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育的细节/大夏书系
分类
作者 朱永通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朱永通编著的《教育的细节》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道出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本书中每一篇既有一个与教育相关的故事,也有朱老师对故事的深入解读,其实也是朱老师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学生、老师、教书等的故事。
作者简介
朱永通,福建东山岛人,现居厦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教师月刊》首席记者、编辑。独立教育研究者,教师阅读推广人。已出版教育专访集《做幸福的好教师》。曾应邀赴全国各地教育机构、中小学及幼儿园做教育专题讲座。
目录
序一 从观念到细节/周国平
序二 自明的火种/张文质
序三 细节里藏卓见/陈心想
序四 先睹为快/陈大伟
活在观念里
时间镜子里的观念
养在不同水土里的观念
始于每一个人的观念
平等观念在哪儿
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
你有传播意识吗
守住教育的重心
减负,减出幸福来了吗
头发上的教育学
杜郎口的“生意经”与“朱砂丸”
守住教育的重心
教育的节奏
你有课程风险意识吗
一厘米之变
润泽的座位
有生命的道具
一厘米之变
拒绝声,多么美
柔美的教育
自迟到看教育文化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
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儿去了
“好教师”能有多坏
你是一个会管学生的好教师吗?
怎么和孩子说话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
日常的教育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活的范本
教育的细节
什么是好的教育
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
附录 关于本书的部分评论
后记 一本书的重量
序言
朱永通君曾担任中学语
文教师,后又从事教育刊
物和书籍的编辑工作,本
书是他在教育领域多年观
察和思考的心得的一个结
集。他是一个有心人,无
论是到学校采访,出席论
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
,还是女儿的上学经历和
反应,他都能从中发现生
动的细节,进行深入的思
考。《教育的细节》是书
中一篇文章的标题,他用
来做全书的书名,我觉得
很有道理,因为关注细节
正是他的教育思考的特点
,也是本书的特点。
浏览本书,有三个概念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用它们来阐释我对本
书的解读,亦II申出我自己
的思考。这三个概念是观
念、细节和一厘米。
“观念”是本书第一辑的
主题,也蕴含在其他各辑
的论述中。观念的重要性
在于,它决定了人的行为
的方向。哈耶克指出,哲
学的影响是最大的,它用
一般观念影响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又用根据一般观
念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影响
大众。作为社会科学的一
个领域,教育更是如此,
人生观决定了教育观,一
个时代的教育状况背后必
有一种起支配作用的基本
价值取向。基于这个理由
,我本人一直认为,要革
除中国教育当今的诸多弊
端,关键在于正本清源,
澄清教育的理忿。
观念并不抽象,正如第
一辑标题所示,人是“活在
观念里”的。这个在生活中
无处不起作用的观念,不
管是源自文化传统的基因
、意识形态的灌输、生存
环境的浸染,还是社会转
型的折射,一经铸成,就
如同幽灵一样深藏在无意
识之中,操纵人们的行为
。这就有了“细节”的重要性
。如果说观念决定方向,
那么,细节则体现了观念
,正是从细节中可以最清
楚地看到真正起作用的观
念是什么。
看一所学校的教育观念
是否对头,不必看校园文
化是否有声有色,教育改
革是否轰轰烈烈,考核指
标是否名列前茅,这类表
面文章有时还是反面证据
,一个细节就足以让背后
隐藏的丑陋暴露无遗。本
书中有一个例子。在一所
重点小学,校长带作者参
观,一路娓娓介绍校园布
置如何体现学校的教育理
念。上课铃响,两个男生
急匆匆迎面跑来,见到校
长,一脸慌张,想躲闪而
无处可躲,硬着头皮继续
跑。这时校长突然铁青着
脸,把两人喊住,厉声训
斥。作者被校长判若两人
的表现镇住了,由此想到
:学生迟到是常见现象,
却像试纸很快就能检测出
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含金
量。
的确如此。用什么态度
对待学生迟到,是否尊重“
差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布
置作业是否用心思考让学
生的学习既有效又省时,
能否尽力给学生的个性差
异留出空间,给不给小学
生留出足够的睡眠时间,
这些都是细节,却体现了
教师是否爱学生,学校是
否以学生为本位,教育是
否立足人性,总之,体现
了基本的教育理念。
这就要说到“一厘米”的
概念了。德国统一前两年
,驻守柏林墙的东德卫兵
亨里奇射杀了一名企图翻
越柏林墙出逃的青年。柏
林审判时,被告律师辩称
,受审人当时只是执行命
令,没有选择的权利。法
官的反驳十分精彩,指出
即使执行命令,仍有把枪
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可
以选择打不准。作者把这
个典故应用到教育工作上
,提倡“一厘米之变”,即从
能改变的地方开始,积少
成多,以此引发更大的改
变。确实,我们无能改变
整体的教育体制和环境,
但是任何体制和环境都取
消不了个人的相对自由,
而这个自由正是体现在你
如何处理一个个细节上。
当然,“一厘米之变”的
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在一
定意义上,这是教育界有
良知之士在现行体制下的
无奈选择。根本的改变是
推翻柏林墙,让“一厘米”的
主权成为不必要。倘若行
政主导、功利至上的教育
体制无根本改变,“一厘米
之变”往往也是困难重重,
坚持者会被边缘化甚至遭
到逆淘汰。
作者耳闻目睹中国教育
界太多的怪现状,有按当
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放学
十分钟后清空校园的“减负”
新政,有教学楼里布满书
架、书架上摆满廉价垃圾
书的著名“书香校园”,有打
造“教改”神话、不到三年吸
引50多万人参观、门票收
入3000多万元、拉动周边
第三产业获利45亿元的“品
牌”乡村中学,不一而足。
我读后无语。观念有正确
和错误之别,而比错误观
念更可怕的是虚假观念,
在被歪曲的“减负”“书香”“
教改”等招牌之下,中国教
育舞台上在上演多少荒诞
剧!而在这类剧目中,都
可以看到行政机构担任的
导演角色。我不得不说,
现在我对中国教育的唯一
期望是减少荒诞,回到常
识,而这何其难也。
导语
本书作者成功创造了一次次使人从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认真反思、重构当代教育生态的思想机遇。《教育的细节》娓娓道来、见微知著,是一部生动且深刻的佳作。崭露了一个可能我们未曾关注的教育世界,它是如此生动、丰富和充满活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