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火成岩岩石学》是为地质学各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书中系统介绍了火成岩岩石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火成岩岩石学研究的新成果,将形成火成岩多样性的各种岩浆作用过程、岩浆作用与构造环境的关系、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等内容融入其中,突出了岩类学与岩理学的结合,同时融入了编者在火成岩岩石学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体会,希望帮助学生“感兴趣、会鉴定、懂原理、欲探索”。 《火成岩岩石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火成岩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岩浆作用过程等。 《火成岩岩石学》可作为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同位素地质学、实验岩石学等方面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绪论 1 第一节 岩石、岩石学、火成岩岩石学的基本概念 1 一、岩石 1 二、岩石学 1 三、火成岩岩石学 2 四、三大类岩石的地质特征和演变 2 第二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 3 第三节 地球上火成岩的分布 7 第四节 火成岩研究简史、意义和方法 11 第一章 火成岩的物质成分 13 第一节 岩浆的基本概念 13 第二节 岩浆的性质 13 一、岩浆的温度 13 二、岩浆的黏度 15 二、岩浆的密度 17 第三节 火成岩的化学成分 18 一、火成岩的基本化学组成 18 二、火成岩化学类型和岩石系列的划分 19 第四节 火成岩的矿物成分 22 一、火成岩的基本矿物组成 22 二、火成岩造岩矿物的分类 23 第五节 火成岩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关系 25 第六节 常见的火成岩矿物及其成岩意义 28 一、橄榄石族 28 二、辉石族 30 三、角闪石族 34 四、云母族 37 五、长石族 39 六、似长石和沸石 43 七、石英 44 第二章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47 第一节 火成岩的结构 47 一、确定火成岩结构类型的基本要素 47 二、根据各要素所区分的火成岩结构的主要类型 47 第二节 火成岩中矿物生成顺序的确定 58 一、运用火成岩结构特征确定矿物品出顺序的原则 58 二、鲍温反应系列 59 第三节 火成岩的构造 61 一、岩浆结晶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所形成的构造 61 二、火成岩的原生节理构造 63 三、由结晶作用特点和岩石组分空间充填方式所形成的构造 64 第三章 火成岩的产状与岩相 68 第一节 火成岩的产状 68 一、侵入岩的产状 68 二、喷出岩的产状 72 第二节 火成岩的岩相 78 一、侵入岩的岩相 79 二、火山岩的岩相 80 第四章 火成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84 第一节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84 第二节 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 86 第三节 固态熔融模式 88 一、批式熔融作用 88 二、Raylcigh分离熔融作用 89 第四节 稀土元素:一组特殊的微量元素 90 第五节 火成岩中微虽元素的应用 93 一、特征参数 93 二、微量元素图解 94 三、蛛网图 95 四、构造环境判别图解 96 第六节 火成岩中同位素的应用 96 一、稳定同位素 96 二、放射性和放射成因同位素 99 第五章 火成岩相平衡和相图 104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104 第二节 单组分体系 105 一、不含流体的平衡体系 105 二、含流体的纯矿物熔融体系 106 第三节 二组分(二元)体系 107 一、二元共结系 107 二、二元近结系 110 二、二元接近同溶体体系:斜长石Ab-An体系 114 四、二元有限同溶体体系:Or-An体系 117 五、碱性长石二元同溶体体系:Or-Ab体系 118 第四节 多组分体系 120 一、与基性岩结晶有关的三元系相图 121 二、与花岗岩浆结晶有关的三元系相图 121 第六章 火成岩的分类和命名 128 第一节 概述 128 第二节 侵入岩的分类 129 第三节 火山岩的分类 132 第四节 火成岩的命名原则 134 第五节 本书的分类和描述框架 134 第七章 超基性(超镁铁质)岩类 137 第一节 概述 137 第二节 侵入岩 137 一、矿物组成 137 二、结构、构造 138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38 四、化学成分 140 五、产状与分布 141 六、成矿关系 142 第三节 喷出岩 142 第四节 地幔岩 145 一、矿物组成 145 二、结构、构造 146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48 四、化学成分 