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跨媒介文学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喻子涵//鲍远福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跨媒介文学”是文学与媒介互动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复合型文学形态,是媒介变革与融合状态下文学衍化的结果。跨媒介文学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传媒现象;既是一种文学观念存在,也是一种文学实体存在。就其文本构成而言,跨媒介文学是由文字、图画(图形)、声音(语音、声响)、形体(表演动作)、影像(活动图像)等多维符号在一定条件下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文本;就文体形态而言,跨媒介文学是由媒介演变产生文体跨界而形成的一种“跨文体”文学。本书在建构“跨媒介文学”理论的基础上,从一维文本、二维文本、三维文本,直到多维文本和融合文本进行梳理分析,以印证和支撑“跨媒介文学”的存在。同时,由于跨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带有创意性(如跨媒介改编),它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因此还讨论了跨媒介文学的产业化发展及深度开发等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喻子涵,本名喻健,1965年生,土家族,贵州沿河人,硕士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诗人协会副主席。曾任铜仁日报副总编、主任编辑,现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跨媒介文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发表文学评沦、学术论文、文学作品、时政评论200余万字,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入选国内外50多家选本。已出版学术专著《跨媒介文学文体写作研究》、大学教材《实用文体写作导引》(合著),散文诗集《孤独的太阳》、《回归与超越》、《喻子涵的散文诗》,诗集《蓝色天空》,散文集《雨天作文》等,参编著作10余部。1997年获第五届全国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7年获“中国当代(十大)优秀散文诗作家”奖,2013年获贵州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分别获第五届“中国散文诗大奖”和第二届“贵州专业文艺奖”特等奖。教学和科研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媒介文学、新闻传播学、文学传播学、民族文化产业等,兼及散文、散文诗创作与评论。主持和参与教育部课题、省长基金课题、教育厅课题等6项。2009年9月被授予“贵州民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目录 绪论 媒介变革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第一节 媒介融合与当代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新媒介与文学实践关系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三节 跨媒介文学及其生产与传播的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重要意义 第一章 跨媒介文学的建构逻辑、基本范畴与传播范式 第一节 “跨媒介文学”现象考察 第二节 跨媒介文学建构的逻辑起点 第三节 跨媒介文学研究的范畴与思路 第四节 文学的跨媒介表意与传播范式 第二章 传媒时代的文学扩容及其新的本质观 第一节 文学扩容的历时性考察 第二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学扩容 第三节 文学本质观的新境遇与多元性存在 第四节 消散与重现:跨媒介文学的文学性 第三章 跨媒介文学一维文本形态及其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口语媒介与口头文学创作 第二节 书写媒介与文言文学写作 第三节 机械印刷媒介与白话文学生产 第四章 跨媒介文学二维文本形态及其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文字与图像:绘本文学的生产与传播 第二节 文字与声音(一):话本小说的生产与传播 第三节 文字与声音(二):广播剧的生产与传播 第五章 跨媒介文学三维文本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上) 第一节 文声形融合(一):戏剧的生产与传播 第二节 文声形融合(二):朗诵诗的生产与传播 第六章 跨媒介文学三维文本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下) 第一节 文声像融合(一):电影及其艺术构成 第二节 文声像融合(二):电视剧的艺术形态演变 第三节 影视剧的生产与传播 第七章 跨媒介文学融合文本建构及其生产与传播(上)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跨媒介生产与传播 第二节 博客/微博文学的跨媒介生产与传播 第八章 跨媒介文学融合文本建构及其生产与传播(下) 第一节 短信/微信文学的跨媒介生产与传播 第二节 微电影的跨媒介生产与传播 第三节 跨媒介文学“微叙事”的理论价值 第九章 跨媒介文学视域下的游戏文艺及其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跨媒介文学实践视野中的网络游戏 第二节 角色扮演:网络游戏的身体政治表达 第三节 副本叙事:网络游戏的文艺生产范式 第四节 超文本性:网络游戏的“家族相似”谱系 第五节 “泛游戏化”形态:跨媒介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未来 第十章 跨媒介语境下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 第一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实践意义与学理思考 第二节 “言绘”与“图述”:影视改编的符码转化 第三节 “入画性”与“施为性”:跨界传播的审美属性 第四节 影视改编的辩证逻辑:语图“缝合”与“离析” 第五节 影视化对网络文学跨媒介表意的影响 第十一章 走向文化产业深度开发的跨媒介文学 第一节 文化产业背景下的跨媒介文学生产要素 第二节 文化创意与跨媒介文学产品深度开发 第三节 技术参与:“内容为王”与“技术审美”同构 第四节 市场要素驱动下的跨媒介文学生产机制重组 余论 跨媒介文学批评的理论之维 第一节 语图符号学研究对跨媒介文学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跨媒介视域下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的理论构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