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村支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春富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村支书》描写了瓦窑村从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二十余年的脱贫致富故事。村支书李先泽吃苦能干、有勇有谋,面对家乡的贫困面貌,他立志要彻底改变这一情况,让乡亲们一起能过上好日子。他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他的带领下,瓦窑村最终成了一个三季有采摘、冬季能观雪的富裕乡村。作品通过对村支书李先泽这一主要人物的刻画,反映了村支书在农村变革以及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作用,讴歌了他们坚守乡村,默默奉献,为中国农村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瓦窑村也是中国当代农村波澜壮阔变革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 吴春富,男,安徽省作协会员,桐城市政协特聘文史委员。长篇小说《生产队长》获安庆市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三等奖。诸多散文、小说见于《散文百家》《山花》《短篇小说》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尾声 序言 浸润灵魂的乡土暖流 洪放 春富的作品,尤其是小 说,我在他的另外两部长篇 小说《生产队长〉和《老街 》的序中都说过了。一个作 家,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扎 根在他热爱与不断回望的生 活中,他的文字,自然就有 深厚的底气,深沉的情感, 深刻的反思。现在的这部《 村支书》,是沿着他创作的 河水一路流淌下来的。气息 是贯通的,情感是相连的, 故事是互相观照的。就连那 些人物,那些场景,那些语 言,也都是分不开的水流。 即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而分道流淌。但它们的源头 是同一个,它们的归宿也是 同一个。 这是春富为文最大的特 点,也是他最大的成功。他 有他紧紧依靠着的广袤的乡 土,有他时时依偎着的朴素 的乡亲,还有他不断走出来 又走回去的绵延的传统与文 化…… 《村支书》的内容更贴 近春富的生活与生存状况。 春富从前是老师,后来是镇 上的宣传干部。他的工作主 要就是面向基层,面向乡村 ;因此,他写起基层来,写 起乡土来,得心应手。而春 富这个人,有一段时间,我 听说他要从桐城飞地鲟鱼调 回孔城,我很替他高兴。一 个作家,终其一生能够写好 故乡那个邮票大的地方,已 经是了不得的事情。春富回 到孔城,就是一次回溯。他 的感觉应该更新鲜,更丰富 。果然,一系列的作品,散 发着热气,涌动出来。孔城 本来就是个文脉潜蕴的地方 ,春富这些贴近乡土的作品 ,无疑是给这文脉增添了闪 亮的水滴。 回到春富其人。我时常 想起春富憨厚的笑容,和他 站在人群后面的那种谦逊, 以及他在介绍老街文化时的 那种虔诚。这些年来,孔城 因为春富的笔,走到了很多 大报小刊;春富因为孔城, 变得更加有底气、有风度、 有趣味。春富跟我一样,论 相貌,中等而已,混在人群 中,常被忽略;论处事,往 往偏方,偏执着,甚至有些 执拗;但论为人,他是真挚 、内守、坦诚的。他也许更 适合在文字之中,构筑心中 的所思、所梦、所皈依。如 果从这点来讲,一个人能够 找到构筑自己之思、之梦、 之皈依的所在,那么,他是 幸福、有趣、有意义的了。 (洪放,当代作家,安 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合肥 市作家协会主席) 导语 本书是沿着作者创作的河水一路流淌下来的,气息是贯通的,情感是相连的,故事是互相观照的。就连那些人物,那些场景,那些语言,也都是分不开的水流。即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分道流淌。但它们的源头是同一个,它们的归宿也是同一个。 精彩页 第一章 一 连阴雨已经下了一个星期,听天气预报,天把日子还收不住。 这样的天烦死人了! 瓦窑村的村部坐落的位置很有趣。 一条南北向的公路从南边山缝钻进来,在穿完瓦窑村,即将从北边山缝钻出去抵达邻县时,调皮地往东一拐。