叫敕勒川。丁零其中一部成为隋唐时代的回纥,后来改称回鹘,宋元时期称畏兀,也就是今天的维吾尔族。
三、突厥与契骨的关系
突厥不仅和契骨通婚,在生产技术上也互相影响。契骨聚居地区盛产铁矿,据《新唐书·黠戛斯传》所载,其地“每有雨,俗必得铁,号迦沙,为兵绝犀利,常以输突厥”。突厥曾经是柔然的“锻奴”,为柔然打造以铁器为主的兵器。契骨也精于打造兵器,又供应突厥兵器,彼此必然互相交流锻造兵器的技术,可见契骨跟突厥在很大程度上相互依赖。
从以上各点来看,突厥民族和匈奴一样,是由许多民族共同结盟而成的一个部落联盟,突厥是这个联盟中力量较大的一支,其他联盟成员就自称是突厥族。在草原上想寻找一支血缘单一的民族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突厥屈于柔然之论
在前文关于突厥起源所引的几项史料中,几乎都提到突厥祖先被邻国所灭,只留下一个小孩,被狼所救,狼又把小孩置于高昌西北山中,而后才发展成为部落。
高昌这个地名的出现不会早于汉代,所以有人推测,汉时匈奴击破突厥祖先,突厥人于是藏匿在高昌西北山中。而高昌西北山既可能是现在的天山,也可能是现在的阿尔泰山。突厥在这座山中繁衍后代,渐成部落,所以《隋书》才说突厥人“世居金山”。今天中亚伊塞克湖向东直到贝尔湖一带均属乌拉尔一阿尔泰语系,使用阿尔泰语系各种语言的民族聚居其间,突厥是分布在这个地区的一个小部落。
两汉时期,匈奴在这个地区始终占有优势,统领突厥。东汉中叶后,南匈奴降汉,北匈奴被窦宪打得“不知所终”,高车、契丹、突厥才有机会摆脱匈奴的控制。后来鲜卑、柔然崛起,柔然逐渐成为漠北强权,到了五胡十六国晚期,突厥成为北凉(由沮渠蒙逊所建的政权)控制下的一个小部落。据《隋书》记载,北魏消灭北凉时,突厥在部落酋长阿史那氏的率领下,带五百家投奔了柔然。
北魏是在5世纪中叶灭掉北凉的,突厥如果曾为北凉附庸,那么在《晋书》等相关史书中一定会有所记载,可是我们至今尚未发现。这个说法的时间太晚,可信度不高,可能在这之前若干年,突厥已经被柔然征服,成为柔然的“锻奴”。
可以确定的是,突厥曾经被柔然奴役过。
五、突厥被统治的推论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冒顿单于时期,匈奴实力空前强大,“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又“北服浑窳、屈射、丁零(即高车)、隔昆、龙新犁之国”。
高车就是隋唐时期的回纥;隔昆(又称坚昆)唐时称黠戛斯,即今吉尔吉斯斯坦;龙新犁经许多学者专家考证,就是后来的鲜卑;至于浑窳和屈射,其中之一会不会就是突厥的前身呢?如果这个说法可信,就可将突厥的历史往前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同时也解决了“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的问题。
但《隋书》称:“突厥之先……世居金山,工于铁作。金山状如兜鍪,俗呼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近人岑仲勉在所著的《突厥集史》中收录《突厥与兜鍪》一文,明确指出突厥一词与兜鍪无关。
岑仲勉是近代研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