119 五、产状与分布 149 六、成矿关系 150 第五节 金伯利岩 150 一、矿物组成 151 二、结构、构造 153 二、化学成分 153 四、产状与分布 154 第六节 钾镁煌斑岩 154 一、矿物组成 155 二、化学成分 155 三、主要种属 155 第七节 煌斑岩 156 一、矿物组成 156 二、结构、构造 156 三、种属划分与主要种属 156 四、化学成分 158 五、产状与分布 158 第八节 超基性岩的成因 158 一、超基性侵入岩的成因 159 二、超基性喷出岩的成因 159 三、地幔岩的成因 160 四、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煌斑岩的成因 162 第八章 基性岩类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第二节 侵入岩 163 一、矿物组成 163 二、结构、构造 164 二、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66 四、化学成分 171 五、产状与分布 172 六、成矿关系 172 第三节 喷出岩 173 一、矿物组成 173 二、结构、构造 174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75 四、化学成分 177 五、产状与分布 180 六、成矿关系 180 第四节 基性岩成因 181 一、大洋玄武岩 182 二、大陆玄武岩 186 二、岛弧与大陆边缘玄武岩 187 第五节 月球基性岩 189 第九章 中性岩类 192 第一节 概述 192 第二节 侵入岩 193 一、矿物组成 193 二、结构、构造 194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94 四、化学成分 197 五、产状与分布 197 六、成矿关系 199 第三节 喷出岩 199 一、矿物组成 199 二、结构、构造 200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00 四、化学成分 203 五、产状与分布 203 六、成矿关系 201 第四节 中性岩的成因 204 第十章 酸性岩 207 第一节 概述 207 第二节 侵入岩 207 一、矿物组成 208 二、结构、构造 210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11 四、化学成分 215 五、产状与分布 219 六、成矿关系 221 第三节 喷出岩 222 一、矿物组成 222 二、结构、构造 223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23 四、化学成分 225 五、产状与分布 227 六、成矿关系 228 第四节 酸性岩的成因 228 一、花岗岩的成因 228 二、流纹岩的成因 233 第五节 细晶岩与伟晶岩 234 一、细晶岩 234 二、伟晶岩 235 第十一章 碱性岩及其相关岩石 239 第一节 概述 239 第二节 碱性岩 240 一、矿物组成 210 二、结构、构造 211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41 四、化学成分 244 五、产状、分布与典型实例 245 六、成矿关系 219 七、岩石成因 250 第三节 碳酸岩 251 一、概述 251 二、矿物组成 252 二、结构、构造 252 四、种属划分 252 五、化学成分 253 六、产状、分布与产出构造环境 255 七、成矿关系 256 八、岩石成因 257 第四节 黄长石火成岩 257 一、概述 257 二、主要特征 258 三、分类 258 四、主要种属 259 五、产状、分布及成因 260 第十二章 火山碎屑岩 261 第一节 概述 261 第二节 火山碎屑物的类型及特征 262 一、火山弹 262 二、火山块 263 三、火山砾 264 四、火山灰 264 第三节 岩石类型及特征 267 一、正常火山碎屑岩类 268 二、熔结火山碎屑岩类 270 二、自碎火山碎屑岩类 273 四、火山碎屑熔岩类 274 五、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275 第四节 产状、分布与成因 276 一、重力流型火山碎屑沉积 276 二、降落型火山碎屑沉积 277 三、水携型火山碎屑沉积 277 第五节 次生变化及成矿关系 277 第十三章 影响火成岩多样性的因素 279 第一节 概述 279 第二节 源岩成分、部分熔融与火成岩成分变化 280 一、地幔部分熔融 280 二、地壳部分熔融 283 第三节 壳幔相互作用 286 一、底侵作用 286 二、拆沉作用 288 第四节 岩浆演化过程与火成岩成分变化 289 一、岩浆混合作用 289 二、液态不混溶作用 291 三、结晶分异作用 292 四、同化混染作用 293 第十四章 不同构造背景的火成岩组合 296 第一节 火成岩构造组合的概念及分类 296 第二节 大洋中脊火成岩组合(蛇绿岩套) 299 第三节 与大洋俯冲有关的火成岩组合(岛弧、活动大陆边缘) 301 一、岛弧火成岩构造组合 302 二、活动大陆边缘火成岩构造组合 306 第四节 与大陆碰撞有关的火成岩组合(陆陆碰撞) 309 第五节 板内火成岩组合(包括洋岛、大陆裂谷) 311 一、洋岛 311 二、大陆裂扦 312 第六节 地幔柱与大火成岩省 316 一、地幔柱的定义 316 二、热点 316 三、地幔柱的识别 316 四、地幔柱的起源与演化 317 五、大火成岩省 318 六、地幔柱活动模式 319 参考文献 323 附录 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