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沈从文的最后40年(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扬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沈从文的最后40年(精)》是著名沈从文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扬教授20年研究心得,讲述了沈从文后半生细密复杂的生命之路和心路历程,呈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在时代的剧变中,在生命的至暗时刻,一代文学大家沈从文遭受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他经历过自杀、绝望、屈辱、被下放……但那一颗赤诚的心从未冷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折不从,亦慈亦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不因外界变化而妥协的独立精神,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坚忍与豁达,勤奋与执着。
当你觉得人生无望,前途渺茫时,不妨看看这位伟大作家,在历史激流中如何不惧命运的风暴,找到生命的意义。
目录
引子 玄黄未定之际
第一章 唯一游离分子
第二章 徘徊在理智与情感之间
第三章 融入新时代
第四章 跛者不忘履
第五章 【把我的眼睛拔了】
第六章 乍暖还寒时候
第七章 再生的凤凰
附录 沈从文年表简编
后记
导语
1.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沈从文研究专家李扬教授20年研究心得。
2.深情讲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史,为迷茫困惑的青年人指点迷津。
3.他经历过自杀、绝望、屈辱、被下放…但那一颗赤诚的心从未冷过。
4.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不因外界变化而妥协的独立精神,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坚忍与豁达,勤奋与执着。
5.当你觉得人生无望,前途渺茫时,不妨看看这位伟大作家,在历史激流中如何不惧命运的风暴,找到生命的意义。
6.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推荐:李扬先生是最早利用沈从文后半生丰富资料来写传记的人,对于资料的运用、分析都非常清晰、有条理,写得非常好。"
精彩页
1946年5月4日,在战争中临时组合起来的西南联合大学宣告解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学校的教职员工各自返归原校,沈从文被北京大学国文系聘为教授。
7月12日,沈从文全家乘飞机从昆明飞抵上海。但在上海他听到的却是昆明发生惨案的消息:7月11日晚上,李公朴偕夫人外出时,被云南警备司令部的特务暗杀,次日凌晨不治身亡;7月15日,闻一多在参加完李公朴的追悼会后,在归途中又被特务枪杀。这消息让沈从文万分震惊,事情很明显,抗日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内战的阴霾依然笼罩在中国大地上。沈从文忧虑的是,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曾经在给巴金的信中说过:“你即或相信法国革命大流血,那种热闹的历史场面还会搬到中国来重演一次,也一定同时还明白排演这历史以前的酝酿,排演之时的环境了。使中国进步,使人类进步,必这样排演吗?能够这样排演吗?你提历史,历史上一切民族的进步,皆得取大流血方式排演吗?阳燧取火自然是一件事实,然而人类到今日,取火的简便方法多得很了。人类光明从另外一个方式上就得不到吗?人类光明不是从理性更容易得到吗?”在他看来,“因之书呆子所表现的社会理想和文学观,虽似乎并不曾摇动过当时用武力与武器统制的军阀社会,却教育了一代年青人,相信社会重造是可能的,而武力与武器能统制这个国家,却也容易堕落腐烂这个国家民族向上向前的进取心!”李、闻惨案的发生,越发使得沈从文忧心如焚,从这两个不幸事件中,他看到的是国家明日更大的不幸。为此他写下了对昆明惨案表示极大关注的《怀昆明》,指出:此时主持昆明军事和地方警务的湖南人“如何使这件事水落石出,彻底清楚……实在其责任和义务待尽”。
在上海,沈从文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巴金、李健吾、郑振铎,席间自然会谈到未来的局势和个人的打算,大家都不同意沈从文回北平工作,因为目前的北京大学,关系复杂,而教学也不是沈从文最擅长的,与其到那里为难,还不如留在上海,看看时局的走向,再定取舍。沈从文是个一诺千金的人,既然答应了北京大学国文系的聘请,就应该履约,权衡之下,他还是决定返回北平。
马上就要返回北平了,而北平的情形又怎么样呢?还是自己熟稔的那个北平城吗?在这种情绪下,沈从文写了《忆北平》。作为一个崇尚自然、歌咏理想的“乡下人”,他渴望过上宁静的生活,但不安定的时局,却使他的大半生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好不容易盼到抗日战争胜利了,但还没有容他喘一口气,内战又来了。在这篇文章中,沈从文祭出了“理性”的旗帜,走上了反对“战争”的道路:
若知从远处深处看,可就得承认要理性,要想方设法使理性完全抬头,从武力武器以外求各种合理解决,这个国家的明日方好办!不仅负责方面要理性,在野各方面,凡对于国家人民稍具爱与不忍之心,想把团体或个人能力和一腔热忱加上去,堆上去,黏上去,有所表示时,也需要理性,凡一举一动都得谨慎!
在文章的最后,沈从文呼吁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注意孙中山“革命家的真挚热情,和政治家的宽宏气度”:
孙先生难道当真就死了吗?为了中国,他应当还活着,他的意见,他的理想,还必须在一切有清明头脑与做人良心的中国人心中好好活着。中国要得救,这一点十分重要。倘若这种意见在国人已成为老生常谈,决不能有何反应时,我还希望刚刚上任的司徒雷登大使先生能好好记住。司徒先生过去个人是中国人的朋友,现在且是美国和中国友谊的代表……司徒先生今年已七十过一,据闻学校职务本来即拟退休,今当此大暑天气,不仅不能休息,还冒暑往返南京和牯岭,为中国当前和明日而奔走,可知耶稣孔子之“爱”与“不忍”,已深中于心。明白中国青年和美国青年一样,决不宜从任何内战方式中再作广大牺牲。但事极显明,目前实已到一个严重关头,即中国战争的毒瘤,随时会恶化,会爆裂,若不即早设法,中国大规模战争既无从避免,美国明日也就决不能避免不重新卷入战争!司徒先生若体念及人类死亡流血之愚蠢可悯,以及残酷可怕,一定会承认除认识耶稣孔子外,还必须注意到中山先生的理想,与中国国运荣枯及世界安定,实如何不可分!
但当他于1946年8月27日乘飞机返回阔别整整9年的北平时,他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空想。他看到了天安门前停靠的用来发动战争的美国坦克,发现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与“老米”(美国)的密不可分。在中国,“权势”和“财富”甚至都可以改作“美国”,他切实地感受到了这个东方帝国的没落。但他最为担心的还是战争。当他8月31日接受《大公报》记者子冈、徐盈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一生最怕听打杀之类的事”。他隐隐约约听到了过去的老朋友丁玲批评自己“与人民脱节”,但他不以为这是在伤害他,因为丁玲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这样说他。即便对于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以及写作“题材直接汲取于农工且就正于农工的创作方法”,他也不表示反对。沈从文心里很明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