拐的地方有一条小路通往北边,瓦窑村村部就在这拐点的西边不远,像是在农具杨叉头的下方。一排直溜溜的平房子,房屋下面是黑砖,上方是土坯,未粉刷,相当的粗糙。 公路与小路包抄着一个大土岗子。这个大土岗子东高西低,足足高过村部地基一米。 土岗子上有不少的人家。恰逢雨天,这些人家门前屋后的雨水仿佛约好了似的向西边流淌,汇聚成粗壮的水流,然后瀑布一样从西边土岗子的上方披挂下来,再顺着小路淌到村部前面的场子上。好在村部屋子的底部是砖,假如全部是土坯的话,恐怕早就轰隆一声倒塌了。 村部的这排房子一共有五间。南面两间被穿通成为了会议室,里面胡乱地摆着几张条桌;屋顶有好几处烂油毡掉挂着,雨水顺着油毡滴到条桌与地上;地高矮不平,水流淌着,形成了若干条小的溪流。会议室隔壁是集体办公室,也是两小间穿通了的。集体办公室外檐下一根黑橡子因为腐烂耷拉着,随时都有掉下来砸着人的可能。 集体办公室里面摆放着四张破旧的办公桌,其他三张办公桌都空着,只有一张办公桌旁坐着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像是无所事事,望着照样漏雨的屋顶锁着眉。 这个年轻人就是进村才半年的小张文书。小张文书时运不佳,连考三年大学均未上榜,在家闲着。现在对村文书的要求高了,老文书不适应形势,村里想招个年轻人进来搞文书,于是小张文书便进了村。 一群村民呼啦啦地进了办公室,收伞跺脚,又弄得一屋子雨水。 小张文书眉头锁得更粗。 六喜?六喜呢?窑厂欠我们大把的工资,试问我们还要不要过日子呀?!再说我老婆还等着钱吃药呢!一个身坯子高大蛮实的村民睃着办公室,粗着大嗓门子叫喊。 六喜是这个村的村支书。他头顶光秃;脑袋四周的毛发浓黑,像套了个黑箍;四方脸,番茄样红;笑起来喜欢眯着眼。 这个村民叫大虎。他说话就像虎吼! 大虎家难,他老婆得了类风湿,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困在床上,不仅做不了田地里的活儿,就连烧饭都不行;此外一年四季被药包了,是个药罐子。 大虎有些虎威,小张文书带怯地望着他,不知道如何应付。 六喜呢?六喜这狗日的呢?!大虎见小张文书不说话,骂起了脏话。 他……他……他没有……来。小张文书被大虎吓住了,话接不上。 上班时间都不在村部!什么鸟村干部!一个平头、看上去很油滑的村民发着牢骚。这个村民自小到大喜欢玩狗——养狗、套狗、杀狗、烹狗,不做正经事儿,因而村民都叫他“油子”。 尽在我小店赊账,拖着不给钱,一拖四五年,快把我小店拖倒了!一个不停眨着眼睛的村民同样义愤填膺。他姓程,人称程瞎子,其实眼睛看得见,就是常年眯着眼,同时不停地眨着眼。 改革开放,农村有了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几乎所有村部边私人都开起小店,这样村民买个东西方便,村干部买个东西也方便。当然不少村子都是先赊欠,等过年的时候再结账,听程瞎子的语气,瓦窑村赊欠了程瞎子不少钱。 我与先泽要承包窑厂,六喜找由子不让我们包,他就是想损公肥私,谁不知道!一个瘦精精的中年人摊开手。这个村民是窑工尹发明。他口中的先泽是先前与他在一起干活的窑工李先泽,现在到皖北以修伞、补锅谋生。 里债外债欠四五十万!败家子!尹发明摇着头。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喝!嫖!就知道往二憨家跑!像什么干部!大虎瞪着眼。 大虎嘴中的二憨是瓦窑村的一个残疾村民,他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有点摇摆,干不了大活。他老婆叫翠萍,人模子不错,特喜欢描眉,就是懒得干活。 瓦窑村是山抱着山,山连着山。 村东边有一大片山,山里像是个盆地,底部是沙土地。从一条坡度四五十度的砂石路进山,到达底部,望东北坡,就见中间一块平地上立着三间很有些年代的房屋——林场。山里有林木,为了防止偷伐,就派老弱村民看护。六喜照顾,让二憨看,二憨一家就常年住在山里——二憨能看林场,并不是六喜发善心,而是看在翠萍的面子上。 六喜与翠萍有一腿,这是公开的事情。 按常理,二憨难娶到老婆,然而二憨就像武大郎一样不仅娶到了老婆,而且还娶到了俊模样的翠萍,这是什么缘由呢? 换亲的缘故! 翠萍的弟弟腿脚也有点不好,人又太老实,快四十了还说不上亲,父母急白了头。二憨的妹妹也像翠萍一样模子俏,二憨难说到亲,父母便把主意打到了他妹妹身上,于是两家换亲。 翠萍就像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一样的不情不愿,听说二憨的妹妹也不情不愿。换亲的两家日子过得都别扭。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