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1-2])。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本书为作者对于黄帝内经的感悟,全书分为共八章,分别为:阴阳五行篇、调元保真篇、天人相应篇、五脏六腑篇、经络学说篇、证因病机篇、诊病篇、治法篇。每一篇种均有原文。解读和医案三部分组成。让读者在了解黄帝内经原文原著的同时,能够与实际治疗和诊断种的病案相结合。作者为孟河医派的传人,行医五十余年,将实际操作与原著原典相结合,现在编辑成书,对于中医从业者何中医文献专业读者均有裨益。 目录 第一章阴阳五行篇(第1条~第40条) 第二章调元保真篇(第41条~第50条) 第三章天人相应篇(第51条~第66条) 第四章五藏六府篇(第67条~第99条) 第五章经络学说篇(第100条~第129条) 第六章证因病机篇(第130条~第200条) 第七章诊病篇(第201条~第234条) 第八章治法篇(第235条~第28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